《壽世保元》~ 卷五 (7)
卷五 (7)
1. 腳氣
當歸(酒洗),肉桂,元胡索,萆薢,沒藥(各三兩),杜仲(酒炒一兩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溫酒調下。
一治腳氣浮腫。
川牛膝(去蘆酒洗錢半),威靈仙(一錢),漢防己(一錢),五加皮(一錢五分),川獨活(一錢五分),蒼朮(米泔水浸一錢五分),當歸身(一錢),川黃柏(鹽酒炒一錢)
上銼一劑。生薑煎。熟。入酒一杯同服。
一人有氣如火。從腳上入腹者。此虛極也。蓋火起於九泉之下也。此病十不救一。治法以四物湯加黃柏、知母。降火之藥服之。外以大附子為末。津調貼腳心湧泉穴。以引火下。
一按此條言猶有未盡者。如果勞怯陰虛之人有此。固當作陰虛治。若壯盛之人有此。則是濕鬱成熱之候也。予嘗冒雨途行。衣濕得此症。以後所制加味二妙丸一料。服之而愈。後醫數人皆驗。若誤作陰虛治。則成痿疾矣。
一治足跟痛。有痰。有血熱。血熱。四物湯加黃柏、知母、牛膝。有痰唾者。五積散加木瓜。一論兩足濕痹疼痛。或如火燎之熱。從足跗熱起。漸至腰胯。或麻痹痿軟。乃濕熱為病。皆貪酒嗜欲。乘風所致然耳。
加味二妙丸
蒼朮(泔制四兩),黃柏(酒浸曬乾二兩),牛膝(一兩),當歸尾(酒洗一兩),萆薢(一兩),防己(一兩),龜板(醋炙一兩或去龜板加熟地黃二兩亦可)
上為細末。好酒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薑湯下。
一治一切寒濕虛冷腳氣。腫痛焦枯。經年臥床。不能動履者。獨活寄生湯各等分。入好酒煮熟飲之效。(方見中濕門)
一論男婦五勞七傷。腎氣衰敗。精神耗散。風濕流注。腳膝痠痛。行步艱辛。飲食無味。耳閉眼昏。皮膚枯燥。婦人臟冷無子。下部穢惡。腸風痔漏。吐血瀉血諸氣。並皆治之。
經進地仙丹,西園公屢驗。
黃耆(炒一兩五錢),人參(一兩),白茯苓(去皮一兩),白朮(去蘆一兩),大附子(炮去皮四兩),覆盆子(二兩),首烏(二兩),川烏(炮一兩),白附子(炮四兩),牛膝(酒浸四兩)肉蓯蓉(酒浸四兩),川萆薢(二兩),菟絲子(酒製二兩),烏藥(二兩),天南星(炮二兩),骨碎補(去毛炒三兩),防風(二兩),赤小豆(二兩),木鱉子(去殼二兩),羌活(二兩),川椒(去目炒四兩),地龍(去土三兩),金毛狗脊(去毛二兩),甘草(二兩)
上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陶隱君以此地仙丹。編入道藏經。時有人自幼年時。得風氣疾。久治不瘥。五十餘年。隱居修合。日進三服。諸病頓愈。人常言看方三年。無病可治。治病三年。無藥可用。噫。有是哉。余近苦腳膝痠痛。服經進地仙丹。三月而愈。由是知天下無不可治之病。醫書無不可用之方。特在於遇醫之明耳。
白話文:
腳氣
方劑一: 以當歸(酒洗)、肉桂、元胡索、萆薢、沒藥(各三兩)、杜仲(酒炒一兩五錢)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空腹溫酒送服,治療腳氣浮腫。
方劑二: 用川牛膝(去蘆根,酒洗半兩)、威靈仙(一錢)、漢防己(一錢)、五加皮(一錢五分)、川獨活(一錢五分)、蒼朮(米泔水浸泡一錢五分)、當歸身(一錢)、川黃柏(鹽酒炒一錢)煎藥。用生薑煎煮,藥熟後加入一杯酒同服。此方用於治療因氣虛導致的腳氣,氣火從腳上升至腹部,症狀為虛弱。此症預後不良。另有治療方法:使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等清熱藥物,同時將大附子研磨成粉末,用唾液調和後貼敷在腳心湧泉穴,引火下行。
治療說明: 腳氣的治療需辨證論治。如果患者體質虛弱,則應從陰虛方面治療;如果患者體質壯實,則可能是濕熱鬱結導致,可參考下述加味二妙丸。作者曾因淋雨受寒患此症,服用加味二妙丸痊癒,並經多位醫生驗證有效。若誤將實證當作虛證治療,反而會加重病情,導致痿疾。
方劑三(加味二妙丸): 以蒼朮(米泔水處理四兩)、黃柏(酒浸泡曬乾二兩)、牛膝(一兩)、當歸尾(酒洗一兩)、萆薢(一兩)、防己(一兩)、龜板(醋炙一兩,或去龜板加熟地黃二兩)研磨成細粉,用好酒調成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用鹽薑湯送服。治療一切寒濕虛冷導致的腳氣,症狀為腫痛、焦枯,甚至臥床不起。
方劑四(獨活寄生湯): 治療一切寒濕虛冷腳氣,腫痛焦枯,經年臥床,不能行走者,可用獨活寄生湯等量混合,加好酒煎煮服用。(具體方劑請參閱中濕門)
治療說明: 針對男女因勞損、七傷導致腎氣衰敗、風濕流注所致的腳膝痠痛、行走困難、飲食無味、耳聾眼花、皮膚乾燥等症狀,以及婦女臟寒不孕、下體不潔、腸風痔漏、吐血便血等症狀,皆可使用以下方劑。
方劑五(經進地仙丹): 以黃耆(炒一兩五錢)、人參(一兩)、白茯苓(去皮一兩)、白朮(去蘆一兩)、大附子(炮製去皮四兩)、覆盆子(二兩)、首烏(二兩)、川烏(炮製一兩)、白附子(炮製四兩)、牛膝(酒浸四兩)、肉蓯蓉(酒浸四兩)、川萆薢(二兩)、菟絲子(酒製二兩)、烏藥(二兩)、天南星(炮製二兩)、骨碎補(去毛炒三兩)、防風(二兩)、赤小豆(二兩)、木鱉子(去殼二兩)、羌活(二兩)、川椒(去目炒四兩)、地龍(去土三兩)、金毛狗脊(去毛二兩)、甘草(二兩)研磨成細粉,用酒煮麵糊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四十丸,空腹溫酒送服。此方據說療效顯著,作者親自服用後治愈腳膝痠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