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五 (9)

回本書目錄

卷五 (9)

1. 癇症

上銼一劑。生薑煎服。

一論大人小兒。忽然昏暈倒地。五癇之症。

硃砂(水飛用豬心一個割開入砂末五錢濕紙包漫火炙熟取砂淨入後藥豬心病人空心食),南星(沸湯浸三次銼薑製二兩),巴豆仁(五錢石灰一碗炒紅入仁在內灰冷取仁將灰又炒又以仁在內再炒揀出用草紙捶去油灰不用),全蠍(去頭足尾炙二錢),龍膽草(二兩)

上為末。麵糊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薑湯送下。

一論風癇搐搦。心志發狂。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數日不愈。逾垣上屋。

妄言罵詈。不避親疏。妄見鬼神。一切潮熱。及風中厥逆。牙關緊閉。並可治之。

三聖散

防風(去蘆三兩),瓜蒂(炒二兩),藜蘆(去苗加減用或一兩或半兩或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用齏汁二盞煎三沸。濾於大碗中。再用齏一盞。煎渣三沸。卻入先煎藥。同熬三沸。澄清。候溫。徐徐投下。不必盡劑。吐。如吐不止。煎蔥白湯咽三五口。立解。如不吐。再加服之。如服藥多。不吐出涎。再飲齏汁鹽湯各一二盞投之。如不出。以光釵喉中探引。

即出矣。須用白盆一個。黑盆不見涎形狀。吐出青黃涎沫二三升為效。吐罷之後。吃微溫白粥一二頓。

此三聖散。汗吐下三法俱行。防風發汗。瓜蒂下泄。藜蘆湧吐。凡用法則禁忌症候。小者勿服。病久雖合吐。勿服。吐血人勿服。主病不正勿服。眾口不能正勿服。先正病人心神。居淨室中。善侍病者一二人。溫克和柔。善誘病人則妙矣。提防吐後眩暈。跌撲呼叫。病人既吐必損津液作渴。與冰水及新水。降心火。勿食熱物。

一論諸風瘛瘲。不能言語。怔忡健忘。恍惚去來。頭目眩暈。胸中煩郁。痰涎壅塞。精神昏倦。心氣不足。神志不寧。驚恐憂慘。虛煩少睡。或發癲狂。小兒驚癇風搐。大人暗風羊癲風癲。發叫如雷。其效如神。

千金保命丹,侍御何中寰經驗。

硃砂(二錢),珍珠(一錢),膽星(三錢),甘草,麻黃(去根節),白附子(炮),雄黃,薄荷(各一錢),防風,琥珀,金箔,牛黃(各一錢),殭蠶(炒),犀角,麥門冬(去心),枳殼(去穰),桔梗(去蘆),地骨皮,神麯(炒),白茯苓(去皮),白朮(去蘆),人參(各三錢)遠志(去心三錢),柴胡(三錢),天麻(一錢),膽礬(一錢七分),冰片(少許),黃芩(七錢)麝香(少許),紫河車(七錢),天竺黃(一錢),荊芥(七錢),蟬蛻(一錢七分),川芎,牙皂(各一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金箔為衣。用蠟包裹。用時取開。每服一丸。薄荷煎湯磨化下。不拘時服。忌豬羊肉蝦米胡桃動風之物。

一參伯王搢庵公子。患癇七年。諸醫罔效。召余治。以追風祛痰丸、安神丸。二丸兼進。半年而愈。逾四年未發。復因不善保守。病發如前。差役復求余治。余以此方製藥一料。投之輒效。迄今數年不發。氣體已復原矣。余因此方治癇屢驗。故名曰

白話文:

癇症

第一種療法:取藥材煎一劑,用生薑煎煮後服用。

一種治療大人小孩突然昏倒、抽搐的療法:

將硃砂(用水飛法處理,用一個豬心剖開,放入五錢硃砂,以濕紙包裹,用慢火炙烤至熟,取出硃砂,豬心則丟棄,只用硃砂入藥)、南星(用沸水浸泡三次,切碎,用薑汁處理,二兩)、巴豆仁(五錢巴豆仁與一碗石灰同炒至紅色,取出巴豆仁,再將石灰炒一遍,再放入巴豆仁同炒,揀出巴豆仁,用草紙捶去油和石灰,不用石灰)、全蠍(除去頭、足、尾,炙烤,二錢)、龍膽草(二兩)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五丸,用薑湯送服。

第二種療法:治療因風引起的抽搐、神志不清、脫衣狂奔、登高唱歌,持續數日不愈,翻牆上屋,胡言亂語、辱罵他人,不分親疏,妄想看見鬼神,伴隨潮熱、厥逆、牙關緊閉等症狀。

三聖散:

防風(去蘆根,三兩)、瓜蒂(炒,二兩)、藜蘆(去苗,用量可根據情況調整,一兩、半兩或二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用齏汁(類似於菜汁)二盞煎煮三沸,過濾到碗中。再用齏汁一盞煎煮藥渣三沸,倒入之前煎好的藥汁,一起熬煮三沸,澄清後溫服,不必喝完,以催吐為目的。如果吐個不停,喝三五口蔥白水止吐。如果沒有嘔吐,再服用。如果服藥較多,仍未吐出涎液,再喝一兩盞齏汁和鹽湯。如果還是吐不出來,用光滑的簪子探入喉嚨引導。

必須使用白色盆子盛裝,黑色盆子看不清涎液的形狀。吐出青黃色涎沫二三升為有效。嘔吐後,食用少量溫熱的白粥一到兩頓。

此三聖散能同時達到發汗、催吐、瀉下的功效。防風發汗,瓜蒂瀉下,藜蘆催吐。使用此方需注意禁忌症:小孩、病程長但未必適合催吐的患者、吐血者、主症不明確者、眾說紛紜難以診斷者均不可服用。治療前應先使病人身心平靜,安置在乾淨的房間,有專人悉心照料,溫柔勸慰,耐心誘導,效果最佳。服用後需注意避免眩暈、跌倒、呼叫等情況。嘔吐後會損耗津液,容易口渴,應喝冰水或涼開水,降心火,忌食熱物。

第三種療法:治療各種風引起的抽搐、不能言語、心悸健忘、神志恍惚、頭暈目眩、胸悶煩躁、痰涎壅塞、精神萎靡、心氣不足、神志不安、驚恐憂愁、虛煩失眠,或發狂,小兒驚癇風搐,大人暗風、癲癇、羊癲瘋,發病時叫聲如雷等症狀。

千金保命丹(侍御何中寰經驗方):

硃砂(二錢)、珍珠(一錢)、膽星(三錢)、甘草、麻黃(去根節)、白附子(炮製)、雄黃、薄荷(各一錢)、防風、琥珀、金箔、牛黃(各一錢)、殭蠶(炒)、犀角、麥門冬(去心)、枳殼(去瓤)、桔梗(去蘆)、地骨皮、神麴(炒)、白茯苓(去皮)、白朮(去蘆)、人參(各三錢)、遠志(去心三錢)、柴胡(三錢)、天麻(一錢)、膽礬(一錢七分)、冰片(少許)、黃芩(七錢)、麝香(少許)、紫河車(七錢)、天竺黃(一錢)、荊芥(七錢)、蟬蛻(一錢七分)、川芎、牙皂(各一錢)

研磨成細粉,用蜂蜜做成彈子大小的丸藥,用金箔包裹,再用蠟封好。服用時打開,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煎煮的湯藥研磨後服用,不拘時服。忌食豬肉、羊肉、蝦米、胡桃等動風的食物。

案例:參伯王搢庵公子患癇症七年,經多位醫生治療無效,後經本人治療,使用追風祛痰丸、安神丸兩種丸藥同時服用,半年痊癒,四年未發作。後因保養不善,舊病復發,再次求醫,用此方治療後立即見效,至今數年未發作,身體已恢復。本人用此方治療癇症多次驗證有效,故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