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三 (37)
卷三 (37)
1. 鼓脹
一論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清氣在下。則生飧泄。宜
木香順氣湯
木香(三分),厚朴(姜炒四分),青皮(去穰五分),陳皮(五分),益智仁(五分),澤瀉(五分),乾生薑(五分),茯苓(五分),半夏(姜炒五分),吳茱萸(五分),當歸(五分),蒼朮(米泔炒五分),升麻(二分),柴胡(二分),草豆蔻(三分),白朮(一錢)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忌生冷硬物。
一治蠱脹。
黑醜(頭末),木香,甘遂(各一錢)
上為細末。用豬腰一對。俱分破。將藥撒在腰子內合住。紙包。炭火燒熟。空心或食一個。或食二個。大便行膿血見效。一論血蠱。腹如盆脹。積聚痞塊。宜
化蠱丸
三稜(煨),莪朮(煨),乾漆(炒盡煙),硇砂,虻蟲(糯米炒),水蛭(石灰炒),琥珀,肉桂,牛膝(去蘆酒炒),大黃(各等分)
上為末。用生地黃自然汁和米醋。調勻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溫酒服下。童便亦可。
四炒枳殼丸,治脾胃不和。血氣凝滯。腹內蠱脹。
枳殼四兩。去穰。切作兩指面大塊。分四處。一兩用蘿蔔子一兩炒。去蘿蔔子不用。一兩用蒼朮四兩炒。去蒼朮不用。一兩用乾漆一兩炒。去幹漆不用。一兩用小茴香一兩炒。去小茴香不用。
上用炒枳殼四兩。研末。煮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後。米湯下。
白話文:
鼓脹
如果濁氣停滞在上焦,就會導致鼓脹;如果清氣下降到下焦,就會導致飧泄(消化不良、腹瀉)。這時,應該服用木香順氣湯。
木香順氣湯的組成:木香三分,厚朴(姜炒)四分,青皮(去瓤)五分,陳皮五分,益智仁五分,澤瀉五分,乾薑五分,茯苓五分,半夏(姜炒)五分,吳茱萸五分,當歸五分,蒼朮(米泔炒)五分,升麻二分,柴胡二分,草豆蔻三分,白朮一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煎水服用,溫服。忌食生冷堅硬的食物。
治療蠱脹的方法:
黑醜(頭末)、木香、甘遂各一錢,研磨成細末。取豬腰子一對,切開,將藥粉撒入腰子內,合攏,用紙包好,炭火燒熟。空腹食用一個或兩個,大便排出膿血則見效。此法適用於血蠱,症狀為腹部脹大如盆,腹部有積聚、痞塊。
治療血蠱,腹部脹大如盆,積聚痞塊,宜服用化蠱丸。
化蠱丸的組成:三稜(煨)、莪朮(煨)、乾漆(炒盡煙)、硇砂、虻蟲(糯米炒)、水蛭(石灰炒)、琥珀、肉桂、牛膝(去蘆酒炒)、大黃(各等分)。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生地黃汁和米醋調勻,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丸,空腹溫酒送服,童尿也可。
四炒枳殼丸,治療脾胃不和、血氣凝滯、腹內蠱脹。
取枳殼四兩,去瓤,切成兩指寬的塊狀,分成四份。每一份分別與等量的蘿蔔子、蒼朮、乾漆、小茴香各炒一遍,然後去除蘿蔔子、蒼朮、乾漆、小茴香,只留下炒過的枳殼。將四份炒過的枳殼共四兩研磨成粉末,煮成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後用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