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八 (5)
卷八 (5)
1. 積癖
夫癖塊者。嬰兒飲食失調。三焦關格。以致停滯腸胃。不得宣通。初得為積。久則氣血與痰裹積。塞於腹脅。及瘧家縱飲生冷漿水。亦能成之。其症作痛。有時面黃肌瘦。倦怠無力。或生潮熱寒熱是也。治先除去寒熱。次用消堅散結。和脾益胃之劑理之。更用灸法貼藥。久之自然收效。
一論小兒腹中癖塊。發熱憎寒。口乾小便赤。或大便稀溏。或腹脹腫滿。或痰嗽喘熱。不思飲食。面黃肌瘦。四肢困倦等症。
淨府湯
柴胡(一錢),黃芩(八分),半夏(姜炒八分),人參(三分),白朮(去蘆炒八分),白茯苓(去皮二錢),豬苓(五分),澤瀉(二錢),三稜(煨七分),莪朮(煨七分),山楂肉(一錢),胡黃連(三分),甘草(三分)
白話文:
癖塊是嬰兒飲食不均衡,三焦不通暢,導致食物停留在腸胃,無法消化。一開始是積食,時間久了,氣血和痰液就會糾纏在一起,堵塞在腹部和脅肋處。如果患瘧疾的人大量飲用生冷食物,也會導致癖塊。症狀包括疼痛、面色發黃、肌膚消瘦、倦怠無力、發熱或寒熱交替。治療方法首先要消除寒熱,其次使用消堅散等藥物來消散癖塊,同時還要調理脾胃。另外也可以用灸法和貼藥治療,時間久了自然就會好轉。
也有人說小兒腹中癖塊會出現發熱怕冷、口乾舌燥、小便赤紅、大便稀溏、腹脹腫滿、痰咳喘熱、不思飲食、面色發黃、肌膚消瘦、四肢困倦等症狀。
可以用淨府湯治療,包含柴胡、黃芩、半夏(用薑炒)、人參、白朮(去蘆根炒)、茯苓(去皮)、豬苓、澤瀉、三稜(煨)、莪朮(煨)、山楂肉、胡黃連、甘草。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溫服。
一論小兒癖積。日久不消。元氣虛弱。脾胃虧損。肌肉消削。肚大青筋。發熱口乾。肚腹脹滿。
抑肝扶脾散
人參(五分),白朮(六分),茯苓(八分),陳皮(六分),青皮(殭蠶炒六分),龍膽草(酒洗八分),白芥子(炒八分),柴胡(三分),山楂(八分),神麯(炒六分),黃連(姜炒一錢),胡黃連(三分),甘草(三分)
白話文:
先煎一劑藥,加入生薑三片、紅棗兩顆,用水煎煮,溫熱服下。
這是一則治療小兒積食的方劑,適用於長期積食不消,元氣虛弱、脾胃虧損、肌肉消瘦、肚子鼓脹、筋脈突出、發熱口乾、腹脹等症狀。
方劑名為「抑肝扶脾散」,由人參、白朮、茯苓、陳皮、青皮、龍膽草、白芥子、柴胡、山楂、神曲、黃連、胡黃連、甘草等藥材組成。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溫服。
黃龍丸,扶溝劉小亭傳。
雄黃(一錢半),蜈蚣(兩條砂鍋內炒去頭足),蘆薈(三分),阿魏(三分),牛黃(一分),天竺黃(三分)
上為末。化黃蠟一兩為丸。如綠豆大。先服七丸則熱退。次服九丸則塊消。三服十一丸則病根除。每用黃蠟煎雞子清入藥。用黃酒下。
白話文:
取藥材一劑,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用清水煎煮,溫熱服用。黃龍丸,是扶溝劉小亭傳下來的方子。藥材包括雄黃一錢半、蜈蚣兩條(砂鍋中炒去頭足)、蘆薈三分、阿魏三分、牛黃一分、天竺黃三分。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黃蠟一兩化成丸,大小如綠豆。先服用七丸,熱症退去;接著服用九丸,腫塊消散;再服用十一丸,病根徹底消除。每次用黃蠟煎雞蛋清入藥,用黃酒送服。
肥兒丸(方見諸疳),治癖疾如神。
一專貼癖積氣塊。身體發熱。口內生疳。此藥用狗皮攤貼患處。每個重七錢。貼三日止熱。七日覺腹微痛。十日大便下膿血為驗。大有神效。忌生冷腥膩發物百日。
神仙化癖膏
真香油(二斤四兩),秦艽(五錢),三稜(五錢),黃丹(一斤二兩水飛過炒紫色),黃柏(五錢)穿山甲(十四片),當歸(三錢),莪朮(五錢),全蠍(十四個),大黃(三錢),蜈蚣(五錢),木鱉子(七個)
白話文:
肥兒丸
(方見諸疳)
此方可治療癖疾,效果如同神明。
使用方法:
專治癖積氣塊,身體發熱,口內生疳。將此藥製成膏藥,貼於患處。每張藥膏重七錢。貼敷三日後,熱症可止。七日後,會感覺腹部微微作痛。十日後,大便排出膿血,此為藥效顯現。效果十分神奇。
禁忌事項:
忌食生冷、腥膩、發物,需禁食百日。
神仙化癖膏
配方:
- 真香油(二斤四兩)
- 秦艽(五錢)
- 三稜(五錢)
- 黃丹(一斤二兩,水飛過後炒至紫色)
- 黃柏(五錢)
- 穿山甲(十四片)
- 當歸(三錢)
- 莪朮(五錢)
- 全蠍(十四個)
- 大黃(三錢)
- 蜈蚣(五錢)
- 木鱉子(七個)
上將藥入油內。煎黃色為度。濾去渣。搗爛待用。油冷時。下黃丹。用文武火熬。槐柳條不住手攪。出黑煙氣。滴水成珠。手試軟硬。方可離火。次下五味細藥。併入搗爛粗渣於內。
真阿魏(二兩),乳香(五錢),沒藥(五錢),麝(一錢),皮硝(三錢風化為末)
調勻。以瓷器內盛之。如用。坐水中熔開。不可火上化。如有馬刀癧子瘡。加琥珀一兩在內。無有不效驗者也。
將軍百戰百勝膏,貼癖如神。
大黃,白芷(各二兩),三稜,莪朮(各一兩),木鱉子(十個),蜈蚣(十條),穿山甲(十五片),巴豆(一百五十粒),蓖麻子(一百五十個),梔子(五個),黃連(五錢),槐柳條(三百寸)香油二斤。入藥。熬黑色。去渣濾淨。再加黃丹一斤。熬。點水成珠。再加血竭五錢。
白話文:
將軍百戰百勝膏製作方法:
第一步:藥油熬製
- 將藥材放入油中,煎至黃色為止。
- 濾去藥渣,將藥渣搗爛備用。
- 待油冷卻後,加入黃丹,用文武火慢慢熬製。
- 不斷用槐柳條攪拌,直至冒出黑煙,滴水成珠,手摸油膏感覺軟硬適中,即可離火。
第二步:添加五味細藥
- 加入五味細藥,並將之前搗爛的藥渣一起放入油膏中。
第三步:添加香料
- 將真阿魏(二兩)、乳香(五錢)、沒藥(五錢)、麝香(一錢)、皮硝(三錢,風化成末)混合均勻。
- 將混合後的香料裝入瓷器中。使用時,將瓷器放入水中融化,不可用火直接加熱。
第四步:添加琥珀(針對馬刀癧子瘡)
- 若治療馬刀癧子瘡,可額外加入琥珀一兩。
第五步:將軍百戰百勝膏主膏製作
- 將大黃、白芷(各二兩)、三稜、莪朮(各一兩)、木鱉子(十個)、蜈蚣(十條)、穿山甲(十五片)、巴豆(一百五十粒)、蓖麻子(一百五十個)、梔子(五個)、黃連(五錢)、槐柳條(三百寸)放入香油二斤中。
- 熬製至黑色,去除渣滓,過濾乾淨。
- 再加入黃丹一斤,繼續熬製,直至滴水成珠。
- 最後加入血竭五錢。
功效:
將軍百戰百勝膏可以貼治各種癖症,效果如同神效。
蘆薈五錢。天竺黃五錢。輕粉五錢。阿魏五錢。麝香五分。黃連二錢。硼砂二錢。為末。下油為妙。
一治小兒發熱癖疾之甚。及眼蒙方。
明目化癖丹
牛黃(一分),片腦(一分),熊膽(一分),麝香(三釐),乳香(三釐)
上共為細末。先將乳汁於銅勺內。炭火上滾黃色。下前藥。急取出攪勻。於油單紙上。丸如米粒大。男左女右。臥時點入大眼角內。閤眼自化。頭上汗出至胸前。第二丸汗至臍上。第三丸汗至臍下。再點二三丸。腹痛下膿血。自愈。妙不可言。
白話文:
蘆薈、天竺黃、輕粉、阿魏各五錢,麝香五分,黃連、硼砂各二錢,研磨成粉末,加點油效果最佳,可以用來治療小兒發熱、脾胃積熱,以及眼睛蒙翳等症狀。
另外,牛黃、片腦、熊膽各一分,麝香、乳香各三釐,研磨成細粉。將乳汁倒入銅勺中,放在炭火上煮沸至呈黃色,然後加入藥粉,迅速攪拌均勻,放在油紙上,搓成米粒大小的丸子。男性左側,女性右側,睡覺時點入眼角內,閉眼自行融化。藥力直達頭部,汗液流至胸前,再服用第二丸,汗液流至肚臍上方,第三丸汗液流至肚臍下方,之後再服用兩到三丸,腹痛消退,排出膿血,即可痊癒。療效神奇,不可思議。
化癖金丹,內閣秘傳。
蟾酥(水泡),黃蠟(各二錢),羚羊角,牛黃(各五分),麝香(三分),巴豆肉(一錢),硇砂,冰片(各二分)
上為末。丸如菜子大。每用一粒。用扁頭針在患處刺破皮入之。用膏藥貼上。一伏時揭起。其癖化膿血出盡。服調理脾胃之藥而愈。
一論小兒患癖。年深不愈。諸醫以攻克殺伐之劑。屢投不愈。以致元氣耗憊。脾胃損傷。血氣乾涸。肢體羸瘦。面色痿黃。肚大青筋。身熱自汗。喘急氣促。泄瀉腹脹浮腫。不思飲食。遂以補中益氣湯久服而愈。
白話文:
化癖金丹是內閣的祕密配方,由以下幾個成分組成: 水泡中的蟾蜍心 (兩錢), 黃蠟 (兩錢), 羚羊角和牛黃(各五分), 麝香 (三分), 巴豆肉 (一錢), 硇砂 和 冰片 (各二分). 將這些材料研磨爲粉末,並製成像蔬菜種子大小的藥丸. 使用時,在患病部位使用扁頭針打破皮膚並放入一顆藥丸, 之後貼上膏藥. 在一個伏天後揭開膏藥, 腫塊會變成膿液或血液排出體外. 接著服用調理脾胃的藥物即可治癒.
另一種情況是小孩患有腫塊多年未癒合, 各種醫生都嘗試過各種攻擊性的治療方法但都沒有效果, 導致孩子的身體虛弱、脾胃受損、氣血枯竭、肢體消瘦、臉色萎黃、腹部脹大且有藍色血管、發熱出汗、呼吸困難、腹瀉腹脹水腫等症狀. 最終通過長期服用補中益氣湯得以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