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三 (2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8)

1. 呃逆

脈浮而緩者。易治。弦急。按之而不鼓者。難治。脈急。或促或微。皆可治。脈代者危。右關脈弦者。木乘土位。難治。發呃者。氣逆上衝而作聲也。一名呃逆。因氣逆奔急上行。作呃發聲。有數者不同。不可不辨。有胃虛膈熱者。宜桔皮竹茹湯。有胃虛寒者。宜丁香柿蒂湯。

有腎氣虛損。陰火上衝者。宜六味地黃丸。有中氣不足者。脈虛數。氣不相續而發呃者。宜補中益氣湯加生薑、炒黃柏以降虛火。或少加附子。服之立愈。有陽明內實。失下而發呃者。宜六一順氣湯下之。有渴而飲水太過。成水結胸而又發呃者。宜小陷胸湯。或用小青龍湯去麻黃。

加附子。治水寒相搏發呃。大妙。有傳經傷寒熱症。誤用薑、桂等藥料。助起火邪。痰火相搏而呃逆者。黃連解毒湯、白虎湯。及竹瀝之類治之。

一論呃逆。因吐利後。胃虛膈熱而呃逆者。

橘皮竹茹湯

陳皮(去白三分),人參(二錢),甘草(一錢炙),竹茹(一錢),柿蒂(一錢),丁香(五分)

上銼一劑。生薑五片。棗二枚。水煎。溫服。身熱發渴。加柴胡、黃芩。去丁香。

一論吐利後大病後。胃中虛寒。呃逆至七八聲相連。收氣不回者。難治。

丁香柿蒂湯

人參(二錢),白茯苓(二錢),陳皮(二錢),良薑(二錢),丁香(二錢),柿蒂(二錢),甘草(五分)

上銼。生薑五片。水煎服。

一論呃逆而無脈者。用

人參復脈湯

人參(二錢),白朮(一錢五分去蘆),麥門冬(去心二錢),白茯苓(去皮三錢),五味子(四分),陳皮(二錢),半夏(姜炒二錢),竹茹(四錢),甘草(八分)

上銼。生薑五片。水煎服。

一論人因飽食後得氣。發呃逆。連聲不止者。宜

順氣消滯湯

陳皮(二錢),半夏(姜炒二錢),白茯苓(去皮三錢),丁香(三分),柿蒂(二個),黃連(姜炒二分),神麯(炒二錢),香附(二錢),白朮(一錢五分),竹茹(四錢),甘草(八分)

上銼。生薑五片。水煎服。

一論腎氣虛損。虛火上衝而作呃逆者。(自臍下上衝直出於口者難治)六味地黃丸。(方見補益)依本方作湯。加柿蒂二個。沉香八分。木香一錢。砂仁八分。

一論中氣不足。脈虛微。氣不相接續而作呃逆者。宜補中益氣湯。(方見內傷)依本方加麥門冬二錢。五味子四分。黃柏酒炒三錢。少加附子六分制。

一論傷寒陽明內實失下。而作呃逆者。用六一順氣湯。(方見傷寒)

一論傷寒發熱而作呃逆者。用蔓荊子炒。不拘多少。水煎服。

一論傷寒發渴。而飲水太過。成水結胸而發呃者。用

小陷胸湯

黃連(三錢),半夏(姜炒二錢),栝蔞實(三錢)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服。

白話文:

呃逆

脈象浮緩的人,呃逆容易治療。脈象弦急,按下去感覺無力的,難以治療。脈象急促,或快或慢,或是微弱的,都可以治療。脈象呈現間歇性的,病情危險。右關脈弦急的,代表肝木克脾土,難以治療。

發生呃逆,是因氣向上衝而發出聲音,也叫做呃逆。因為氣逆亂,急速向上衝,發出呃呃的聲音。呃逆的原因有很多種,必須仔細分辨。

有因胃虛且胸膈有熱的,適合用桔皮竹茹湯治療。有因胃虛寒冷的,適合用丁香柿蒂湯治療。有因腎氣虛弱,虛火向上衝的,適合用六味地黃丸治療。有因中氣不足,脈象虛弱且快,氣息不連貫而發生呃逆的,適合用補中益氣湯,再加入生薑、炒過的黃柏來降虛火,或少量加入附子,服用後很快會好。有因陽明腑氣積滯,沒有排泄而發生呃逆的,適合用六一順氣湯來通便。有因口渴喝水過多,導致水邪結在胸部而發生呃逆的,適合用小陷胸湯。或是用小青龍湯去掉麻黃,加入附子,治療水寒相搏引發的呃逆,效果極佳。有因外感傷寒發熱,誤用薑、桂等溫熱藥物,導致火邪更加旺盛,痰火相搏而引發呃逆的,可用黃連解毒湯、白虎湯以及竹瀝等藥物治療。

一種說法,呃逆是因為嘔吐、腹瀉後,胃虛且胸膈有熱所引起的。

桔皮竹茹湯

陳皮(去掉白色的部分,三分),人參(二錢),甘草(一錢,炙過),竹茹(一錢),柿蒂(一錢),丁香(五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生薑五片,紅棗二枚,用水煎煮,溫服。如果有身熱口渴,加入柴胡、黃芩,去掉丁香。

一種說法,嘔吐腹瀉或大病之後,胃中虛寒,呃逆連續七八聲且氣息無法回順的,難以治療。

丁香柿蒂湯

人參(二錢),白茯苓(二錢),陳皮(二錢),良薑(二錢),丁香(二錢),柿蒂(二錢),甘草(五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生薑五片,用水煎煮服用。

一種說法,呃逆但摸不到脈象的,用以下藥方。

人參復脈湯

人參(二錢),白朮(一錢五分,去掉蘆頭),麥門冬(去掉心,二錢),白茯苓(去掉皮,三錢),五味子(四分),陳皮(二錢),半夏(用薑汁炒過,二錢),竹茹(四錢),甘草(八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生薑五片,用水煎煮服用。

一種說法,因吃太飽後氣不順,發生呃逆,連續不斷的,適合用以下藥方。

順氣消滯湯

陳皮(二錢),半夏(用薑汁炒過,二錢),白茯苓(去掉皮,三錢),丁香(三分),柿蒂(二個),黃連(用薑汁炒過,二分),神麯(炒過,二錢),香附(二錢),白朮(一錢五分),竹茹(四錢),甘草(八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生薑五片,用水煎煮服用。

一種說法,腎氣虛損,虛火向上衝而發生呃逆的。(呃逆之氣從肚臍下方往上衝,直衝出口腔的,難以治療)用六味地黃丸。(藥方在補益篇)照原方配製成湯劑,加入柿蒂二個,沉香八分,木香一錢,砂仁八分。

一種說法,中氣不足,脈象虛弱且輕微,氣息不連貫而發生呃逆的,適合用補中益氣湯。(藥方在內傷篇)照原方加入麥門冬二錢,五味子四分,黃柏用酒炒過三錢,少量加入制過的附子六分。

一種說法,外感傷寒,陽明腑氣積滯沒有排泄,而發生呃逆的,用六一順氣湯。(藥方在傷寒篇)

一種說法,外感傷寒發熱而發生呃逆的,用炒過的蔓荊子,不論多少,用水煎煮服用。

一種說法,外感傷寒發渴,因為喝水太多,導致水邪結在胸部而發生呃逆的,用以下藥方。

小陷胸湯

黃連(三錢),半夏(用薑汁炒過,二錢),栝蔞實(三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生薑三片,用水煎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