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八 (13)

回本書目錄

卷八 (13)

1. 小兒五宜

一小兒分娩。初離母體。口有穢毒。啼聲未發。急用軟綿裹指。拭去口中惡汁。倘或不及。預煎甘草黃連濃汁灌之。待吐出惡沫。方與乳吃。或用好硃砂。水飛過。煉白蜜調和成膏。如小豆大。乳汁化服。三日內止進三粒。以除胎毒痘疹之患也。

一初生三五日。宜綁縛令臥。勿豎頭抱出。免致驚癇。

一乳與食。不宜一時混吃。使兒生疳癖痞積。

一兒衣宜用年老人舊裙舊褲。改作小兒衣衫。切不可制紵絲綾羅氈絨之類。與小兒穿。

一兒生四五個月。止與乳吃。六個月以後。方與稀粥哺之。周歲以前。切不可吃葷腥。並生冷之物。令兒多疾。若待二三歲後。臟腑稍壯。方與葷腥庶可。若到五歲後。食之尤嘉。

2. 洗兒法

凡初生兒洗浴。不可先斷臍帶。候洗了方斷。不致水濕傷臍。可免臍風臍瘡等症。浴兒調和湯水。須看冷熱得宜。不可久浴。久浴傷風寒。夏不可久浴。久浴則傷熱。浴時當護兒背。免邪風侵入。不使發熱成癇疾。用五根湯洗。以免瘡疥之患。

五根湯

桃根柳根梅根槐根桑根,加苦參白芷同煎。

上每味一兩。洗淨切碎。用水煮去渣。加豬膽汁一枚。候水溫洗。

3. 斷臍法

一小兒初生。洗訖斷臍。不可用刀割。以軟絹裹臍。或膈單衣咬斷。蓋臍不可太長。又不可太短。只取兒足掌長。如長引外風。則成臍風之患。短則傷臟內痛。面青啼呼。臍帶中有穢蟲。宜急撥去。不然入腹成疾。

4. 變蒸論

夫小兒初生。血氣未定。陰陽未和。臟腑未足。骨格未生。有變蒸之候。變者異常也。蒸者發熱也。所以變生五臟。蒸養六腑。須要變蒸多遍。則骨節臟腑。由是而全。胎毒亦因變而散。氣血方榮。性情有異。後來出痘亦輕可也。自生之日始。每三十二日一變。凡人有三百六十五骨。

除手足四十五碎骨外。止有三百二十骨。自生下骨而上。一日十骨。三十二䔾為一變。骨氣始全。一變生一臟。或一腑。十變則臟腑始足。每變輕則發熱微汗其狀似驚。重則壯熱。脈亂而數。或吐或汗。或煩啼燥渴。輕則五日解。重則八日解。凡小兒之病。無有不由變蒸而得也。

而不熱不驚。無他病候。是暗變者多矣。此受胎氣壯故也。凡變蒸。須看兒唇口。如上唇微腫。有如臥蠶。或有珠泡子者。是真變蒸之候也。此則決不可妄投針灸藥餌。若誤之。則為藥引入各經。症遂難識。而且纏綿不脫。反為藥之所害也。如或因傷食。因傷風。因驚嚇等項。

夾雜相值而發。令人疑惑。亦須守候兩三日。俟其病勢真的。是食則消食。是風則行痰。是驚則安神。隨症調治。或非變蒸。時而得傷寒時行瘟病。則口上無白泡。其診皆相似。惟耳及尻通熱。此為他病。可作余治。業幼科者。奚不詳究耶。

5. 初生雜症論

夫小兒初出腹。骨氣未斂。肌肉未成。猶尚是血。血凝則堅而成肌肉也。書云。如水上之泡。草頭之露。夫初生一臘之內。天地八風之邪。豈能速至。良由在胎之時。母失愛護。或勞動氣血相干。或坐臥飢飽相投。飲酒食肉。冷熱相制。恐怖驚撲。血脈相亂。蘊毒於內。損傷胎元。

而降生之後。故有胎熱胎寒。胎肥胎怯。胎驚胎黃諸症生焉。外因浴洗拭口。斷臍炙囟之不得法。或綁抱驚恐。乳哺寒溫之乖其宜。致令噤口臍風。鎖肚不乳等症病而起。此亦難治療。良可哀憫。小兒雜病諸方。悉陳於後。

胎熱,胎寒,胎肥,胎怯,胎黃,胎驚,鎖肚,不乳,臍風,撮口,噤風,客忤,不尿夜啼,中惡,天吊,鵝口,口瘡,重舌,木舌,弄舌,牙疳,吃泥土,丹毒,赤遊,喉痹,乳蛾,眼疾,耳疾,鼻瘡,頭瘡,臍瘡,蟲痛,尾骨痛,陰腫,疝氣,盤腸,氣痛,脫肛,遺尿,尿濁,便血,下淋,吐血,衄血,小便閉,大便閉,水腫,黃疸,汗症,解顱,鶴節,行遲,語遲,齒遲,諸遲,龜胸,龜背,滯頤,囟陷,囟填,手拳,腳拳,痘瘡,痳疹

6. 胎熱

一論小兒胎熱。因母孕時。食熱毒之物過多。令兒生下。身熱面赤眼閉。口中氣熱。焦啼燥渴。或大小便不通。法當漸次解熱。先令乳母服藥。兒服乳即解。決不可速效。以涼藥攻之。必致嘔吐而成大患也。慎之慎之。

釀乳方

生地黃(三錢),澤瀉(二錢半),豬苓(去黑皮),赤茯苓(去皮),天花粉(各一錢半),茵陳,甘草(各一錢)

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令乳母捏去宿乳。卻服藥。少頃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