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一 (15)
卷一 (15)
1. 五運六氣論
夫五運者,金木水火土也。六氣者,風寒暑濕燥火也。天干取運;地支取氣。天干有十;配合則為五運。地支有十二;對衝則為六氣。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天地相合則為甲子。故甲子者,干支之首也。天氣終於癸;地氣終於亥。天地相合則為癸亥。故癸亥者,干支之末也。
陰陽相隔;剛柔相須。是以甲子之後,乙丑繼之;壬戌之後,癸亥繼之。三十年為一紀;六十年為一周。太過不及,斯皆見矣。然以天干兄弟次序言之,甲乙東方木也;丙丁南方火也;戊己中央土也;庚辛西方金也;壬癸北方水也。以其夫婦配合之,甲與己合而化土;乙與庚合而化金;丙與辛合而化水;丁與壬合而化木;戊與癸合而化火。故甲己之歲,土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詩曰:甲己化土乙庚金,丁壬化木盡成林,丙辛化水滔滔去,戊癸南方火焰侵。然以地支循環之序言之,寅卯屬春木也;巳午屬夏火也;申酉屬秋金也;亥子屬冬水也;辰戌丑未屬四季土也。
以其對衝之位言之,子對午而為少陰君火;醜對未而為太陰濕土;寅對申而為少陽相火;卯對酉而為陽明燥金;辰對戌而為太陽寒水;巳對亥而為厥陰風木。故子午之歲,君火主之。丑未之歲,濕土主之。寅申之歲,相火主之。卯酉之歲,燥金主之。辰戌之歲,寒水主之。巳亥之歲,風木主之。詩曰:子午少陰君暑火,丑未太陰濕土雨,寅申少陽相火炎,卯酉陽明燥金主,辰戌太陽司火寒,巳亥厥陰風木舉。然五運有主運,有客運;六氣有主氣,有客氣。主運主氣,萬載而不易;客運客氣,每歲而迭遷。然則客運也,有太過焉,有不及焉。太過之年,甲丙戊庚壬五陽干也;不及之年,謂乙丁己辛癸五陰乾也。太過者其至先;不及者其至後。客氣也,有正化焉,有對化焉。正化之歲,謂午未寅酉辰亥之年也;對化之歲,謂子醜申卯戌巳之年也。正化者令之實;對化者令之虛。假令甲子年,甲為土運,統主一年;子為君火,專司一歲一期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正合乎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也。
一期之中,主運以位而相次於下;客運以氣而周流於上。主運者,木為初之運,火為第二運,土為第三運,金為第四運,水為第五運。客運者,假令甲己年,甲為土運,初之運即土也;土生金,二之運即金也;金生水,三之運即水也;水生木,四之運即木也;木生火,五之運即火也;火生土。每一運,各主七十三日零五刻。太過之年,大寒前十三日交,名曰先天;不及之年,大寒後十三日交,名曰後天;平氣之年,正大寒日交,名曰齊天。一歲之內,主氣定守於六位;客氣循行於四時。主氣者,風為初之氣。
白話文:
所謂的「五運」,指的是金、木、水、火、土這五種運行的氣。而「六氣」,則是風、寒、暑、濕、燥、火這六種氣候變化。
天干(甲、乙、丙、丁…等十個)代表「運」,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個)代表「氣」。天干有十個,搭配起來就形成了「五運」。地支有十二個,互相對沖則形成了「六氣」。
天氣的起始於「甲」,地氣的起始於「子」。天地陰陽相合,就成為「甲子」,因此「甲子」是干支的開始。天氣的終止於「癸」,地氣的終止於「亥」。天地陰陽相合,就成為「癸亥」,因此「癸亥」是干支的結束。
陰陽是相隔的,剛柔是互相需要的。所以甲子之後接著乙丑,壬戌之後接著癸亥。三十年為一紀,六十年為一周,氣的太過或不及,都可以在其中看見。
如果以天干兄弟般的順序來說,甲乙屬東方木,丙丁屬南方火,戊己屬中央土,庚辛屬西方金,壬癸屬北方水。再以夫妻般的配合來看,甲與己合化為土,乙與庚合化為金,丙與辛合化為水,丁與壬合化為木,戊與癸合化為火。所以甲己年,是由土運主導;戊癸年,是由火運主導。
古詩說:「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丁壬化木,連成一片樹林。丙辛化水,滔滔流去,戊癸化火,火焰向南方侵襲。」
如果以地支循環的順序來說,寅卯屬春季木,巳午屬夏季火,申酉屬秋季金,亥子屬冬季水,辰戌丑未屬四季土。
如果以互相對沖的位置來說,子對午為少陰君火,丑對未為太陰濕土,寅對申為少陽相火,卯對酉為陽明燥金,辰對戌為太陽寒水,巳對亥為厥陰風木。所以子午年,由君火主導;丑未年,由濕土主導;寅申年,由相火主導;卯酉年,由燥金主導;辰戌年,由寒水主導;巳亥年,由風木主導。
古詩說:「子午少陰君火熱,丑未太陰濕土雨,寅申少陽相火炎,卯酉陽明燥金主,辰戌太陽司寒冷,巳亥厥陰風木生。」
五運有主運和客運之分,六氣也有主氣和客氣之別。主運和主氣是固定不變的,而客運和客氣則是每年都會變化的。
客運會出現太過或不及的情況。太過的年份,指的是甲、丙、戊、庚、壬這五個陽天干年。不及的年份,指的是乙、丁、己、辛、癸這五個陰天干年。太過之氣會先到,不及之氣會後到。
客氣則有正化和對化之分。正化的年份,指的是午、未、寅、酉、辰、亥這幾年。對化的年份,指的是子、丑、申、卯、戌、巳這幾年。正化的年份,氣候的表現會比較明顯;對化的年份,氣候的表現會比較不明顯。
舉例來說,在甲子年,甲為土運,主導整年的氣運。子為君火,主管一整年(三百六十五天又四分之一天)的氣候變化,正好符合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的運行。
在一年之中,主運按照固定的順序在下方運行,客運則在上方不斷循環。主運的順序是:木為第一運,火為第二運,土為第三運,金為第四運,水為第五運。客運的順序,以甲己年為例,甲為土運,所以第一運是土;土生金,所以第二運是金;金生水,所以第三運是水;水生木,所以第四運是木;木生火,所以第五運是火;火又生土。每一運主管七十三天又五刻。
太過的年份,在大寒前十三天開始交運,稱為先天。不及的年份,在大寒後十三天開始交運,稱為後天。平氣的年份,則在大寒當天交運,稱為齊天。
一年之內,主氣固定在六個位置,客氣則按照四個季節循環。主氣的順序是:風為第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