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三 (38)
卷三 (38)
1. 水腫
水腫之症。有陰有陽。察脈觀色。問症須詳。陰脈沉遲。其色青白。不渴而瀉。小便清澀。脈或沉數。色赤而黃。燥糞赤溺。兼渴為陽。水腫氣急而小便澀。血腫氣滿而四肢寒。
蠱症大要有二。曰單腹脹。曰雙腹脹。喘急氣滿。腫而不安。四肢微腫。此單腹脹。因內傷七情所致。取效微遲。四肢浮腫。肚大身重。此雙腹脹。因外感風濕所致。取效甚速。又有水腫氣腫之分。以指按腫處。有陷隨起。隨起者氣腫。先須理氣。陷指起遲者水腫也。只須導水立愈。
凡人年四十以上。氣血壯盛者。得效之後。善自調理。終身不發。五十以後。氣血稍衰。調理不謹。時或再復。此藥尚能治之。但屢復屢治。而元氣耗。則難為矣。脈浮洪易治。沉細難治。浮洪者。只用金不換木香丸。沉細者兼用沉香快脾丸。先服木香流氣飲。
一論諸氣。痞滯不通。胸膈膨脹。口苦咽乾。嘔吐不食。或肩背腹脅走注刺痛。及喘急痰嗽。面目虛浮。四肢腫滿。大小便閉澀。又治憂思太過。怔忡鬱積。腳氣風濕。聚結腫痛。喘滿脹急。此藥調順營衛。流通血脈。快利三焦。安和五臟。凡治蠱脹。宜先用此。
木香流氣飲
木香(七錢五分),丁皮(七錢五分),藿香(七錢五分),半夏(湯泡五錢五分),人參(五錢),白朮(去蘆五錢),赤茯苓(五錢),厚朴(姜炒一兩),青皮(去穰二兩),陳皮(四兩),草果(七錢五分),檳榔(七錢五分),香附(二兩),紫蘇(二兩),大腹皮(七錢五分),木瓜(五錢),白芷(五錢),麥冬(去心五錢),莪朮(煨七錢五分),肉桂(七錢半),木通(一兩),石菖蒲(五錢),甘草(一兩)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棗二枚。水一碗半。煎至七分。去渣。熱服。本方加沉香、枳殼、大黃。去藿香、石菖蒲。名二十四味流氣飲。蠱腫。加白豆蔻。腫滿。加黑牽牛。頭面腫。加蔥白。肚腹腫。加枳實。倍青陳皮。臍至腳腫。加桑白皮。
一論金不換木香丸。治蠱腫之神藥也。先服木香流氣飲三五劑。通加白豆蔻。次用金不換木香丸。至收功後。用沉香化氣丸調理。或心頭煩熱者。竹葉石膏湯。熱甚。加黃芩。前賢論蠱腫之症。有五不治者。面黑如炭。肚大青筋。掌中無紋。腳腫無坑。臍中凸起。此五症亦能治之間有得生者。
如敗下黑水者不治。陽事不舉者不治。其餘青黃紅紫。皆能治之。又一症或腫或消。或作泄瀉。知脾弱即瀉。名曰洪水橫流。服此宜之。其腫自消。其瀉自止。忌一切生冷毒物。油鹽醬醋。魚鮓鵝鴨。房事等件。無有不效者。
金不換木香丸
大戟(五錢),芫花(炒五錢),甘遂(五錢),黑醜(頭末二錢),生大黃(五錢),青皮(五錢),陳皮(五錢),南木香(五錢),青木香(五錢),胡椒(一錢病合倍用),川椒(去目五錢),檳榔(五錢),益智仁(五錢),射干(三錢),桑白皮(五錢),苦葶藶(五錢炒),大腹皮(五錢),澤瀉(五錢),木通(去皮五錢),連翹(五錢),砂仁(五錢),巴豆(去殼半生半熟五錢)
白話文:
水腫的病症,有陰證和陽證之分。診斷時要仔細觀察脈象和臉色,詳細詢問病情。陰證的脈象沉而遲緩,臉色青白,不會口渴,但會腹瀉,小便清澈且排尿不暢。陽證的脈象可能沉而數,臉色赤紅或黃色,大便乾燥,小便赤黃,同時會感到口渴。水腫的症狀是呼吸急促,小便不暢。血腫的症狀是腹脹,四肢冰冷。
蠱脹大致分為兩種:單腹脹和雙腹脹。單腹脹的症狀是喘息急促、腹脹難受、四肢輕微腫脹,這是由於內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所導致,治療效果較慢。雙腹脹的症狀是四肢浮腫、肚子腫大、身體沉重,這是由於外感風濕所導致,治療效果較快。還有水腫和氣腫之分,用手指按壓腫脹處,若按下去後立刻彈起,則為氣腫,應先調理氣機;若按下去後彈起較慢,則為水腫,只需導引水分排出即可治癒。
一般來說,四十歲以上氣血旺盛的人,治療後若能好好調理,終身不會復發。五十歲以上氣血稍衰的人,若不注意調理,可能時常復發,這種情況藥物仍可治療,但若反覆復發治療,就會耗損元氣,難以根治。脈象浮而洪大的比較容易治療,沉而細微的則較難治療。脈象浮洪的,只需使用金不換木香丸;脈象沉細的,則需同時使用沉香快脾丸,並先服用木香流氣飲。
此藥可用於治療各種氣機阻滯不通、胸膈脹滿、口苦咽乾、嘔吐食不下、或肩背腹脅遊走刺痛、以及喘急咳嗽、面目虛浮、四肢腫脹、大小便不暢等症狀。也能治療因憂思過度、心悸、鬱悶積滯、腳氣風濕、腫痛、喘滿腹脹等病症。此藥能調順營衛、流通血脈、疏通三焦、安和五臟。凡是治療蠱脹,都應先使用此藥。
木香流氣飲的組成為:木香(七錢五分),丁皮(七錢五分),藿香(七錢五分),半夏(用湯浸泡五錢五分),人參(五錢),白朮(去除蘆頭五錢),赤茯苓(五錢),厚朴(用薑炒過一兩),青皮(去除瓤二兩),陳皮(四兩),草果(七錢五分),檳榔(七錢五分),香附(二兩),紫蘇(二兩),大腹皮(七錢五分),木瓜(五錢),白芷(五錢),麥冬(去除心五錢),莪朮(煨過七錢五分),肉桂(七錢半),木通(一兩),石菖蒲(五錢),甘草(一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用水一碗半煎至七分,去渣後趁熱服用。此方若加入沉香、枳殼、大黃,去除藿香、石菖蒲,則稱為二十四味流氣飲。治療蠱脹,可加入白豆蔻;治療腫脹,可加入黑牽牛;治療頭面腫脹,可加入蔥白;治療腹部腫脹,可加入枳實,並加倍用青皮和陳皮;治療從肚臍到腳部的腫脹,可加入桑白皮。
金不換木香丸是治療蠱脹的神藥。先服用木香流氣飲三到五劑,可加入白豆蔻,然後服用金不換木香丸,待病情好轉後,再用沉香化氣丸調理。若有心煩發熱的症狀,可服用竹葉石膏湯,若發熱嚴重,可加入黃芩。前人論述蠱脹這種病,有五種無法治癒的情況:臉色黑如炭、肚子腫大且青筋暴露、手掌沒有紋路、腳腫按壓沒有凹陷、肚臍向外凸起。但這五種情況也有可能治好。
如果排出黑色的腐敗液體則無法治癒;如果陽痿也無法治癒。其餘如青黃紅紫等症狀,皆可以治癒。還有一種情況,腫脹時有時無,時常腹瀉,這是因為脾虛導致腹瀉,稱為「洪水橫流」,服用此藥效果顯著。腫脹會消退,腹瀉會停止。服用此藥期間,要忌食一切生冷、有毒食物,以及油鹽醬醋、魚蝦鵝鴨等,並要禁慾,這樣才能確保藥效。
金不換木香丸的組成為:大戟(五錢),芫花(炒過五錢),甘遂(五錢),黑醜(頭末二錢),生大黃(五錢),青皮(五錢),陳皮(五錢),南木香(五錢),青木香(五錢),胡椒(一錢,病情嚴重可加倍),川椒(去除種子五錢),檳榔(五錢),益智仁(五錢),射干(三錢),桑白皮(五錢),苦葶藶(炒過五錢),大腹皮(五錢),澤瀉(五錢),木通(去除皮五錢),連翹(五錢),砂仁(五錢),巴豆(去除外殼半生半熟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