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4)

1. 補益

一論下消者。煩渴引飲。小便如膏。六味地黃丸主之。先有消渴善飲。而後小便如膏者。名曰下消。懼其燥熱漸深。將無水矣。故用此方以救腎水。地黃、茱萸質潤味厚。為陰中之陰。故可以滋少陰之腎水。丹皮、澤瀉取其鹹寒。能制陽光。山藥、茯苓取其甘淡。能療消渴。

一論渴而未消者。用八味丸主之。此即六味地黃丸。加附子、肉桂是也。渴而未消。謂其人多渴。喜得茶飲。不若消渴之求飲無厭也。此為心腎不交。水不足以濟火。故令液亡口乾。乃是陰無陽而不升。陽無陰而不降。水下火上。不相既濟耳。故用附子、肉桂之辛熱。壯其少火。

用六味丸益其真陰。真陰益則陽可降。少火壯則陰自升。故灶底加薪。枯籠蒸溽。槁禾得雨。生意維新。惟明者知之。昧者鮮不以為迂也。

一論腎間水火既虛。小便不調者。八味丸主之。腎主水火。主二便。司開合。腎間之水竭。則火獨治。能合而不能開。令人病小便不出。腎間之火息。則水獨治。能開不能合。令人小便不禁。是方也。以肉桂、附子之溫熱益其火。以地黃、茱萸濡潤壯其水。火欲實。丹皮、澤瀉之鹹酸者。

可以收而瀉之。水欲實。則茯苓、山藥之甘淡者。可以制而滲之。水火既濟。則開合治矣。

一論腎間水火俱虛者。八味丸主之。君子觀象於坎。而知腎具水火之道焉。故曰。七節之旁。中有小心。小心。少火也。又曰。腎有兩枚。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相火也。相火即少火耳。夫一陽居於二陰為坎。水火併而為腎。此人生與天地相似也。今人入房甚。而陽事愈舉者。

陰虛火動也。陽事先痿者。命門火衰也。真水竭則隆冬不寒。真火息則盛夏不熱。故人樂有善藥餌焉。是方也。地黃、茱萸、丹皮、澤瀉、山藥、茯苓、六味丸也。所以益少陰腎水。附、桂。辛熱物也。所以益命門相火。水火得其養。則二腎復其天矣。

一論陰虛於下。令人嘔甚者。六味丸加鹽湯送下。諸陽氣浮。無所依從。故嘔咳氣上喘。此陰虛於下。而令孤陽上浮耳。是方也。地黃、茱萸。質潤味厚。可使滋陰。丹皮、澤瀉。氣味鹹寒。可制陽光。山藥、茯苓。味甘而淡。可使調下。

一論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宜六味丸加黃柏、知母主之。腎者水藏。無水則火獨治。故令腎熱。腎主督脈督脈者。行於脊裡。腎壞則督脈虛。故令腰脊不舉。骨枯髓減者。枯涸之極也。腎主骨。故曰骨痿。是方也。地黃、茱萸。味厚而能生陰。知柏苦寒能瀉火。

澤瀉、丹皮。能去坎中之熱。山藥、茯苓。能制腎間之邪。王冰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此方主之。

一論入房太甚。宗筋縱弛。發為陰痿。八味丸主之。腎。坎象也。一陽居於二陰為坎。腎中有命門之火焉。凡人入房甚。而陽事作強不已者。水衰而火獨治也。陽事柔痿不舉者。水衰而火亦敗也。丹溪曰。天非此火。不足以生萬物。人非此火。不能以有生。奈之何而可以無火乎。

白話文:

[補益]

一、治療下焦虛熱導致的消渴症:患者感到煩躁口渴,大量飲水,小便如膏狀。可用六味地黃丸治療。這種情況是先出現消渴症多飲,之後小便如膏,稱為下消。擔心燥熱加重,最終會脫水,因此用此方滋養腎水。生地黃、茱萸質地潤滑,味道濃厚,屬於陰中之陰,能滋養少陰腎水;丹皮、澤瀉性寒味鹹,能抑制陽熱;山藥、茯苓味甘淡,能治療消渴。

二、治療口渴但尚未發展到消渴症:可用八味丸治療(即六味地黃丸加附子、肉桂)。口渴但未發展成消渴,是指患者很渴,喜歡喝茶水,不像消渴症患者那樣飲水無度。這是因為心腎不交,水不足以滋養心火,導致津液不足,口乾舌燥。這是因為陰氣不足陽氣不能上升,陽氣不足陰氣不能下降,水在下,火在上,不能互相滋養。所以用附子、肉桂的辛熱之性,增強少陰腎火。

用六味丸滋養腎陰,腎陰充足則陽氣能下降;少陰腎火壯盛則陰氣能上升。就像灶下加柴,使鍋內蒸汽騰騰,乾枯的禾苗得到雨露,重新煥發生機一樣。只有明白的人才能理解,不明白的人往往會認為這是迂腐之說。

三、治療腎間水火兩虛,小便失調:可用八味丸治療。腎主水火,主宰二便,司理開合。腎間之水不足,則火獨盛,導致能閉合卻不能開啟,小便不利;腎間之火衰竭,則水獨盛,導致能開啟卻不能閉合,小便失禁。此方用肉桂、附子的溫熱之性滋養腎火;用生地黃、茱萸滋潤以壯腎水。腎火要充足,丹皮、澤瀉的鹹酸之性可以收斂並瀉火;腎水要充足,茯苓、山藥的甘淡之性可以調節並滲利。水火調和,則開合自如。

四、治療腎間水火俱虛:可用八味丸治療。《易經》中坎卦代表腎臟,說明腎臟具有水火之道。腎中藏有少陰腎火(命門火)。人體與天地相似,腎臟左右各一,左腎屬水,右腎(命門)屬火。少陰腎火與腎水相合,構成腎臟的功能。房事過度,陽事過盛者,為陰虛火旺;陽事痿弱者,為命門火衰。真水不足,冬天不覺寒冷;真火不足,夏天不覺炎熱。所以人們都渴望有好的藥物。此方用生地黃、茱萸、丹皮、澤瀉、山藥、茯苓(六味丸)滋養少陰腎水;用附子、肉桂這兩種辛熱藥物滋養命門相火。水火得到滋養,則兩腎功能恢復正常。

五、治療下焦陰虛導致嘔吐嚴重:用六味丸加鹽湯送服。陽氣浮於上,無處依附,所以出現嘔吐、咳嗽、氣喘。這是因為下焦陰虛,導致單純的陽氣上浮。此方中,生地黃、茱萸質地潤滑,味道濃厚,可以滋陰;丹皮、澤瀉氣味鹹寒,可以抑制陽熱;山藥、茯苓味甘淡,可以調和下焦。

六、治療腎氣熱導致腰脊痠痛、骨骼枯萎、骨髓減少,出現骨痿:用六味丸加黃柏、知母治療。腎臟是水之倉庫,缺水則火獨盛,導致腎熱。腎主督脈,督脈行於脊柱,腎虛則督脈虛弱,導致腰脊痠痛。骨骼枯萎、骨髓減少是腎虛的極致表現。腎主骨,所以稱為骨痿。此方中,生地黃、茱萸味厚能滋陰;黃柏、知母苦寒能瀉火;澤瀉、丹皮能清除腎中之熱;山藥、茯苓能制伏腎間的邪氣。王冰說: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此方正可以主治。

七、治療房事過度,導致宗筋鬆弛,陽痿:用八味丸治療。腎屬坎卦,一陽居於二陰為坎卦。腎中藏有命門之火。房事過度,陽事過盛者,是腎水不足,腎火獨盛;陽事痿弱不舉者,是腎水不足,腎火也衰敗。丹溪先生說:天地需要此火才能生萬物,人體需要此火才能生存,怎麼可以沒有此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