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五 (17)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7)

1. 心胃痛

上銼。水煎三滾。入薑汁三四匙。再煎一滾。去渣。入百草霜二匙。調和服之。

一治心胃痛不可忍者。或心神恍惚。

梔子炒、黃連炒。二味等分。用茯苓、茯神減半。水煎服。立止。

一治因多食煎炒燒餅米拌熟面之類。以致熱鬱胃脘。當心而痛。或嘔吐不已。漸成翻胃。

黃連(六錢),甘草(一錢)

上銼。水煎溫服立止。

一治胃脘心氣作痛。有熱者。

酒餅(炒),梔子(炒),石膏(煅各三錢)

上銼。水煎一服。立止。

一論男婦小兒。憒常心腹作痛。宜服此一料。以拔病根。永不再發。此藥能清痰涎。消食積。酒積肉積茶積。一切諸積在胃脘當心而痛。及痞滿噁心嘈雜。嘔吐噯氣。吞酸脾疼。諸痛神效。

無價金丹

白朮(去蘆炒三兩),枳實(麩炒一兩),蒼朮(米泔浸炒),豬苓(一兩),麥芽(炒),神麯(炒),半夏(湯泡各二兩),澤瀉,赤豬苓(去皮),川芎,黃連(陳土炒),白螺螄(煅各七錢),砂仁,草豆蔻,黃芩(陳土炒),青皮(去穰),萊菔子(炒),生薑(各五錢),陳皮(去淨白),香附子(童便炒),栝蔞仁,檳榔(各三錢),川厚朴(去皮姜炒二錢),木香(二錢),甘草(二錢)

上為細末。青荷葉泡湯。浸晚粳米。研粉作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多至百丸。

米湯送下。吞酸。加吳茱萸湯泡。寒月用五錢。熱月用二錢半。久病挾虛。加人參、扁豆、石蓮肉各五錢。時常口吐清水。加炒滑石一兩。牡蠣煅五錢。

一論胃脘痛。屬寒者。

丁胡三建湯

丁香,良薑,官桂(各一錢五分)

上銼一劑。水一碗。煎七分。用胡椒五十粒。炒為末。調入藥內。頓服。一方。用良薑末三分。米湯調下。立止。

一治心胃刺痛。不可忍者。胃口冷氣所致者。

乾薑(炒),官桂,蒼朮(米泔浸炒),半夏(薑汁炒)

上銼。生薑煎服。

一論一切氣痛心痛。肚疼及冷氣痛。

良薑(一兩五錢),吳茱萸(四兩炒),胡椒(一兩)

上為末。每服五分。輕者三分。用飛過硃砂三分。酒調服。

一論氣自腰腹間攻心。痛不可忍。腹中冰冷。自汗如洗。手足攣急厥冷。

山梔子(大小四十九個連皮搗碎炒黑),大附子(一枚炮去皮臍)

上為粗末。每服二三錢。酒煎八分。入鹽一捻。溫服。

一治諸般心腹氣痛。或瘀血作痛。

桃靈丹

桃仁(五錢),五靈脂(五錢火煨制)

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酒下。或醋湯下。

一人心胃刺痛。手足稍冷。出汗。指甲青。百藥不效。余用當歸三錢煎湯。外用水磨木香、沉香、烏藥、枳殼。磨濃服。立止。

一論寒邪冷氣入乘心絡。或臟腑暴感風寒。上乘於心。令人卒然心痛。或引背膂。甚則經年不瘥。

白話文:

心胃痛

第一方:將藥材切碎,水煎煮三次,加入薑汁三到四匙,再煎煮一次,去除藥渣,加入百草霜兩匙,調勻服用。此方治療難以忍受的心胃痛,或心神恍惚。

第二方:炒過的梔子、黃連等量,茯苓、茯神用量減半,水煎服,立即止痛。此方治療因食用過多煎炒燒餅、米拌熟面等食物,導致胃脘熱鬱,心痛,嘔吐不止,漸成反胃的情況。

第三方:黃連六錢,甘草一錢,切碎,水煎溫服,立即止痛。此方治療胃脘心氣作痛,伴有熱症。

第四方:炒過的酒餅、梔子、煅過的石膏各三錢,切碎,水煎一服,立即止痛。此方治療胃脘心氣作痛,伴有熱症。

第五方:此方可治療男女老少常見的心腹作痛,能根治疾病,不再復發。此藥能清痰涎,消食積,無論是酒積、肉積、茶積,一切積聚在胃脘、當心而痛,以及痞滿、噁心、嘈雜、嘔吐、噯氣、吞酸、脾痛等症狀,都有顯著療效。藥物組成:白朮(去蘆炒三兩)、枳實(麩炒一兩)、蒼朮(米泔浸炒)、豬苓(一兩)、麥芽(炒)、神麴(炒)、半夏(湯泡各二兩)、澤瀉、赤豬苓(去皮)、川芎、黃連(陳土炒)、白螺螄(煅各七錢)、砂仁、草豆蔻、黃芩(陳土炒)、青皮(去穰)、萊菔子(炒)、生薑(各五錢)、陳皮(去淨白)、香附子(童便炒)、栝蔞仁、檳榔(各三錢)、川厚朴(去皮姜炒二錢)、木香(二錢)、甘草(二錢)。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青荷葉泡的米湯浸泡晚粳米,研磨成糊狀,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七十至一百丸,米湯送服。若有吞酸症狀,可用吳茱萸湯泡服,寒月用五錢,熱月用二錢半。久病體虛者,可加入人參、扁豆、石蓮肉各五錢。若經常口吐清水,可加入炒滑石一兩,煅過的牡蠣五錢。

第六方(丁胡三建湯):此方治療胃脘痛,屬於寒症。藥物組成:丁香、良薑、官桂各一錢五分,切碎,用一碗水煎至七分,加入炒過的胡椒五十粒的藥末,頓服。另一方:用良薑末三分,米湯調服,立即止痛。

第七方:此方治療心胃刺痛,難以忍受,屬於胃口冷氣所致。藥物組成:炒過的乾薑、官桂、米泔浸炒的蒼朮、薑汁炒的半夏,切碎,用生薑水煎服。

第八方:此方治療一切氣痛、心痛、肚子痛以及冷氣痛。藥物組成:良薑一兩五錢,炒過的吳茱萸四兩,胡椒一兩,研磨成末,每次服用五分,輕者三分,加入飛過的硃砂三分,酒調服。

第九方:此方治療氣從腰腹間攻心,痛不可忍,腹部冰冷,自汗如洗,手足攣急厥冷。藥物組成:山梔子(大小四十九個連皮搗碎炒黑)、炮制去皮臍的大附子一枚,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二三錢,酒煎八分,加入少許鹽,溫服。

第十方(桃靈丹):此方治療各種心腹氣痛,或瘀血作痛。藥物組成:桃仁五錢、火煨的五靈脂五錢,研磨成末,醋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酒或醋湯送服。

第十一方:一人心胃刺痛,手足稍冷,出汗,指甲青紫,百藥不效,可用當歸三錢煎湯內服,外用研磨成濃汁的水磨木香、沉香、烏藥、枳殼服用,立即止痛。

第十二方:此方治療寒邪冷氣入侵心絡,或臟腑暴感風寒,上乘於心,導致突然心痛,或牽連背部,嚴重者可持續多年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