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三 (41)
卷三 (41)
1. 水腫
上方法制栝蔞。多不便制。予每不用此味。亦護奇功。如有更妙。
按上諸方。治腫脹屬虛。皆宜用此王道之劑。病者苦其腫脹難堪。予令朝服丸藥。夕服湯藥。或三朝五日。間服蟠桃丸。或石干散一服。謂之下棋打劫而治。病者暫抒一時之寬。醫者一補一攻。亦善治之良法也。
一人脾胃虛弱。肚腹膨脹。遍身腫。按之成窠。其脈沉細。右寸為甚。此脾胃虛寒之症。治以八味丸。或金匱腎氣丸。以補腎陽。行生化之源。至暮服之。小便通。又數劑。腫消。即止前藥。復與六君子湯。加木香、官桂、炮姜。以燥脾導氣而瘥。後因不戒慎。病作。但有氣惱。或飲食稍多。即泄瀉。仍用八味丸。倍附子。
一儒者失於調養。飲食難化。胸膈不利。或用行氣消導藥。咳嗽喘促。服行氣消導藥。肚腹漸脹。服行氣分利藥。睡臥不能。兩足浮腫。小便不利。大便不實。脈浮大。按之微細。兩寸皆短。此脾胃虧損。朝用補中益氣加姜附。夕用金匱腎氣加骨脂、肉果。各數劑。諸症漸愈。再佐以八味丸。兩月乃能步履。卻服補中益氣。半載而康。
白話文:
水腫
上方用栝蔞的方法,大多不便使用,所以我通常不用它,也一樣能收到奇效。如果有更好的方法,那就另當別論。
上面那些治療腫脹屬於虛證的方劑,都應該使用這種效力最好的藥物。病人因為腫脹難以忍受,我讓他們早晨服用丸藥,晚上服用湯藥,或者三到五天,間隔服用蟠桃丸或石干散一劑,稱為「下棋打劫」的治療方法。病人可以暫時獲得一些舒緩,醫生則採取攻補兼施的方法,也是很好的治療方法。
有一個病人脾胃虛弱,腹部膨脹,全身浮腫,按壓下去會留下凹陷,脈象沉細,右寸脈尤其明顯。這是脾胃虛寒的症狀,治療用八味丸或金匱腎氣丸來補腎陽,促進生化之源,傍晚服用,小便通暢,服用幾劑後,腫脹消退,就停止之前的藥物,再給他服用六君子湯,加入木香、官桂、炮薑,以燥濕健脾,疏導氣機,使病情痊癒。後來因為沒有注意保養,病情復發,只要稍微動怒,或者飲食稍微過多,就會腹瀉,於是又服用八味丸,附子加倍。
一位讀書人因為保養不當,飲食難以消化,胸膈不暢,服用理氣消導的藥物,反而咳嗽氣喘,服用理氣消導藥物後,腹部漸漸脹大,服用理氣通便的藥物後,連睡覺臥床都不能,兩腿浮腫,小便不利,大便不通,脈象浮大,按壓則微細,兩寸脈都短小。這是脾胃虧損的症狀,早晨服用補中益氣湯加生薑、附子,晚上服用金匱腎氣丸加骨碎補、肉蓯蓉,服用幾劑後,各種症狀逐漸好轉,再次佐以八味丸,兩個月後才能行走,之後服用補中益氣湯,半年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