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三 (29)
卷三 (29)
1. 呃逆
一論傷寒表證未解。心下有水氣。乾嘔咳逆。又治受寒喘嗽。宜以
小青龍湯
桂枝(八分),乾薑(八分),細辛(八分),半夏(二錢),芍藥(二錢),五味子(四分),麻黃(八分),甘草(八分),上銼。水煎服。
一論傷寒陽症呃逆。潮熱。小柴胡湯加生薑二片。竹茹四錢。橘皮二錢。
一論有傳經傷寒。誤用薑、桂等熱藥。助起痰火。而作呃逆者。用黃連解毒湯。(方見感冒)白虎湯。(方見傷寒)
一論因服攻病藥。致傷胃氣。下陷而元氣將離。以致胃氣共丹田之氣疲敝。或久病人而至於呃者。乃三焦元氣。與胃氣憊矣。乃危急之兆也。宜用
大補元湯
嫩黃耆(蜜水炒一錢半),揀參(去蘆一錢五分),白朮(炒二錢),懷山藥(一錢),廣陳皮(七分),石斛(七分),白豆蔻(研六分),沉香(二分),廣木香(三分),甘草(炙七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紅棗二枚。粳米一撮。水煎。不拘時溫服。
一論一切呃逆。用柿蒂燒存性為末。酒調服。立止。一方。每服用柿蒂七個。焙為末。用黃酒調下。
一齅法。治呃逆服藥無效者。用硫黃、乳香各等分為末。以酒煎。急令患人齅之。
一方。用雄黃二錢。酒一盞。煎七分。急令患人齅其熱氣。即止。
一灸呃逆法(見灸法)
一治噦逆欲死者。其肺脈弱者不治。用半夏、生薑各一兩。每服五錢。水煎服。
一治咳逆。連咳四五十聲者。用薑汁半合。蜜一匙。共煎令熟。溫服。如此三服瘥。
白話文:
呃逆
第一種情況:傷寒表證未解,心下有水氣,乾嘔咳嗽,或受寒引起喘嗽,宜用小青龍湯(桂枝、乾薑、細辛、半夏、芍藥、五味子、麻黃、甘草)。
第二種情況:傷寒陽證出現呃逆、潮熱,可用小柴胡湯加生薑、竹茹、橘皮。
第三種情況:患有傳經傷寒,誤服薑、桂等溫熱藥物,導致痰火上升而出現呃逆,可用黃連解毒湯或白虎湯。
第四種情況:服用攻邪藥物損傷胃氣,導致胃氣下陷,元氣將絕,胃氣與丹田之氣俱疲憊,或久病導致呃逆,這是三焦元氣與胃氣衰竭的危急徵兆,宜用大補元湯(嫩黃耆、黨參、白朮、山藥、陳皮、石斛、白豆蔻、沉香、木香、甘草),加生薑、紅棗、粳米同煎。
第五種情況:各種呃逆,可用柿蒂燒成灰末,用酒送服,即可止住。另一方是用焙乾的柿蒂研末,用黃酒送服。
第六種情況:呃逆服用藥物無效者,可用硫黃、乳香等分研末,用酒煎煮,讓患者聞其氣味。
第七種情況:用雄黃用酒煎煮,讓患者聞其熱氣,即可止住呃逆。
第八種情況:灸法治療呃逆(詳見灸法)。
第九種情況:呃逆危急欲死,但肺脈虛弱者不宜治療,可用半夏、生薑水煎服。
第十種情況:咳嗽呃逆,連續咳嗽四五十聲者,用薑汁、蜜煎服,如此三次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