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6)

1. 四時感冒

一論四時傷寒瘟疫。頭疼。寒熱往來。及治內外兩感之症。春月得病。宜用此方。

香蘇散

紫蘇葉(二錢),香附(三錢),陳皮(三錢),甘草(五分),

上銼。薑、棗煎。熱服。頭疼。加川芎、白芷、細辛。發汗。加麻黃、蒼朮。咳嗽。加杏仁、桑白皮。痘疹未成。加升麻、乾葛。痢疾。加枳實、黃連。瘧疾。加檳榔、草果。泄瀉。加白朮、茯苓。惡寒潮熱。加桂枝、麻黃。身疼。加羌活、烏藥。胸膈飽悶。加桔梗、枳殼。

白話文:

這是一篇論述春季傷寒瘟疫、頭疼、寒熱往來以及內外兩感病症的古籍。文中提到一種名叫「香蘇散」的藥方,適合春季患病時使用,可以治療多種症狀。方劑包括紫蘇葉、香附、陳皮、甘草等,根據不同症狀可添加其他藥材,如頭疼加川芎、白芷、細辛,發汗加麻黃、蒼朮等等。

心下痞。加枳實、黃連姜炒。有痰。加半夏。嘔吐。加藿香、半夏。腳膝拘攣。加木香、檳榔、羌活、木瓜。名檳榔散。口乾。加乾葛。夾食加山楂、神麯。

一論時令不正。瘟疫妄行。感冒。發熱惡寒。頭疼身痛。咳嗽喘急。或欲出疹。此藥不問陰陽兩感。並皆服之。

十神湯

川芎,甘草,麻黃,紫蘇,白芷,升麻,陳皮,香附,赤芍,乾葛

白話文:

十神湯 方劑說明:

症狀:

  • 心下痞悶:加枳實、黃連(用薑炒)。
  • 有痰:加半夏。
  • 嘔吐:加藿香、半夏。
  • 腳膝拘攣:加木香、檳榔、羌活、木瓜,名為檳榔散。
  • 口乾:加乾葛。
  • 食慾不振:加山楂、神麴。

主治:

  • 時令不正,瘟疫流行,感冒,發熱惡寒,頭疼身痛,咳嗽喘急,或欲出疹。不論是寒邪還是熱邪引起的,都可以服用此藥。

藥方:

  • 川芎
  • 甘草
  • 麻黃
  • 紫蘇
  • 白芷
  • 升麻
  • 陳皮
  • 香附
  • 赤芍
  • 乾葛

註解:

  • 括號中的文字為中藥名,並附帶連結至相關資訊。
  • 方劑中各藥材的比例和用法,需根據具體情況調整。

上銼。每一兩。薑、蔥煎。熱服出汗。潮熱。加黃芩、麥門冬。咳嗽。加桔梗、桑白皮、半夏。頭疼。加細辛、石膏、蔥白。心胸脹滿。加枳實、半夏。胸膈膨悶。加枳殼、桔梗。飲食不思。加砂仁、白朮。嘔逆。加丁香、砂仁。鼻衄不止。加烏梅、黃芩。腹痛。加酒炒白芍。冷氣痛。加官桂。大便閉。加大黃、芒硝。痢。加枳殼、當歸。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兩,用薑、蔥煎煮,熱服,服用後要出汗。如果出現潮熱,可以加黃芩、麥門冬;咳嗽,可以加桔梗、桑白皮、半夏;頭疼,可以加細辛、石膏、蔥白;心胸脹滿,可以加枳實、半夏;胸膈膨悶,可以加枳殼、桔梗;飲食不思,可以加砂仁、白朮;嘔逆,可以加丁香、砂仁;鼻衄不止,可以加烏梅、黃芩;腹痛,可以加酒炒白芍;冷氣痛,可以加官桂;大便閉,可以加大黃、芒硝;痢,可以加枳殼、當歸。

一論傷寒頭痛。壯熱惡寒。及傷風痰涎咳嗽。鼻塞身重。四時瘟疫熱毒。頭面腫痛。痢疾發熱。諸瘡毒。及小兒驚風喘嗽。痘疹時行。一切惡毒並治。

人參敗毒散

柴胡,前胡,羌活,獨活,枳殼,茯苓,川芎,桔梗,人參,甘草

上銼一兩。生薑、薄荷煎服。咳嗽。加半夏。熱毒。加黃連、黃芩、黃柏、梔子。風熱。加荊芥、防風。名荊芥敗毒散。酒毒。加乾葛、黃連。瘡毒。加金銀花、連翹。去人參。

白話文:

本文討論了傷寒引起的頭痛、高熱畏寒,以及風寒痰涎咳嗽、鼻塞身體沈重等症狀。此外,還包括四時瘟疫熱毒導致的頭面腫痛、痢疾發熱、各種瘡毒,以及小兒驚風喘嗽、痘疹流行等,所有這些疾病都適用此方。

「人參敗毒散」配方如下:

  • 柴胡
  • 前胡
  • 羌活
  • 獨活
  • 枳殼
  • 茯苓
  • 川芎
  • 桔梗
  • 人參
  • 甘草

將上述藥物研磨成一兩,使用鮮姜和薄荷煎煮後服用。若出現咳嗽,則需添加半夏;如為熱毒,則需添加黃連、黃芩、黃柏、梔子;若是風熱,則需添加荊芥、防風,此即為荊芥敗毒散;對於酒毒,則需添加乾葛、黃連;對於瘡毒,則需添加金銀花、連翹,並且去掉人參。

一論四時傷寒傷風。頭痛項強。壯熱惡寒。身體煩痛。咳嗽上壅。涕唾稠黏。自汗惡風等症。宜服

消風百解散

蒼朮,荊芥,麻黃,白芷,陳皮(各一錢),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薑、蔥煎服。咳嗽。加烏梅。合升麻葛根湯同服。

一論傷寒時疫。憎寒壯熱。頭疼身痛。發熱惡寒。鼻乾不得眠。兼治寒暄不時。人多病疫。乍暖脫衣。及小兒痘疹已發未發。疑似之間並治。

升麻葛根湯

升麻,葛根,白芍,甘草

白話文:

治療四時傷寒傷風,伴隨頭痛、頸項僵硬、發熱畏寒、全身痠痛、咳嗽痰多、鼻涕和唾液黏稠、自汗怕風等症狀時,應該服用消風百解散。

藥方:蒼朮、荊芥、麻黃、白芷、陳皮(各一錢)、甘草(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一劑量,用生薑、蔥煎服。若咳嗽,加烏梅,與升麻葛根湯合服。

治療傷寒時疫,伴隨畏寒發熱、頭痛身痛、發熱畏寒、鼻乾難眠等症狀,以及寒暑不調、流行病疫、突然暖和脫衣服、小兒出疹前或出疹後疑似病症,都可以服用升麻葛根湯。

藥方:升麻、葛根、白芍、甘草。

上銼一兩。生薑煎服。頭痛。加蔥白煎。熱服。咳嗽。加杏仁二錢。桑白皮三錢。上焦熱。加黃芩二錢。薄荷八分。無汗。加麻黃一錢。咽痛。加桔梗八分。發黃丹毒。加玄參三錢。

一論傷寒傷風。頭疼發熱。口乾鼻涕。四時瘟疫流行。先用

發表散

葛根(二錢),西芎(一錢五分),黃芩(二錢),甘草(八分)

右銼一劑。生薑三片。蔥白三根。水煎。熱服出汗。

白話文:

取上藥一兩,用生薑煎服,可以治療頭痛。如果頭痛伴隨發熱,可以加蔥白煎服,趁熱喝下。如果咳嗽,可以加杏仁二錢、桑白皮三錢。如果上焦發熱,可以加黃芩二錢、薄荷八分。如果無汗,可以加麻黃一錢。如果咽喉疼痛,可以加桔梗八分。如果出現發黃丹毒,可以加玄參三錢。

談論傷寒、傷風,出現頭疼、發熱、口乾鼻涕等症狀,以及四時瘟疫流行時,首先使用發表散:

葛根(二錢)、西芎(一錢五分)、黃芩(二錢)、甘草(八分)

以上藥物研磨成一劑,用生薑三片、蔥白三根,加水煎煮,趁熱喝下,讓病人出汗。

一論傷寒無汗。頭疼發熱。身痛口乾等症。宜服

發表丸

甘草,麻黃,升麻,葛根(各四兩),蒼朮(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肥皂子大。每服一丸。生綠豆湯送下。如過三日外。加黃酒一鍾。再加一丸。一論傷寒前三日在表。法當汗。可用雙解散。連進數服。必愈。

雙解散(合後二方)

防風通聖散(方見中風)益元散(方見中暑)此二方合而服之。當得汗而解。若不解者。病已傳變。

白話文:

如果傷寒患者沒有流汗,伴隨頭疼發熱、身體疼痛、口乾等症狀,應該服用發表丸。發表丸由甘草、麻黃、升麻、葛根(各四兩)、蒼朮(二兩)製成,研磨成細末,用煉蜜做成丸藥,大小如肥皂子。每次服用一丸,用生綠豆湯送服。如果服藥三天後症狀未見好轉,可加入黃酒一盅,再服用一丸。傷寒患者在發病前三天,病邪尚在肌表,應該發汗。可以使用雙解散,連續服用數劑,一定能治癒。雙解散包含發表丸和防風通聖散(見中風篇)、益元散(見中暑篇)兩方合用,服藥後應該發汗而解。若服藥後未見汗出,則病邪已深入體內,病情已發生變化。

一治傷寒行軍散秘方

用綠豆、麻黃各一升。雄黃三錢。共為末。每服一錢。重者二錢。無根水下。走出汗愈。

一治四時感冒。傷寒發汗後。經中餘熱未解。

柴胡(八分),前胡(二錢),枳殼(一錢),桔梗(八分),連翹(三錢),黃芩(二錢),赤芍(二錢),乾葛(一錢),茯苓(三錢),半夏(一錢),川芎(一錢五分),薄荷(八分),甘草(一錢)

上銼。生薑煎服。

煩躁。加麥門冬三錢。淡竹葉二錢。

一論傷寒大熱不止。煩躁乾嘔。口渴喘滿。陽厥極深。蓄熱內甚。及汗吐下後。諸藥不能退其熱者。用

白話文:

治療傷寒的秘方,使用綠豆、麻黃各一升,雄黃三錢,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病情嚴重者服用二錢,以無根水送服。服用後出汗即可痊癒。

另一個方子用於治療四季感冒,傷寒發汗後,經絡中餘熱未解。使用柴胡、前胡、枳殼、桔梗、連翹、黃芩、赤芍、乾葛、茯苓、半夏、川芎、薄荷、甘草,煎服。

若患者煩躁,可加入麥門冬三錢、淡竹葉二錢。

對於傷寒導致的高熱不退、煩躁、乾嘔、口渴、喘滿,陽氣衰竭,內熱積聚,即使汗吐下後,其他藥物也無法退熱者,可使用...

黃連解毒湯

黃連(八分),黃芩(二錢),黃柏(一錢五分),梔子(二錢)

上銼。水煎服。

一治傷寒熱極發狂。不認親疏。躁熱之極。(長垣成都憲傳)用熊膽一分。研末。涼水調服立效。

一論惡風寒。鼻流清涕。寒噤噴嚏。此脾肺虛。不能實腠理。補中益氣湯。(方見內傷)依本方加麥門冬三錢。五味子三分。一治傷寒感冒頭疼發熱。

古石灰,綠豆粉,鬧羊花(各等分)

白話文:

黃連解毒湯

藥材:

  • 黃連(八分)
  • 黃芩(二錢)
  • 黃柏(一錢五分)
  • 梔子(二錢)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清水煎煮後服用。

功效:

  • 主治傷寒熱極發狂: 患者神志不清,不認識親人,身體極度燥熱。(出自長垣成都憲傳)
  • 若患者熱極發狂,可加熊膽(一分),研磨成粉末,用涼水調服,效果顯著。
  • 主治惡風寒: 患者感受風寒,鼻涕清稀,發冷打噴嚏。這是因為脾肺虛弱,無法抵禦外邪,導致腠理疏鬆。
  • 可參考補中益氣湯,並加麥門冬(三錢)、五味子(三分)治療。
  • 主治傷寒感冒頭痛發熱: 患者因傷寒感冒而頭痛發熱。
  • 古方中亦有石灰、綠豆粉、鬧羊花(各等分)的使用記錄。

注:

  • 此方劑僅供參考,實際應用需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調整用藥。

上為末。每少許吹兩鼻。一二次效。

一論傷風寒後。餘毒未散。上攻頭頸。鼻塞聲重。怒氣上攻。時常有血。從腦上落至口中。或出紅痰。此陽道不利作梗。非血症也。

防風(五分),川芎(七分),辛夷(五分),生甘草(四分),薄荷(五分),羌活(三分),獨活(七分),升麻(六分),葛根(七分),白芷(四分),藁本(四分),黃芩(酒炒八分)

上銼一劑。生薑一片。水煎服。清陽道以通關竅。然後可以養正也。次服。

人參養榮湯

熟地黃(六分),白芍(七分),麥門冬(一錢),五味子(六個),黃柏(酒炒三分),遠志(四分)陳皮(三分),人參(四分),白朮(六分),白茯苓(四分),歸身(酒洗四分),川芎(四分)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

白話文:

如果感冒風寒後,餘毒未消,導致頭頸部不適,鼻塞聲音沉重,火氣上涌,時常流鼻血,甚至從腦部流到口中,或吐出紅色痰液,這是陽氣運行不暢造成的,並非血症。

可以用防風、川芎、辛夷、生甘草、薄荷、羌活、獨活、升麻、葛根、白芷、藁本、黃芩(酒炒)各適量,加一片生薑水煎服,可以疏通陽氣,使關竅暢通,之後再調理身體。

之後可以服用人參養榮湯,用熟地黃、白芍、麥門冬、五味子、黃柏(酒炒)、遠志、陳皮、人參、白朮、白茯苓、歸身(酒洗)、川芎各適量,水煎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