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八 (14)

回本書目錄

卷八 (14)

1. 胎寒

一論胎寒。乳母孕時受寒。生下再感外邪。令兒面色青白。四肢厥冷。大便青黑。口冷腹痛。身起寒慄等症。即宜當歸散服之。

當歸散

當歸(炒),黃耆(蜜炙),桂心,黃芩,細辛,龍骨(細研),赤芍(各二錢)

上為末。每服一字。用乳汁調下。日進三服。仍看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如果母親懷孕期間受寒,生下孩子後又受到外邪侵襲,孩子可能會出現面色青白、四肢冰冷、大便青黑色、口冷腹痛、身體發寒等症狀,這就叫做胎寒。此時應該服用當歸散治療。當歸散的藥方包括當歸、黃耆、桂心、黃芩、細辛、龍骨、赤芍,將這些藥材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乳汁調服,一天服用三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調整藥量。

2. 胎肥

一論胎肥。小兒生下。肥肉厚。遍身血色紅。滿月以後。漸漸羸瘦。目白。晴粉紅色。五心煩熱。大便難。時時生涎。當浴體。更別父母肥瘦。肥不可生瘦。瘦不可生肥。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描述的是「胎肥」的情況,也就是小孩出生後身體肥胖、皮膚上布滿鮮豔的紅色斑點或斑塊。到了一個月左右的時候,孩子會逐漸變得消瘦,眼睛裡的眼白和眼珠周圍的組織呈現淡粉色,並且有手腳發熱、排便困難以及口水不斷流出來等症狀。

如果孩子的父親或母親本身也是胖人,那麼這個孩子就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反之亦然,即如果父母都是瘦子,而孩子卻很胖,那也可能是因為其他原因所導致的。因此,在治療胎肥方面,首先要確認孩子的父母是否也有相似的問題,並進行適當的處理措施。此外,還可以通過洗澡等方式來幫助改善孩子的狀況。

3. 胎怯

一論胎怯。小兒面無精光。肌肉薄弱。大便白水。身無血色。時時哽氣多噦。目無精彩。宜以浴體法主之。

浴體法

天麻(末二錢),蠍梢(去毒),硃砂(各半錢),白礬,青黛(各二錢),烏蛇肉(三錢酒浸焙為末),麝香(一字)

上同研勻。每用三錢。水三碗。桃枝一握。並葉五七個同煎。至十沸。溫熱浴之。浴時勿浴背。

白話文:

嬰兒面色蒼白無光,肌肉瘦弱,大便稀薄,全身沒有血色,經常呼吸不順暢,打嗝,眼睛無神,可以用「浴體法」治療。

浴體法:將天麻、蠍尾(去毒)、硃砂、白礬、青黛、烏蛇肉(酒浸焙乾研磨成粉)、麝香混合研磨均勻,每次取三錢,加水三碗,與桃枝和桃葉五到七個一起煎煮,至水沸騰十次,待藥液溫熱後用來洗澡。洗澡時不要洗背部。

4. 胎黃

一論胎黃者。皆因乳母受熱而傳於胎也。兒生下遍體。面目皆黃。狀如黃金色。身上壯熱。大便不通。小便不利。如梔子汁。乳食不思。啼哭不止。宜用地黃湯主之。

地黃湯

生地黃,川芎,赤芍,當歸,天花粉,豬苓,澤瀉,赤茯苓,茵陳,甘草(各等分)

上銼。每服五錢。水煎。食前乳母服。並略滴些少與兒口中。

白話文:

關於胎黃症

胎黃症的病因,都是因為哺乳的母親體內有熱,傳染給了孩子。孩子出生後全身,包括臉部都發黃,顏色如同金黃色,身體發熱,大便不通,小便不順暢,尿液呈現梔子汁般的顏色,不願意吃奶,不停哭鬧。這時候應該用地黃湯治療。

地黃湯配方

生地黃、川芎、赤芍、當歸、天花粉、豬苓、澤瀉、赤茯苓、茵陳、甘草(各等份)

5. 胎驚

一論胎驚者。由孕婦調適乖常。飲食嗜欲。忿怒驚僕。母有所觸。胎必感之。或外挾風邪。有傷於胎。故子乘母氣。生下即病也。其候月內溫壯。番眼握拳。噤口咬牙。身腰強直。涎潮嘔吐。搐搦驚啼。腮縮囟開。或頰赤。或面青眼合。其有著噤撮口。亦此一種之所發也。視其眉間。

氣色紅赤鮮碧者。可治而活。若點青黑者。不治。虎口指紋曲入里者。可治。反出外者。不治。治宜解散風邪。利驚化痰順氣。青金丸主之。慎不可作慢驚而用溫藥也。

青金丸

人參,天麻(煨),白茯神(去皮木),白附子(炮),牛膽南星(各二錢),甘草(炙一錢半)青黛(一錢),硃砂(水飛半錢),麝香(一分)

白話文:

胎驚指的是胎兒在母體內受到驚嚇或外來因素影響而導致的疾病。孕婦如果情緒不穩,飲食不節,或受到驚嚇,胎兒也會受到影響。此外,外界的風寒入侵也會傷害胎兒,導致新生兒出生後就生病。胎驚的症狀包括:出生後身體溫熱,眼珠轉動,握拳緊握,嘴巴緊閉,牙齒咬緊,身體僵硬,流口水,嘔吐,抽搐,驚嚇哭鬧,臉頰縮進,頭頂囟門開張,臉頰發紅或發青,眼睛緊閉。如果孩子張嘴緊閉,也是胎驚的表現之一。觀察孩子的眉間,如果氣色紅潤鮮亮,則可以治療痊癒;如果氣色發青發黑,則無法治癒。觀察孩子的虎口,如果指紋彎曲向內,則可以治療;如果指紋反向外翻,則無法治癒。治療胎驚的方法是祛除風寒,安撫驚嚇,化痰順氣。青金丸是治療胎驚的主要藥物,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溫補的藥物來治療胎驚。青金丸的組成包括人參、天麻(煨)、白茯神(去皮木)、白附子(炮)、牛膽南星、甘草(炙)、青黛、硃砂、麝香。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用鉤藤、皂莢子煎湯研化。不拘時服。

白話文:

把上面的材料磨成粉末,再用煉製好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服用時可以用鉤藤和皂莢子煮湯將藥丸溶解後飲用,不限定時間。

6. 鎖肚

一論鎖肚者。由肚中受熱毒壅盛。大小便閉而不通。結於肛門。腹脹欲絕。急令婦人以溫水先漱了口。吸咂於兒前後心。並臍下手足心。共七處。凡三五次。漱口吸咂。取紅赤為度。須臾自通。不爾無生意。若有此症。知此可得再生。

白話文:

如果孩子出現「鎖肚」的情況,表示他的肚子受到熱毒阻塞,大、小便都無法排出,並且在肛門部位形成硬塊,腹部腫脅到快不能呼吸的程度。這時應該讓母親用溫水漱口,然後把口水吐到孩子的胸前和背後的心臟位置以及下腹部的手腳心等七個地方,重複這個動作三至五次,直到這些地方變得發紅為止。這樣做可以幫助排泄物順利通過,否則可能會危及生命。如果有這種病症,知道如何處理就能避免死亡,甚至有機會重新恢復健康。

7. 不乳

一論不乳者。謂初出胞胎而不吮乳也。嬰兒初出胎時。其聲未發。急以手拭其口。令惡血淨盡。不得下咽。即無他病。若拭口不全。惡穢入腹。則令腹滿氣短。不吮乳汁。或產母取冷過度。胎中受寒。致令兒腹痛也。宜用

茯苓丸

赤茯苓(去皮),川黃連(去毛),枳殼(去穰麵炒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一丸。乳汁化下。

白話文:

一論不乳者

這段文字論述的是新生兒不吸吮乳汁的情況。

意思是說,剛出生的小嬰兒,還沒發出聲音時,要趕緊用布巾擦拭他的嘴巴,讓胎中殘留的惡血全部清除乾淨,不要讓它嚥下去。只要沒有其他疾病,嬰兒就不會出現問題。如果擦拭不乾淨,惡血進入肚子裡,就會導致嬰兒腹脹氣短,不願意吸吮乳汁。

也有可能是產婦產後受涼過度,導致胎兒在肚子裡就受寒,因此出生後出現腹痛。

這時候,應該服用茯苓丸治療。

茯苓丸的配方是:

  • 赤茯苓(去皮),川黃連(去毛),枳殼(去瓤,用麵粉炒,三味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好的蜂蜜做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般。每次服用一丸,就能幫助嬰兒消化乳汁,順利吸收營養。

8. 撮口

一論撮口者。由胎氣挾熱。風邪入臍。流毒心脾之經。故令舌強唇青聚口。啼聲不出者。當視其齒齦之上有小泡子。如粟米狀。急以溫水蘸青熟棉布。裹手指。輕輕擦破。開口便安。如甚則用牛黃三分。竹瀝一蜆殼調勻。滴入口中。即愈。

白話文:

一論撮口者

這篇醫案講的是嬰兒撮口症。這病是由於胎兒時期帶來的熱氣,加上風寒侵入臍部,毒素侵犯心脾經脈所致。所以孩子會舌頭僵硬、嘴唇青紫、嘴巴緊閉、哭不出聲。

觀察孩子的牙齦上,會發現有像粟米一樣的小泡。這時要趕快用溫水浸濕青色的熟棉布,裹在手指上,輕輕地擦破小泡。破了之後,孩子就能張開嘴巴了。

如果病情嚴重,可以用牛黃三分、竹瀝一蜆殼調勻,滴到孩子嘴裡,就能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