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三 (30)
卷三 (30)
1. 補遺
益府秘傳沖虛至寶丹,治痘初起。氣血兩虛。倒塌陷黑不起。不分地界。或咳或瀉兼治。
紫草茸(八兩),荊穗(八兩),當歸(四兩),鮮筍(一斤),紅花,木通,麻黃,白芷,白芨,牡丹皮,赤芍,懷生地,牛蒡子,甘草(各四兩)
上共咀片。用水三十碗。鍋內煮去二分起來。再水十碗。煎至五碗。去渣。共前汁煎滴水成珠。加蜂蜜四兩。再熬成珠為度。聽用。
梅花蕊(一錢半),蟾酥(三錢),紫河車(一具酒煮成膏聽用),殭蠶(炒一兩),全蠍(酒洗),穿山甲(炒),川黃連(酒炒),杏仁(去皮尖另研),黃芩,蜂房(炒),連翹(炒),地膚子(炒),大胡麻(以上各一兩)
上為細末。前膏一半。為丸如龍眼大。每用一丸。鮮雞湯下。立起分地而出。
奪命象皮丸(益藩傳),治氣不足。空殼無膿。一丸即有。
象皮(一兩酒炒磨下用),穩小鵝(即鵝蛋抱臨出死於殼內者是用一個密紙封皮煅黃色為度)大附子(五錢童便煮),黃花地丁(淨花一兩),人參(五錢),血竭(五錢),沉香(二錢),麝香(五分),冰片(一錢),馬檳榔(五分),牛黃(五分),黃耆(蜜炙五錢),細辛(五分),射干(一兩),官桂(一錢),鹿茸(五錢),辰砂(一錢),瑣瑣葡萄(小小無核者是一兩),木香(一錢),白附子(二錢),仙茅(一兩黑豆汁煮),甘草(五錢)
上共為末。白酒酵打秈米糊為丸。如龍眼大。每一丸酒化下。立起。
神仙救苦丹(益藩傳),治痘初起三五日。熱不出。又瀉又嗽。喉嚨痛腰痛。或痘或驚。皆可治。如痘初出。蔥白湯下。驚風泄瀉。咳嗽痰喘。如神。
白附子(五錢山東者佳),天竺黃(二錢),全蠍(二錢),膽星(一兩),殭蠶(炒一兩),肉豆蔻(五錢),訶子(麵包煨去核五錢),麝香(一分),射干(五錢),蒲公英(五錢),硃砂(一錢),雄黃(二錢),川黃連(二錢)
上為細末。煎膏為丸。如龍眼大。金箔為衣。滾水化下。
起死回生散,治痘瘡七八日。忽然變黑。收入腹內。遍體抓破。哮喘。死在須臾。服此從新另發出。立可回生。
當歸,川芎,生地黃,升麻,紅花
上陷。加白芷。下陷加牛膝。遍身黑陷。加麻黃。野象糞微炒。如一歲兒用二錢。大則用到三五錢。
上銼一劑。半水半酒煎服。從新發出。腳下有黑疔。至七八日。用針挑去。以太乙膏貼之。即拔去毒。連進二三服。
白話文:
【補遺】
這是一種名為「益府祕傳沖虛至寶丹」的藥方,適用於治療痘疹剛開始時,身體出現氣血兩虛、痘疹塌陷、黑色不起、無明確範圍,或是伴有咳嗽、腹瀉的情況。
配方包括:紫草茸、荊穗各八兩,當歸四兩,鮮筍一斤,紅花、木通、麻黃、白芷、白芨、牡丹皮、赤芍、懷生地、牛蒡子、甘草各四兩。
製作方法:將所有藥材切片,加入三十碗水煮沸,煮至剩下二分之一,再加十碗水,煎煮至剩五碗,濾掉藥渣,將前後的藥汁混合,煮至滴水成珠狀,再加入四兩蜂蜜,繼續熬煮至再次成珠狀即可。
另一個配方包含:梅花蕊一錢半,蟾酥三錢,紫河車一個(需先以酒煮成膏狀),僵蠶一兩(炒製),全蠍、穿山甲、川黃連、杏仁、黃芩、蜂房、連翹、地膚子、大胡麻各一兩。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取一半的紫河車膏,搓揉成龍眼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粒,以鮮雞湯送服,痘疹會立即分開,逐漸長出。
「奪命象皮丸」,適用於治療體力不支、痘疹空洞無膿的情況,服一丸即見效。
所需材料包括:象皮一兩(需先以酒炒製並磨碎)、穩定小鵝一個(即鵝蛋孵化到快要破殼時,鵝死亡於殼內,用一個密封的紙包裹,煅燒至黃色即可)、大附子五錢(需以童便煮過)、黃花地丁一兩、人參五錢、血竭五錢、沉香二錢、麝香五分、冰片一錢、馬檳榔五分、牛黃五分、黃耆五錢(需以蜜炙)、細辛五分、射干一兩、官桂一錢、鹿茸五錢、辰砂一錢、瑣瑣葡萄一兩(選擇無籽的小顆粒)、木香一錢、白附子二錢、仙茅一兩(需以黑豆汁煮過)、甘草五錢。
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粉,以白酒酵和秈米糊搓揉成龍眼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粒,以酒送服,痘疹會立即長出。
「神仙救苦丹」,適用於治療痘疹初期三到五天,熱度高但痘疹未出,或是伴有腹瀉、咳嗽、咽喉痛、腰痛,或痘疹或驚嚇的情況,如痘疹剛開始出現,可用蔥白湯送服;如驚嚇、腹瀉、咳嗽、喘息,效果極佳。
所需材料包括:白附子五錢(山東產的最好)、天竺黃二錢、全蠍二錢、膽星一兩、僵蠶一兩(炒製)、肉豆蔻五錢、訶子五錢(需用麵包包裹,煨制後去掉果核)、麝香一分、射干五錢、蒲公英五錢、硃砂一錢、雄黃二錢、川黃連二錢。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以膏狀物搓揉成龍眼大小的丸子,以金箔包覆,以滾水融化後送服。
「起死回生散」,適用於治療痘疹七到八天,突然變黑,痘疹收入腹內,全身抓破,哮喘,生命垂危,服用此藥後痘疹會重新長出,立可回生。
所需材料包括:當歸、川芎、生地黃、升麻、紅花。
如果痘疹陷入,可加入白芷;如果痘疹向下陷,可加入牛膝;如果全身黑色痘疹陷入,可加入麻黃;如果使用野生象糞,需先微炒,對於一歲大的孩童,用量為二錢,年齡越大,用量可增至三到五錢。
將所有材料混在一起,以半水半酒煎煮服用,痘疹會重新長出。如果腳下有黑色疔瘡,可在七到八天後用針挑除,再敷上太乙膏,即可拔除毒素,連續服用二到三次。
2. 痳疹
古謂麻即疹也。疹出如麻成朵。痘出如豆成粒。皆象其形而名也。夫胎毒一也。痘出於五臟。臟屬陰。陰主血。故痘有形而有汁。其症寒熱備有也。疹出於六腑。腑屬陽。陽主氣。故疹有形而無漿。其形多實熱而無寒也。為症既異。則治法亦殊。痘宜內實。可用補劑。疹忌內實。
只宜解散。惟初熱發表。略相似耳。既出之後。痘則補氣以生血。疹宜補陰以制陽。何也。蓋疹熱甚。則陰分受其熬煎。而血多虛耗。故以清火滋陰為主。而不可少動其氣。所以人參、白朮、半夏。及諸燥悍之劑。首尾當深忌也。世知痘症所繫之重。而不知疹子殺人尤甚。方書輕忽而不備。
良可太息矣。
一論疹發熱之初。多似傷風。惟疹子則咳嗽噴嚏。鼻流清涕。眼胞腫。其淚汪汪。面浮腫。兩腮赤。噁心乾嘔為異耳。但見此候。即是疹子。便宜謹避風寒。戒葷腥厚味。用藥以表散之。使皮膚通暢。腠理開達。而疹毒以出也。
一論疹子初出。呵欠。發熱惡寒。咳嗽噴嚏。流涕頭眩。宜
升麻葛根湯
升麻,葛根,白芍(各一錢),甘草(五分)
上銼。生薑水煎服。加紫蘇、蔥白以解肌。切忌大汗。斑不紅者亦宜。乃痳疹初起之神方也。
一論痳疹既出。一日而又沒者。乃為風寒所沖。麻毒內攻。若不治。胃爛而死。可用
消毒飲
鼠黏子(四錢),荊芥(二錢),生甘草(一錢),防風(去蘆五分)
上銼。水煎服。加烏犀角尤妙。
一論痳疹既出而覆沒。或出不盡。心慌。哭啼不止。十分危急。死在須臾。或下痢腹痛。可用
二仙湯,鄢陵劉孟門傳。
黃芩(去朽),白芍藥(生用)
各等分。水煎溫服如神。
一論痳疹已出。譫語煩躁作渴者。可用
白虎解毒湯
石膏,知母,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甘草
上銼。水煎服。
一論痳疹已出。大小便閉。可服防風通聖散。(方見中寒)
一論痳疹已出。譫語。小便閉塞者。宜
導赤散
生地黃,木通,甘草,淡竹葉(七片)
水煎服。
一論痳疹已出。泄瀉不止。可服
四苓散
豬苓,澤瀉,白朮(去蘆),白茯苓(各等分)
水煎服。如小便如泔者。或小便不通者。加車前、木通。
一論痳疹已出。寒熱似瘧。可服。
柴苓湯
柴胡,黃芩,半夏(減半),豬苓,澤瀉,白朮(去蘆),白茯苓(去皮),甘草
上銼。薑、棗煎服。
一論痳疹已出。大便下血。或小便下血。吐血衄血。或二便閉澀。瘡疹稠密。熱濁赤痛。
犀角解毒湯
真犀角(一錢如無升麻代之),生地黃(五分),牡丹皮(一錢),赤芍(一錢),黃連,枯黃芩,黃柏,梔子
上銼。水煎服。如吐血衄血。加炒山梔子。童便和服。
一論痳疹前後有潮熱不退等症。併為血虛血熱。可服
四物湯
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血虛用熟血熱用生)
上銼。水煎服。發渴。加麥門冬、犀角汁。嗽。加栝蔞霜。有痰。加貝母、陳皮去白。
一論痳疹正出之時。雖不進飲食者。但得痳疹淡紅潤澤。真不為害也。蓋熱毒未解。內蘊實熱。自不必食。退後若不食者。當隨用四物湯加神麯、砂仁二帖。決能食矣。如胃氣虛者。須少下地黃。
一論痳疹既出之時。如色紅紫。乾燥晦暗。乃火盛毒熾。宜四物湯。用生地黃。加紅花、酒炒黃芩。
一論痳疹既出。已過三日。不能沒者。乃內有虛熱。宜用四物湯進之。如失血之症。加犀角汁解之。
一論痳疹退後。若有牙根腐爛。鼻血橫行。併為失血之症。急用四物湯。加茵陳、木通、生犀角之類。以利小便。使熱下行。如疳瘡色白者。為胃爛不治之症也。
一論痳疹之後。須避風寒。戒水濕。如或不謹。遂致終身之咳嗽。無有愈也。
一論痳疹前後。大忌豬肉魚酒雞子之類。恐惹終身之咳嗽。只宜用老雞精肉煮食。少助滋味可也。
一論孕婦出麻。當以四物湯。倍加白朮、條芩、艾葉。安胎清熱為主。則胎決無危。而痳疹易出矣。如胎氣上衝。急用苧根、艾葉煎湯。磨生檳榔服之。更以四物湯大進之。
一論疹子沒後。餘熱內攻。循衣摸床。譫言妄語。神昏傷志者死。如熱輕餘毒未除。必先見諸氣色。雖預防之。始終以升麻葛根湯為主。或消毒飲、解毒湯。隨症擇用。仍忌魚腥。蔥蒜之物。
黃連解毒湯
黃連,黃芩,黃柏,梔子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