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四 (12)
卷四 (12)
1. 呼吸靜功妙訣
人生以氣為本,以息為元,以心為根,以腎為蒂。 天地相去八萬四千里;人心腎相去八寸四分。此腎是內腎,臍下一寸三分是也。中有一脈,以通元息之浮沉。息總百脈;一呼則百脈皆開,一吸則百脈皆合。 天地化工流行,亦不出呼吸二字。人呼吸常在心腎之間,則血氣自順,元氣自固,七情不熾,百骸之病自消矣。
每子午卯酉時,於靜室中,厚褥鋪於榻上,盤腳跗坐,瞑目不視,以綿塞耳,心絕念慮,以意隨呼吸一往一來,上下於心腎之間,勿急勿徐,任其自然。坐一炷香後,覺得口鼻之氣不粗,漸漸和柔。又一炷香後,覺得口鼻之氣似無出入。然後緩緩伸足開目,去耳塞,下榻行數步,偃臥榻上,少睡片時起來。啜粥半碗;不可作勞惱怒,以損靜功。每日依法行之;兩月之後,自見功效。
不鍊金丹,且吞玉液。呼出臟腑之毒,吸採天地之清。太上玉軸六字氣訣。道藏有玉軸經,言五臟六腑之氣因五味熏灼不和,又六慾七情,積久生病,內傷臟腑,外攻九竅,以致百骸受病;輕則痼癖,甚則盲廢,又重則傷亡。故以六字氣訣,治五臟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瀉去臟腑之毒氣;以吸字而自採天地之清氣以補之。當日小驗,旬日大驗,年後萬病不生,延年益壽。衛生之寶,非人勿傳。呼有六,曰:呵、呼、呬、噓、嘻、吹也。吸則一而已。呼有六者,以呵字治心氣,以呼字治脾氣,以呬字治肺氣,以噓字治肝氣,以嘻字治膽氣,以吹字治腎氣。此六字氣訣,分主五臟六腑也。
凡天地之氣,目子至巳為六陽時,自午至亥為六陰時。如陽時則對東方,勿盡閉窗戶,然忌風入。解帶正坐,叩齒三十六以定神,先攪口中濁津漱煉二三百下,候口中成清水,即低頭向左而咽之,以心送下,候汩汩至腹中。低頭開口,先念呵字,以吐心中毒氣。念時耳不得聞呵字聲;聞即氣粗,乃損心氣也。念畢,仰頭閉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氣,以補心氣。吸時耳亦不得聞吸氣;聞即氣粗,亦損心氣也。但呵時令短,吸時令長,即吐少納多。吸訖,即低頭念呵字,耳復不得聞呵字聲。呵訖,又仰頭以鼻徐徐吸清氣以補心,亦不得聞吸聲。如此吸者六次。即心之毒氣漸散,又將天地之清氣補之,心之元氣亦漸復矣。
再又依此式念呼字,耳亦不得聞呼聲;如此呼者六次,所以散脾毒而補脾元也。次又念呬字以瀉肺毒,以吸而補肺元,亦須六次。次念噓字,以瀉肝毒,以吸而補肝元。嘻以瀉膽毒,吸以補膽元。吹以瀉腎毒,吸以補腎元。如此者並各六次。是謂小周;小周者六六三十六也。三十六而六氣遍,臟腑之毒氣漸消,病根漸除,神氣漸完矣。次看是何臟腑受病。如眼病,即又念噓嘻二字,各十八遍,仍每次以吸補之。總之,三十六訖,是為中周。中周者第二次三十六,通為七十二也。次又再依前呵呼呬噓嘻吹六字法。
白話文:
人生以氣為根本,以呼吸為元氣,以心為根基,以腎為蒂。天地之間相隔八萬四千里,而人心與腎的距離只有八寸四分,這裡說的腎是指內腎,也就是肚臍下一寸三分的地方。這個部位中有一條脈絡,用來傳導元氣的升降。呼吸總管全身的脈絡,一次呼氣能使全身脈絡打開,一次吸氣能使全身脈絡閉合。天地的運行變化,也離不開呼吸這兩個字。人的呼吸如果常在心腎之間,那麼血氣自然順暢,元氣自然穩固,七情六慾就不會過度,各種疾病自然就會消失。
每天在子時、午時、卯時、酉時,於安靜的房間裡,將厚墊鋪在床上,盤腿坐好,閉上眼睛不看東西,用棉花塞住耳朵,心中沒有任何雜念。用意念隨著呼吸,在心腎之間一上一下,不要急也不要慢,順其自然。靜坐一炷香的時間後,會感覺到口鼻的呼吸不再粗重,逐漸變得和緩柔順。再過一炷香的時間後,會感覺到口鼻的呼吸好像沒有出入。然後慢慢伸開雙腿,睜開眼睛,取出耳塞,下床走幾步。再躺在床上,稍微睡片刻後起床,喝半碗粥。切記不可勞累或生氣,以免破壞靜功的功效。每天依照這個方法進行,兩個月後,自然會看到效果。
不用修煉金丹,也能吞嚥玉液。呼氣可以排出臟腑的毒素,吸氣可以吸收天地的清氣。《太上玉軸六字氣訣》在道藏中的《玉軸經》裡有記載,說明五臟六腑的氣,因為受到五味的燻染而失調,加上六慾七情的累積,久而久之就會生病。內傷臟腑,外攻九竅,導致全身都生病,輕則變成頑疾,重則導致失明或殘廢,更重則會死亡。所以運用六字氣訣,來治療五臟六腑的疾病。方法是:用呼的字音來排出臟腑的毒氣,用吸的字音來吸取天地的清氣加以補充。當天就會有小小的效果,十天就會有明顯的效果,一年後就能夠百病不生、延年益壽,這是養生的寶物,不可輕易傳給不適合的人。呼氣共有六種聲音:呵、呼、呬、噓、嘻、吹;吸氣則只有一種。呼氣的六種聲音,分別用來治療不同的臟腑,呵字治心氣,呼字治脾氣,呬字治肺氣,噓字治肝氣,嘻字治膽氣,吹字治腎氣。這六字氣訣,分別主管五臟六腑。
凡是天地之氣,從子時到巳時,為六陽時;從午時到亥時,為六陰時。在陽時的時候,面向東方,不要完全關閉窗戶,但要避免風吹進來。解開衣帶,端正坐好,叩齒三十六次以安定精神。先在口中攪動唾液,漱口二三百下,等到口中產生清澈的液體時,就低下頭,向左邊將口水吞嚥下去,用意念將其送入腹中,等待有水流進入腹中的感覺。低頭張口,先唸呵字,吐出心中的毒氣,唸的時候耳朵聽不到呵字的聲音,如果聽到,就代表氣息粗重,會損傷心氣。唸完後,抬頭閉口,用鼻子慢慢吸入天地的清氣,補充心氣。吸氣時耳朵也不能聽到吸氣的聲音,如果聽到,就代表氣息粗重,也會損傷心氣。但唸呵字時時間要短,吸氣時時間要長,也就是吐出少、吸入多。吸氣結束後,立即低頭唸呵字,耳朵仍然不能聽到呵字的聲音,唸完後,再抬頭用鼻子慢慢吸入清氣補充心氣,同樣不能聽到吸氣聲。如此吸氣六次。
這樣一來,心中的毒氣就會逐漸消散,又用天地的清氣加以補充,心臟的元氣就會逐漸恢復。再依照相同的方法唸呼字,耳朵也不能聽到呼字的聲音,如此呼氣六次,用來散發脾臟的毒素,補充脾臟的元氣。接著唸呬字,用來排出肺臟的毒素,並用吸氣來補充肺臟的元氣,也要做六次。接著唸噓字,用來排出肝臟的毒素,並用吸氣來補充肝臟的元氣。嘻字用來排出膽臟的毒素,吸氣來補充膽臟的元氣。吹字用來排出腎臟的毒素,吸氣來補充腎臟的元氣。這樣做完各六次,稱為小周天。小周天就是六六三十六,做了三十六次後,六氣就會遍布全身,臟腑的毒氣會逐漸消除,病根也會逐漸去除,精神氣色也會逐漸飽滿。接著觀察是哪個臟腑生病,例如眼睛生病,就再唸噓字和嘻字,各唸十八次,每次都用吸氣補充,總共做到三十六次,稱為中周天。中周天就是第二次做三十六次,總共七十二次。接著再依照之前的方法,唸呵、呼、呬、噓、嘻、吹六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