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四 (7)

回本書目錄

卷四 (7)

1. 補益

五仁斑龍膠法

鹿角連腦蓋骨者佳。自解者不用。去蓋用生。淨五十兩。截作三寸段。新汲淡泉井水。浸洗去垢。吹去角內血腥穢水盡。同人參五兩。天門冬去心皮五兩。麥門冬去心五兩。甘枸杞子去蒂八兩。川牛膝去蘆五兩。五品藥以角入淨壇內。注水至壇肩。用筍殼油紙封固其口。大鍋內注水。

用文武火密煮三晝夜足。時常加入沸湯於鍋內。以補乾耗。取出。濾去渣。將汁復入闊口砂鍋內。煎熬成膠。聽用。和藥末。其角去外粗皮。淨者為細末。名之曰鹿角霜也。

仙傳斑龍丸,滋補中之聖藥。

鹿角霜,鹿角膠,柏子仁(另研),菟絲子(酒炒),懷生地黃(酒蒸黑各十兩)

上為末。先將鹿角膠瓷器內慢火化開。卻將膠酒煮糊和藥。搗二千下。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鹽湯下。酒亦可。

長生固本方

人參,甘枸杞子,懷山藥,遼五味子,天門冬(水潤去心),麥門冬(水潤去心),懷生地黃,懷熟地黃(各二兩)

上銼片。用生絹盛之。煮酒三十斤。將箬封壇口。放鍋內。水煮。壇水不過壇口。以米百粒。放箬葉上。候氣熏蒸米熟。住火。埋土出火毒飲之。此藥甚平和。治勞疾。補虛弱。烏鬚髮。忌蘿蔔、蔥蒜。食之與地黃相反。令人易白髮。肉面不忌。亦忌蒙豆飯。

一論人乳能益心氣。補腦髓。治消渴勞怯。及風火症。老人尤宜。可揀年幼壯盛潔淨無病婦人之乳飲之。

一論治諸虛百損。五勞七傷。用人乳兩盞。好酒半盞。入銀鏇或錫鏃器內蕩滾。每五更服。

一論主壯元陽。益真氣。助胃潤肺。宜用

補精膏

牛髓(搗爛去粗),胡桃肉(去皮),杏仁(去皮),人參(各四兩),山藥(薑汁拌蒸熟去皮八兩),紅棗(去皮核半斤)

上將杏仁、胡桃肉、棗子、山藥四味搗為膏。用蜜一斤。煉去白沫。與牛髓同和勻。入瓷罐內。重湯煮一日空心以一匙用酒或白湯化服下。

一論治傷寒汗吐下後。及行倒倉法吐下後。與諸症用攻擊之過。以至元氣耗憊。用此補之。韓飛霞曰。人參煉膏。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王道也。又肺虛嗽。亦有人參膏補之。如肺虛兼有火邪者。人參膏與天門冬膏。對服之最妙。

人參膏

人參去蘆。不拘多少。切片。入砂鍋內。放淨水。文武火熬幹一半。傾入瓶內。將渣又煎。又如前並之於瓶。凡熬三次。驗參渣。嚼無味。乃止。卻將三次所煎之汁濾去渣。仍入砂鍋內。文武火慢慢熬成膏。如人參一斤。只好熬成一碗足矣。

及成膏入碗。隔宿定有清水浮上。亦宜去之。只留稠膏。每服二三匙。清米湯漱下。

白朮膏

白朮要好雪白者。去蘆油不用。淨一斤。入砂鍋內。水熬三次。取汁。濾去渣。再入砂鍋內。文武火慢慢熬至三碗。入蜜四兩。又熬成膏。入瓷罐收貯封固。埋土七日。然後取之。每服四五匙。不拘時。米湯調服。善補脾胃。進飲食。生肌肉。除濕化痰。止泄瀉。

白話文:

[補益]

五仁斑龍膠法

鹿角要選連著腦蓋骨的,自行脫落的不要用。去掉腦蓋骨,用生的鹿角,淨重五十兩,切成三寸長段。用新汲取的淡泉井水浸泡清洗,去除污垢,吹掉角內的血腥污水,直到乾淨。加入人參五兩、天門冬(去心皮)五兩、麥門冬(去心)五兩、枸杞子(去蒂)八兩、牛膝(去蘆)五兩。將五種藥材與鹿角一起放入乾淨的壇子裡,加水至壇口,用筍殼油紙封好壇口。將壇子放入大鍋中,加水。用文武火慢慢熬煮三天三夜,期間要經常往鍋裡加沸水,以補充蒸發的水分。取出後,過濾掉藥渣。將濾液倒入闊口的砂鍋中,熬製成膠,待用。將鹿角去掉粗皮,磨成細末,稱為鹿角霜。

仙傳斑龍丸,滋補聖藥。

將鹿角霜、鹿角膠、柏子仁(研磨)、菟絲子(酒炒)、生地黃(酒蒸至黑色,各十兩)磨成粉末。先將鹿角膠放在瓷器中用小火慢慢化開,然後加入酒煮成糊狀,與藥粉混合,反覆搗磨二千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淡鹽湯或酒送服。

長生固本方

人參、枸杞子、山藥、五味子、天門冬(水潤後去心)、麥門冬(水潤後去心)、生地黃、熟地黃(各二兩)

將以上藥材切成片,用生絹包裹,放入壇中,加入三十斤酒,用箬葉封好壇口,放入鍋中,加水煮。壇內水位不要超過壇口,在箬葉上放一百粒米,待米被藥酒蒸熟後,熄火,埋入土中,去除火毒後飲用。此藥性平和,可治療勞累引起的疾病,補益虛弱,使頭髮烏黑。忌食蘿蔔、蔥蒜,與地黃相反,易使頭髮變白。肉類可以食用,但忌食蒙豆飯。

另論:人乳能益心氣,補腦髓,治療消渴、勞倦以及風火症,老年人尤為適宜。宜選用年幼、健康、清潔、無病的婦女之乳汁飲用。

另論:治療各種虛損、五勞七傷,可用人乳兩盞,好酒半盞,放入銀或錫製容器中煮沸,每五更服用一次。

另論:壯元陽,益真氣,助胃潤肺,宜用

補精膏

牛髓(搗爛去粗)、胡桃肉(去皮)、杏仁(去皮)、人參(各四兩)、山藥(薑汁拌蒸熟去皮八兩)、紅棗(去皮核半斤)

將杏仁、胡桃肉、紅棗、山藥四味搗爛成膏,加入蜂蜜一斤,煉去白沫,與牛髓混合均勻,放入瓷罐中,隔水煮一天,空腹時用酒或白湯沖服一匙。

另論:治療傷寒汗吐下利之後,以及行倒倉法吐下之後,以及其他疾病用攻邪之法過度,導致元氣耗損,可用此方補益。韓飛霞說:人參煉成的膏方,能使元氣恢復,這是正道。肺虛咳嗽,也可以用人參膏補益。如果肺虛兼有火邪,人參膏與天門冬膏配合服用最好。

人參膏

人參去蘆,數量不限,切片,放入砂鍋中,加清水,用文武火熬至藥汁減少一半,倒入瓶中。將藥渣再煎,如同前法,倒入瓶中。共煎三次,檢驗參渣,嚼之無味則止。將三次煎煮的藥汁過濾去渣,再放入砂鍋中,用文武火慢慢熬成膏。如人參一斤,可熬成一碗即可。

熬成膏後放入碗中,隔夜會有清水浮在上面,應將清水去除,只留下稠膏。每次服用二三匙,用清米湯送服。

白朮膏

白朮要用雪白、質地好的,去掉蘆頭和油,淨重一斤,放入砂鍋中,水煎三次,取汁過濾去渣,再放入砂鍋中,用文武火慢慢熬至三碗,加入蜂蜜四兩,繼續熬成膏,放入瓷罐中儲存,埋入土中七日後取出。每次服用四五匙,不拘時辰,用米湯調服。善於補益脾胃,促進飲食消化,生肌長肉,除濕化痰,止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