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一 (19)
卷一 (19)
1. 熱類
血泄。血出於下竅也。淋。熱客膀胱。小便澀痛也。或曰小便澀而不通為熱。遺溲不禁為冷。豈知熱甚客於腎部。干於足厥陰之經。廷孔鬱結極甚。氣液不能宣通。故痿痹神無所用。津液滲入膀胱而為溲也。如傷寒少陰熱極則遺溲。其理明矣。世傳眾方。又有冷淋之說。可笑也已。
及觀其所治之方。還用榆皮、瞿麥苦寒之藥。其說雖妄。其方乃是。由不知造化變通之理。宜乎認是而作非也。學不明而欲為醫。難矣哉。閉。大便澀滯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肝木生風。風能勝濕。濕能耗液故也。身熱惡寒。邪熱在表而反惡寒也。故仲景治傷寒之法。
以麻黃湯汗之。或曰寒在皮膚。則熱在骨髓。熱在皮膚。則寒在骨髓。此說非也。戰慄。謂火熱過極。反兼水化制之。故戰慄而動搖也。傷寒日深。大汗欲出。必先戰慄。熱極故也。人恐懼而戰慄者。恐則傷腎。水衰故也。驚。心卒動而不寧也。惑。疑惑而志不一也。悲。謂心血熱甚。
則凌肺金。金不受制。故發悲哭也。悲哭而涕淚俱出者。如火鍊金。反化為水也。是以肝熱盛則出泣。心熱盛則出汗。脾熱盛則出涎。肺熱盛則出涕。腎熱盛則出唾。猶夏熱太盛。則林木流津也。笑。心火熱甚。喜志發也。或以輕手擾人脅肋膕腋。令癢而笑者。擾亂動搖。火之化也。
譫。多言也。心熱神亂。則語言妄出也。妄。狂妄也。心熱神昏。則目有所見也。衄衊血汗。謂鼻出黑血也。
白話文:
[熱類]
血泄是指血液從下體排出。淋證是指膀胱受熱邪侵犯,小便澀痛。有人說小便澀滯不通是熱證,而尿失禁則是寒證,這未必正確。因為熱邪嚴重侵犯腎部,影響足厥陰經,導致經脈阻塞不通,氣血津液無法正常運行,因此出現肢體痿痺、精神萎靡等症狀。津液滲入膀胱形成尿液,如傷寒少陰經熱邪極盛也會導致尿失禁,其道理很清楚。世上的許多方劑,又說有寒淋,真是可笑。
且看治療這些病的方劑,還用榆皮、瞿麥等苦寒的藥物,其理論雖然錯誤,但方劑卻有效。這是因為他們不懂得造化變通的道理,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醫學知識不精確就想行醫,真是太難了。閉證是大便秘結,這是因為火盛克金,不能平抑肝木,肝木生風,風勝則濕,濕則耗液所致。身熱惡寒,是表邪熱盛,反而惡寒。所以仲景治療傷寒的方法,用麻黃湯發汗。有人說,寒邪在皮膚則熱邪在骨髓,熱邪在皮膚則寒邪在骨髓,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戰慄是指熱邪極盛,反而被水寒所制約,所以顫抖不止。傷寒日久,大汗將出,必先戰慄,這是熱邪極盛的表現。因恐懼而戰慄,是因為恐懼傷腎,水液衰竭所致。驚是指心神突然震動不安。惑是指疑惑不解,意志不堅定。悲是指心血熱盛,克伐肺金,肺金失其所制,所以悲哭。悲哭流涕,如同火煉金,反而化為水。所以肝熱盛則哭泣,心熱盛則出汗,脾熱盛則流涎,肺熱盛則流涕,腎熱盛則流唾,如同夏天酷熱,樹木也會流出津液一樣。笑是指心火熱盛,喜樂之情外露。或以輕微觸碰他人脅肋、膕窩、腋下,使其發癢而笑,這是擾亂氣機,火邪的表現。
譫語是指胡言亂語,心熱神亂,則言語乖張。妄是指狂妄,心熱神昏,則出現幻覺。衄血、血汗是指鼻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