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

1. 卷四

2. 補益

脈法。氣虛。脈細或緩而無力。右手弱。血虛。脈大或數而無力。左手弱。陽虛。脈遲。陰虛。脈弦。真氣虛。脈緊。男子久疾。氣口脈弱則死。強則生。女人久病。人迎強則生。弱則死。

夫人之正氣不足曰虛。復縱嗜欲曰損。致病之因。有六焉。一曰氣。二曰血。三曰精。四曰神。五曰胃氣。六曰七情憂鬱。六氣委和。則各司其職。曰無病。失養違和。陰陽偏勝剋剝。則諸病生焉。夫氣乃肺之主。血乃肝藏之。精乃腎之主。神乃心之主。飲食乃脾胃之主。七情則七神主之。

凡應事太煩則傷神。喋談朗誦。飢而言多則傷氣。縱欲想思則傷精。久視鬱怒則傷肝。飲食勞倦則傷脾。久行傷筋。久立傷骨。久坐傷肉。此五勞七傷之屬也。其有稟賦素薄之人。又兼斫喪太早者。真陰根本受虧。腎水一虧。則火必勝。勝則克肺金。肺主皮毛。則腠理不密。

鼻不聞香臭。火炎痰升。而致咳嗽。甚致腎水枯竭。肺子能令母虛是也。金水既病。則五臟六腑皆為賊。此火乃內出之火。宜補精血。而火自退。當服五仁斑龍膠丸。培復精神之聖藥也。夫鹿者。得先天氣質之厚。又食靈苗之精。故曰壽牲。角乃眾體之首。一身精華所聚者也。

方名五仁者。黃精、參、杞之類是也。男女虛弱之病。服之以復真元。非此不能。故斑龍膠丸為血肉上品之良劑。善斡旋心腎。資填五內。益精神。充氣血。滋益於一身。兼以參、杞、門冬、鮮地骨皮等為佐。配以八物湯。如干咳嗽。痰中見血者。加以二門冬、牡丹、知母、五葉、制柏。

其卻病延年之功。誠在斯矣。世俗補陰丸。以知母、黃柏為主者但可施於壯盛人。縱欲相火之多者可矣。若虛損不足之症已成者。及五十歲外人服之。則元陽精氣。何由而生。又人輒以人參肺熱還傷肺之說。將以人參為虛損人之忌物者。蓋不究心於本草經耳。參本味甘微寒。

善補五臟。安精神。健脾胃。生津液。況素問言虛者治以甘溫。乃萬世不易之定論也。彼何期後學泥書所注肺熱還傷肺之句惑焉。則可說體壯人患內外感。並積熱固結於膈。宜清涼滌導言之。若概以虛損虛火痰嗽。及氣虛中滿者。妄議人參為不可用。是惑世人。陷於不壽。甚矣。

一論元氣虧損。脾胃虛弱。飲食少進。或肢體腫脹。或大便不實。面瘦而黃。或胸膈虛痞。痰嗽吞酸等症。

四君子湯

人參(二錢),白朮(一錢五分),白茯苓(去皮二錢),甘草(炙一錢)

上銼一劑。薑棗煎服。加陳皮。名異功散。加半夏、陳皮。名六君子湯。去茯苓。加乾薑。名理中湯。

一論心血虧損。肝脾腎血虛。發熱。或晡熱甚。頭目不清。或煩躁不寐。胸膈作脹。或脅作痛等症。

四物湯

白話文:

脈象診斷:

氣虛:脈象會細微或緩慢且無力,通常右手脈較弱。 血虛:脈象會較大或較快但無力,通常左手脈較弱。 陽虛:脈象會遲緩。 陰虛:脈象會像琴弦一樣繃緊。 真氣虛:脈象會緊縮。 男子久病:氣口脈若衰弱則預後不良,若強健則預後較好。 女子久病:人迎脈若強健則預後較好,若衰弱則預後不良。

人體虛弱的病因:

人體正氣不足稱為「虛」,加上放縱慾望則會導致損傷。導致疾病的原因有六種:一是氣,二是血,三是精,四是神,五是胃氣,六是情緒憂鬱。當六氣調和,各司其職時,人體就沒有疾病。如果營養失調,陰陽偏盛或互相剋制,就會產生各種疾病。氣由肺主管,血藏於肝,精由腎主管,神由心主管,飲食由脾胃主管,情緒則由七種不同的心神主管。

損傷的原因:

凡事操勞過度會損傷心神。喋喋不休或大聲朗讀,在飢餓時說太多話會損傷氣。縱慾過度會損傷精。長時間觀看或鬱悶憤怒會損傷肝。飲食不節制或過度勞累會損傷脾。久走會損傷筋,久站會損傷骨,久坐會損傷肌肉。這些都屬於五勞七傷的範疇。有些人天生體質虛弱,加上過早耗損身體,真陰的根本就會受損。腎水一旦虧虛,火氣就會旺盛,而火旺就會剋制肺金。肺主管皮膚毛髮,所以皮膚腠理會不緻密。

鼻子聞不到香味或臭味,火氣上升,痰液增多,導致咳嗽。嚴重時會導致腎水枯竭,形成「肺子令母虛」的現象。金水功能失調後,五臟六腑都會受到損害。這種火是內生的火,應該補養精血,火氣自然就會消退。此時應該服用五仁斑龍膠丸,這是培補精神的聖藥。鹿,先天稟賦深厚,又食用靈芝草的精華,所以被稱為壽牲。鹿角是身體各部位的首領,是全身精華聚集之處。

藥物成分與功效:

五仁指的是黃精、人參、枸杞等藥材。男女體質虛弱的人服用此藥可以恢復真元。斑龍膠丸是滋補血肉的上品良藥,能協調心腎功能,滋養五臟,增益精神,充養氣血,滋補全身。可以搭配人參、枸杞、麥門冬、地骨皮等輔助藥材,並佐以八物湯。如果出現乾咳、痰中帶血等症狀,可以加入麥門冬、牡丹皮、知母、五葉、制黃柏等藥材。

此藥具有祛病延年的功效。世俗常用的補陰丸以知母、黃柏為主,只適用於身體強壯、慾火旺盛的人。若虛損不足的症狀已經形成,或者五十歲以上的人服用,則無法產生元陽精氣。有些人認為人參會使肺熱,反而傷害肺,將人參視為虛損之人的禁忌。這是因為不了解本草經的緣故。人參味甘微寒,能補養五臟,安定心神,健脾胃,生津液。《素問》說,虛證要用甘溫藥物治療,這是萬世不易的定論。有些人被後人注釋的「肺熱還傷肺」的說法所迷惑。這句話應該是指體質強壯的人,患有內外感或積熱結在膈膜的情況,應該用清涼的藥物來疏導。如果將虛損虛火咳嗽或氣虛腹脹的情況,也妄稱人參不可用,這是迷惑世人,使其陷於短命的危險。

針對不同情況的治療方法:

  • 元氣虧損、脾胃虛弱: 食慾不振,或肢體浮腫,或大便稀溏,面色枯黃,或胸腹虛脹,痰多咳嗽,吞酸等症狀。
  • 藥方:四君子湯
  • 人參(二錢),白朮(一錢五分),白茯苓(去皮二錢),甘草(炙一錢)
  • 以上藥材切碎,加薑棗煎服。加陳皮,稱為異功散。加半夏、陳皮,稱為六君子湯。去掉茯苓,加乾薑,稱為理中湯。
  • 心血虧損、肝脾腎血虛: 發熱,或午後發熱加重,頭暈目眩,或煩躁失眠,胸悶腹脹,或脅肋疼痛等症狀。
  • 藥方:四物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