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傳真》~ 修養宜寶精寶氣寶神第三 (1)
修養宜寶精寶氣寶神第三 (1)
1. 修養宜寶精寶氣寶神第三
高氏云:吾人一身所恃,精、氣、神具足,足則形生,失則形死,故修養之術保全三者,可以延年,是以謂之三寶。夫人一身一家之事應接無窮,心役形勞,不知稍節,恃年力之壯,任意不以為困,何知衰憊之因,死亡之速,由此而致,令人形槁體枯,專求草根木葉之藥物以活吾命,寧足恃哉。
故當於每日起居逐時戒謹,乘間照常行動,則身無過損,而氣可日充,精可日蓄,神可日養,疾可自此卻,年可自此延矣。
白話文:
高氏說:我們人一生所依靠的,是精、氣、神三者俱足,三者俱足,形體才能生長;三者缺失,形體就會死亡。所以,修養的秘訣在於保全這三者,才能延年益壽,因此稱之為三寶。
人一生要應付家庭和社會上的無數事務,心力交瘁,身體勞累,卻不知節制,只憑藉年輕力壯,肆意妄為,毫不覺得疲憊。殊不知,衰老和死亡的根源,正是由此而來。這會讓人形體消瘦,骨骼枯竭,只求草藥樹葉來維持性命,怎能靠得住呢?
因此,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每時每刻都謹慎小心,在空閒時間照常活動,這樣身體就不會受損,氣血可以日益充盈,精氣可以日益積蓄,精神可以日益滋養,疾病自然遠離,壽命自然延長。
2. 總論精氣神
精者,滋於身者也;氣者,運於身者也;神者,主宰一身者也。如耳目手足之能運者,氣也,使之因事而運者,神也;運之或健或倦者,精也。
耳乃精竅,目乃神竅,口鼻乃氣竅。故耳之閉塞,精病可知;目之昏蒙,神病可知;口之吼喘,氣病可知。
元精,乃先天真精,非交媾之精。元氣,乃虛無空氣,非呼吸之氣。元神,乃本來靈神,非思慮之神。所謂元精、元氣、元神,由未生出胎以前而具,俱先天也。所謂交媾之精、呼吸之氣、思慮之神,乃既生出胎之後而用,俱後天也。
人身精實則氣充,氣充則神旺,此相因而永其生者也。精虛則氣竭,氣竭則神逝,此相因而速其死者也。
白話文:
精是滋養身體的;氣是在身體內運行的;神是主宰全身的。比如耳朵、眼睛、手和腳之所以能夠活動,靠的是氣;使它們根據情況活動的是神;活動時或有力或疲倦的是因為精。
耳朵是精的孔竅,眼睛是神的孔竅,嘴巴和鼻子是氣的孔竅。所以耳朵堵塞了,就知道是精出了問題;眼睛模糊了,就知道是神出了問題;嘴裡喘息粗重,就知道是氣出了問題。
元精是指先天的真正精華,不是指男女交合時的精液。元氣是指虛無的空氣,不是指呼吸的空氣。元神是指本來的靈明之神,不是指思考時的精神。所謂的元精、元氣、元神,是在人還沒有出生之前就具有的,都是先天的。所謂的男女交合時的精液、呼吸的空氣、思考時的精神,是在人出生之後才使用的,都是後天的。
人的身體如果精充足,那麼氣就充沛;氣充沛,神就旺盛,這樣就能延長生命。相反,如果精虧虛,氣就會枯竭;氣枯竭,神就會消逝,這樣就會加速死亡。
孫思邈云:怒甚偏傷氣,思多太損神,神疲精漸敝,形弱病相縈。
太益曰:存神可以固元氣,令病不生。若終日撓混,則神馳於外,氣散於內,營衛昏亂,眾疾相攻矣。
又曰:神能使耳目手足視聽持行,氣即隨而運之,故寧神即養氣保精也。人之身如國。神如君,君良則國治;氣如民,民聚則國強,精如財,財蓄則國富。
白話文:
孫思邈云:怒甚偏傷氣,思多太損神,神疲精漸敝,形弱病相縈。
孫思邈說:過度生氣會傷氣,過度思考會傷神,神疲乏力,精氣逐漸衰竭,身體虛弱,疾病就會纏身。
太益曰:存神可以固元氣,令病不生。若終日撓混,則神馳於外,氣散於內,營衛昏亂,眾疾相攻矣。
太益說:專注精神可以固本元氣,避免生病。如果整天心神不寧,精神渙散,則心神迷失在外,氣息渙散在內,營氣衛氣混亂,各種疾病就會接踵而至。
又曰:神能使耳目手足視聽持行,氣即隨而運之,故寧神即養氣保精也。人之身如國。神如君,君良則國治;氣如民,民聚則國強,精如財,財蓄則國富。
太益又說:心神可以支配耳目手足,使之聽覺視覺行動,氣息隨著心神運作。因此,安定心神就是養護氣息和精氣。人的身體就像一個國家,心神如同君主,君主賢明則國家安定;氣息如同百姓,百姓眾多則國家強盛;精氣如同財富,財富積累則國家富裕。
3. 精
人身液化為血,血化為精,精化為髓。如飲食水穀入胃,由脾磨化成液,生血以充精。故必借穀氣以培後天之精,人乃得生也。
精者,神倚之如魚倚水,蓋魚借水養,神借精滋也。又,精者,氣托之如霧托淵,蓋淵淺則霧薄,精衰則氣弱也。
後天之精,以至陰之液,本於各臟之生化,不過藏之於腎,原非獨出於腎也。
無搖爾精,乃可長生。無搖者,守之固也。人肝精不固,目眩無光,肺精不固,皮肉消瘦;腎精不固,神氣減散;脾精不固,齒髮衰白。疾病隨生,死亡將至,哀哉。
心牽於事,火動於中;心火既動,真精必搖。
《參贊書》曰:人至中年以後,陽氣漸弱。覺陽事猶盛而常舉,必慎而抑之,不可縱情過度。一度不泄,一度火滅,一度火滅,一度添油。若不強制,則是膏火將殘,更去其油。故《經》語云:急守精室勿妄泄,閉而寶之可長活。
凡房室之事,火隨欲起,煽動精室,雖不泄而精漸離位,若將出而復忍之,則精停蓄,必化膿血成毒。
白話文:
人體的津液轉化為血液,血液再轉化為精液,精液進一步轉化為骨髓。就像飲食進入胃部,經過脾臟的消化轉化為液體,生成血液供應給精液。因此,必須藉助食物的營養來滋養後天的精液,人才能生存。
精液好比是靈魂依附的水,就像魚需要水來養生,靈魂需要精液來滋養。此外,精液又好比是氣息依附的深淵,深淵淺薄則霧氣淡薄,同理,精液衰弱則會導致氣息變弱。
後天的精液,源自各臟器的生成和轉化,主要儲存在腎臟中,但並非只有腎臟產生精液。
保持精液不動搖,才能長壽。這裡的「不動搖」指的是要堅守住精液,不要輕易放任它流失。若肝臟的精液不夠堅固,眼睛會失去光澤;若肺臟的精液不夠堅固,皮膚和肌肉會變得消瘦;若腎臟的精液不夠堅固,精神和氣息會減退;若脾臟的精液不夠堅固,牙齒和頭髮會變白。這樣一來,疾病就會隨之產生,死亡也會接踵而至,實在令人悲傷。
當心被事情牽掛,內心的火氣就會被激起;一旦心火被激發,真正的精液就會開始搖晃。
《參贊書》中提到:人到了中年以後,陽氣逐漸減弱。如果感覺到性慾還很旺盛並且經常出現,必須謹慎地抑制它,避免放任自己過度滿足。每次控制不讓性行為發生,就等於熄滅了一次火苗,每一次熄滅火苗,就等於添加一次油。如果不加以控制,那麼就像燃燒的蠟燭油料將盡,反而再添加油料一樣。所以,《經》中有言:嚴守精室,不要隨意洩露,關閉它並將其視為寶藏,這樣才能長久地活下去。
對於房事,火氣隨著慾望而升起,刺激精液所在的部位,即使沒有實際放任,精液也會逐漸離開原有的位置。若精液似乎要流出但又忍住不讓它流出,則精液會在體內積聚,最終會化為膿血成為毒素。
4. 氣
氣有稟於天地者,有受於父母者,稟天地之氣謂之真氣,受父母之氣謂之凡氣。
真氣者,人才成胎,便稟天地之氣,與人身之氣以類感類,合化以成人身。氣有清濁厚薄,人因之有強弱剛柔。
凡氣者,人初受形,因父精母血蘊結而成胎,自有溫暖之氣,至十月氣足,然後降生。一點凡氣,藏於下丹田氣穴,一身之氣,呼吸皆出於此。
先天元氣為陽氣,後天穀氣為陰氣。常使元氣內運,陽氣若壯,則陰氣自消,陽壯陰衰,百病不生。
簡菴曰:人若貪睡,則神離於氣,氣無所主,奔潰四溢。
食氣勝元氣者多肥,故人肥甚者多不壽。人借水穀之氣以養身。水穀之清氣,行於脈中者,為營氣,水穀之濁氣,行於脈外者,為衛氣。營氣利關節,衛氣充皮膚。
白話文:
人體的氣,一部分來自天地,一部分來自父母。來自天地稱為真氣,來自父母稱為凡氣。真氣在人體成形時就已存在,與人體本身的氣相感應,共同形成完整的人體。真氣的品質有清濁厚薄之分,影響著人的體質強弱。凡氣則是在受精卵形成時,由父母精血蘊結而生,十月懷胎,凡氣逐漸充足,嬰兒出生後,這點凡氣就儲存在下丹田的氣穴中,成為人體呼吸的根本。先天元氣屬陽氣,後天飲食所化的氣屬陰氣。常使元氣運行,陽氣充足,陰氣自然消退,就能保持健康,避免疾病。
簡菴說,人若貪睡,神志離於氣,氣失去主宰,就會散失無形。如果飲食所化的氣比先天元氣更強,就會導致肥胖,肥胖之人通常壽命不長。人體藉由飲食所化的氣來維持生命。飲食中的清氣運行於脈絡中,稱為營氣,濁氣則運行於脈絡外,稱為衛氣。營氣滋養關節,衛氣充盈皮膚。
5. 神
神者,人之未生,父母媾精,其兆始見一點,初凝一念是也。始見一點,即所以成形,初交一念,即所以生神。
神為氣之子,如有氣以成形,乃有神之知覺運動。指始有身而言也。
神為氣之帥,如神行即氣行,神住即氣住。指既有身而言也。
神靜則心和,神躁則心蕩,心蕩則形傷。欲全其形,先在理神,恬和養神以安於內,清虛棲心不誘於外。
《代疑編》云:身如屋,神如主人,主人亡,則屋無與守,曠而將傾矣。身如舟,神如舟子,舟子去,則舟不能行,空而隨敝矣。世人忙忙碌碌,只奉養肉身,而關係至重之神反撇卻不顧,猶之舍舟子而操舟,棄主人而奉屋,豈不危哉。
白話文:
神,指的是人在未出生前,由父母交合產生的精氣開始凝聚的那一刻,初次萌生的意念。這一刻的意念,是形體形成的基礎;初次的交合意念,則是靈魂誕生的基礎。
神,是氣的產物。如果有氣體形成身體,就會有神靈的感知和活動。這是描述從有身體的角度來看。
神,是氣的領導者。如同神靈動轉,氣體也會動轉;神靈停留,氣體也會停止。這是描述已經有身體的情況。
當神靈平靜時,心態就和諧;當神靈躁動時,心態就會搖擺不定,心態搖擺不定,身體也會受到傷害。為了保全身體,首先要管理好神靈。要保持心態的寧靜與平和,養育神靈,使其安靜地待在內心,清淨虛無的心境,不被外界的誘惑所影響。
《代疑編》中提到:身體可以比作房子,神靈可以比作房主。如果房主失蹤,房子沒有保護,會變得荒廢,可能倒塌。身體可以比作船隻,神靈可以比作船長。如果船長離開,船就不能航行,會變得空虛且容易破損。現代人忙忙碌碌,只注重身體的養護,卻忽略了神靈的重要性,就好比捨棄船長而去操控船隻,放棄房主而去照顧房子,這種做法豈不是非常危險嗎?
昔康仲俊年八十六,極強壯,自言少時讀《千字文》即有所解悟,謂「心動神疲」四字也。平生遇事知謹節,不久勞心疲神,故老而不衰。
白話文:
從前有個康仲俊,他八十六歲時仍然非常強壯。他說自己年輕時讀《千字文》就有了體會,特別是對「心動神疲」這四個字。一生中遇到事情都知道要節制,不讓自己長時間勞累心神,所以到了老年身體還不衰弱。
6. 全神語
彌格居士曰:神者,心之運用,宜急治心以全神。
《覺世真言》曰:通天達地,出化入神,只是一個心。動中茫茫,不知此心久不在腔子里。故治心者要先知收心。
又曰:心乃一身之主,主人要時時在家,一不在家,則家人無管束,必散亂矣,故心不內守則氣自散,神自亂,精自耗。
《覓玄語錄》云:所謂思慮者,亂想耳。只是將已往未來之事,終日牽念。故知事未嘗累人心,乃人心自累於事,不肯放耳。
又曰:世人終日營擾,精神困憊,夜間一睡,一點靈明又為後天濁氣所掩,安得復有澄定之時。
龍舒居士曰:世人一生,父母妻子、屋宅田園、牛羊車馬,以至微細等物,無非己之所有,舉眼動步,莫不顧戀。且如紙窗雖微,被人扯破,猶有怒心;一針雖小,被人將去,猶有吝意。一宿在外,已念其家;一僕未歸,已憂其失。種種事物,無不掛懷。一旦大限到來,盡皆拋棄,雖我此身亦棄物也,況身外者乎。靜言思之,恍然可悟,一場幻夢。
白話文:
彌格居士曰:神者,心之運用,宜急治心以全神。
彌格居士說:神,就是心運作的結果,所以應該要急切地修煉心性,才能保持精神完整。
《覺世真言》曰:通天達地,出化入神,只是一個心。動中茫茫,不知此心久不在腔子里。故治心者要先知收心。
《覺世真言》說:通天達地,變化無窮,最後歸於神,這一切都是由心所生。在紛繁複雜的世間,人們往往迷失了自己,不知覺中,心已不再專注於內,而是飄蕩在外。所以修煉心性,首先要學會收攝心神。
又曰:心乃一身之主,主人要時時在家,一不在家,則家人無管束,必散亂矣,故心不內守則氣自散,神自亂,精自耗。
《覺世真言》又說:心是身體的主宰,就如同家主一般。家主如果經常不在家,家人便會失去管束而散亂不堪。同樣地,如果心不能收攝於內,則氣息會散失,精神會混亂,精氣神也會耗損。
《覓玄語錄》云:所謂思慮者,亂想耳。只是將已往未來之事,終日牽念。故知事未嘗累人心,乃人心自累於事,不肯放耳。
《覓玄語錄》說:所謂思慮,其實就是胡思亂想。人們總是在不斷地回顧過去,擔心未來,終日為這些事而煩惱。其實,事情本身並不會累人心,而是人心自己執著於事物,放不下,才會感到疲憊。
又曰:世人終日營擾,精神困憊,夜間一睡,一點靈明又為後天濁氣所掩,安得復有澄定之時。
《覓玄語錄》又說:世人整天為生活奔波,精神疲憊不堪。到了晚上睡覺時,那一絲清明的靈性又被後天濁氣所遮蔽,哪裡還有機會保持心神安寧呢?
龍舒居士曰:世人一生,父母妻子、屋宅田園、牛羊車馬,以至微細等物,無非己之所有,舉眼動步,莫不顧戀。且如紙窗雖微,被人扯破,猶有怒心;一針雖小,被人將去,猶有吝意。一宿在外,已念其家;一僕未歸,已憂其失。種種事物,無不掛懷。一旦大限到來,盡皆拋棄,雖我此身亦棄物也,況身外者乎。靜言思之,恍然可悟,一場幻夢。
龍舒居士說:人的一生,從父母妻子、房屋田地、牛羊車馬,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物件,都認為是自己的財物。舉目四顧,無不留戀。即使是一張薄薄的紙窗被撕破,也會感到憤怒;一根小小的針被拿走,也會感到吝嗇。在外過夜,就掛念家裡;僕人外出未歸,就擔心他會出事。種種瑣事,無不牽掛在心。然而,一旦生命走到盡頭,這些東西都將被拋棄,甚至連我們自己的身體也要成為棄物,又何況那些身外之物呢?靜下心來思考一下,就會恍然大悟,原來這一切都是一場虛幻的夢境。
《呂涇野語》曰:人生順逆得失,即盈虛消息之理,乃造化所司,非人所得而主之者。然造化能苦我以境,不能苦我之心,是隻厄其半也:若境苦而我心亦緣境俱苦,謂之全厄。明明厄可減半,我自願受其全,豈非癡漢。
《虛齋語錄》曰:仰觀宇宙之廣大,俯察身世之微渺,內視七情貪戀之虛想,外睹六親眷屬之幻緣,如一浮萍泛於巨海,一漚泡消於大江,此何庸著意安排。倘昔自纏綿,徒以困憊終其身,此之謂人繭。
又曰:世宙一大戲場。離合悲歡要看假些,功名富貴要看淡些,顛連困苦要看平常些,時勢熱鬧要看冷落些。若認真,當順境則心蕩氣揚,當逆境則情傷魄喪,到得鑼鼓一歇,酒闌人散,漏盡鐘鳴,眾角色一齊下場,那時誰苦誰樂。
白話文:
呂涇野語:
《呂涇野語》說道:人生的順境逆境,得失成敗,都是盈虛消長、天道運行的道理,是造化所主宰的,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然而,造化雖然能用外在環境來折磨我們,卻無法折磨我們的內心,這只算是厄運的一半:如果環境使我們痛苦,而我們的心也隨著環境一起痛苦,那就叫做全面的厄運。明明厄運可以減半,我們卻自願承受全部,豈不是愚蠢之人。
虛齋語錄:
《虛齋語錄》說道:仰望浩瀚宇宙,俯瞰自身渺小,內視七情六慾的虛幻妄想,外觀六親眷屬的虛幻緣分,就像一葉浮萍飄蕩在巨海之中,一個泡沫消散在大江之中,這有什麼值得我們費心安排呢?如果執迷不悟,徒勞地糾纏於這些事物,最終只會身心疲憊,這就是所謂的人繭。
又說:世間如同一個巨大的戲台。離別聚合、悲歡離合要看淡些,功名富貴要看淡些,顛沛流離、困苦艱難要看平常些,熱鬧的時勢要看冷落些。如果認真計較,在順境時就會心浮氣躁,在逆境時就會悲傷絕望,等到戲曲結束,酒宴散場,鐘聲敲響,所有的角色都退場了,那時誰苦誰樂呢?
《覓玄語錄》云:學治心者,必須萬慮俱忘,一心清靜。問曰:如何得心清?曰:誰令爾濁。問曰:如何得心靜?曰:誰令爾動。凡人起一切事,本由自心,止一切事,亦由自心。如耳不聞非禮之聲,聲自不擾汝耳;目不視非禮之色,色自不侵汝目。作如是想,自然清靜矣。
又問曰:決烈之士,於身心世事兩境界,他能覷破,用慧劍斬群魔,自是入道大器,下士為名利纏縛,為嗜欲纏縛,安能一旦了達解脫?曰:不怕念起,惟怕覺遲,覺來則念止,此妙訣也。每於一念妄生,覺時急止之,自此以一覺止一念,久久純熟,自然無念有覺。心譬如鏡,鏡常磨則塵垢不沾,光彩常現。
白話文:
《覓玄語錄》說,想要修煉心性,就必須摒除一切雜念,保持心靈清淨。有人問:要如何才能讓心清淨呢?答曰:誰讓你心濁?又問:要如何才能讓心靜止呢?答曰:誰讓你心動?凡人所有行為,皆源於自身的心念,停止一切行為,也同樣源於自身的心念。就像耳朵不聽不該聽的聲音,聲音自然不會擾亂你的耳朵;眼睛不看不该看的景象,景象自然不会侵犯你的眼睛。如此思維,自然就能清淨。
又有人問:意志堅定的人,能夠看破身心和世間的种种境界,用智慧之剑斩杀群魔,自然是大器晚成之人。而那些庸俗之辈,被名利、欲望所束缚,怎么能够一下子就明白道理、获得解脱呢?答曰:不怕念头产生,只怕覺悟太迟。一旦覺悟,念头自然停止,这就是妙诀。每當一个妄念產生,就要及时觉察并停止它。这样,用觉察來止息念头,久而久之,自然就能做到无念而觉。心就像一面镜子,镜子经常擦拭,就不会沾染尘埃,光彩就会永远显现。
只此覺止二字,是入清靜境界的道路。
又曰:治心者時時內觀此心,即謂之覺,一切煩邪亂想,隨覺即除。
又曰:觸事之心,未能不動,但須如谷應聲,即應即止,如鏡照物,物來則照,物去不留。
《心傳》曰:將躁而止之以寧,將邪而閒之以正,將求而抑之以舍。於此習久,則物冥於外,神安於內,不求靜而心自靜矣。
又曰:人居塵世,難免營求,雖有營求之事,而無得失之心,故有得無得,心常安泰。
《呂涇野語》曰:人心最苦處,是此心沾滯,縱自知得,不能割斷。故古有詔人歌曰:夜結於夢,晝馳於想,起滅萬端,盡屬虛妄,一劍把持,群魔消喪。
白話文:
只有「覺止」兩個字,是進入清淨境界的途徑。
也有人說:修心的人應該時時刻刻觀察自己的內心,這就叫做「覺」,所有煩惱、邪念和雜念,只要覺察到,就能立刻消除。
也有人說:面對事情的時候,心難免會被觸動,但只要像山谷回應聲音一樣,有反應就馬上停止,就像鏡子照物,東西來了就照,東西走了就不留。
《心傳》說:將躁動的心用平靜來止住,將邪念用正念來消除,將貪求的心用捨棄來抑制。長期練習,就能做到外物冥冥於外,精神安寧於內,不刻意追求靜心,心自然就靜了。
也有人說:人生活在塵世,難免會有追求,雖然有追求的事情,卻沒有得失之心,所以無論得到或失去,心都能保持安泰。
《呂涇野語》說:人心最痛苦的地方,就是心被牽絆住,即使自己知道,也無法割捨。所以古時候有詔人唱的歌說:晚上纏繞在夢境裡,白天奔馳在思緒中,起滅萬端,全都是虛妄,只要持有一把劍,就能消除一切邪魔。
《虛齋語錄》曰:人生只忙迫一場,苦惱至死,豈不可哀。《詩》云:今此不樂,逝者其耋。苦惱者,當自去尋樂一番。蓋人固不可不知虛生之憂,亦不可不知有生之樂;不可不行步步求生之事,尤不可不存時時可死之心。
宋白公曰:煩惱乃伐命之斧斤,人當於難制處用功。古人有除煩惱歌云:百年偶寄,何苦煩惱,天地缺陷,人生皆有,生初墜地,哭聲一吼,身落塵劫,煩惱居首。煩字從火,內焚外燎,臟腑焦燥,形貌枯槁,精因之搖,神因之擾,氣因之喪,壽因之夭。人固明知,煩惱自討,氣性之偏,習而難矯,執迷者多,醒悟者少。
古有歌詞,名曰寶誥,當煩惱時,心鏡內照,譬如此身,冥冥杳杳,墜地以前,歸土以後,此身都無,煩惱盡掃。持誦斯言,永年可保。
白話文:
人生就像一場忙碌的戲,苦惱到死,實在令人哀傷。《詩經》說:現在不快樂,就快要老了。苦惱的人,應該自己去尋找快樂。人固然不能不知道生命虛無的憂愁,但也不能不知道生命存在的快樂;不能不步步求生,更不能沒有時時可以死亡的心。
宋朝白公說:煩惱就像伐命的斧斤,人應該在難以控制的地方用功。古人有除煩惱的歌:百年偶爾寄住世間,何必煩惱,天地本來就有缺陷,人生都有缺陷,出生時落地一聲哭吼,就落入塵世,煩惱居首。煩惱字從火,內心焚燒,外貌焦灼,臟腑燥熱,形貌枯槁,精氣因此搖動,精神因此擾亂,氣因此衰敗,壽命因此夭折。人明明知道煩惱是自找的,但氣性偏執,習慣了就難以矯正,執迷的人很多,醒悟的人很少。
古時候有一首歌,叫做寶誥,當煩惱時,用內心的鏡子照照自己,譬如這身體,冥冥之中,墜地以前,歸土以後,這身體都不存在,煩惱就全部消失。持誦這首歌,可以保長壽。
吾聞多憂者見理之不明也,否則安命之不固也,不然,何不學君子之蕩蕩,反同小人之慼慼。
又聞多憂者其思結,氣將沮也;其氣沮,神將索也。多陰而少陽,將從陰而下沉,不能從陽而上升也。此近死之兆。
有一樂境界,便有一苦境界相對待。有一得意事,便有一失意事相乘除。猶晝夜寒暑之循環,無偏倚也。故知履盛滿者不必喜,知必有困厄之時,履困厄者不必憂,知必有亨通之日。宜遠觀百年之興廢,無近拘一日之榮枯。欲知其實,但當看人家高曾祖父與其子孫,通計較量,則有盛必有衰,有衰必有盛,循環對待之理,顯然在目前矣。
人生世間,自幼至壯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意之事常多。雖大富貴人,天下之所仰羨以為神仙,而其不如意事各自有之,與貧賤者無異,特所憂患之事異耳,從無有足心滿意者。故謂之缺陷世界。能達此理而順受之,則雖處患難中,無異於樂境矣。
白話文:
我聽說,經常憂慮的人,要么是看不清道理,要么是心志不堅定。否則,為何不學習君子坦蕩寬廣的胸襟,反而像小人一樣憂心忡忡呢?
我又聽說,經常憂慮的人,思緒容易糾結,導致氣血衰敗;氣血衰敗,精神就會萎靡。陰氣過盛陽氣不足,人就會向陰沉下去,無法振作起來。這都是接近死亡的徵兆。
世間萬物都存在著對立統一的關係,有快樂就有痛苦,得意之事後面往往伴隨著失意之事。就像晝夜交替、寒暑輪迴,沒有偏頗。所以,遇到得意之事,不必過於喜悅,因為一定會有困厄的時刻;遇到困厄之事,也不必過於憂愁,因為一定會有亨通的日子。要放眼百年興衰,不要拘泥於一日榮枯。想要了解真相,只需要觀察人家高祖父和子孫後代,就會發現盛極必衰、衰極必盛的循環規律,顯而易見。
人生在世,從年幼到壯年再到老年,順心如意的事情總是很少,不如意的事情總是很多。即使是富貴之人,被人們羨慕得像神仙一樣,也都有自己的不如意事,與貧賤之人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他們憂患的事物有所不同而已。因此,這個世界充滿著缺陷,沒有人能真正心滿意足。如果能明白這個道理,順其自然地接受,那麼即使身處困境之中,也能像在樂土一樣。
人謂貧賤不如富貴耶?積貯愈厚,計慮愈深,勞苦愈甚。第宅園田,為子計,又為孫計。致使飲膳失期,夜分莫寢,貧賤者無是苦也。孰謂貧賤不如富貴也。
為卑官,則恨不享大位;及位高,而險禍叵測,回想卑官而受安穩之福,真仙境矣。布衣糲食,舉家安泰,惟恨不富;及至金多,而經營勞困,驚惶憂恐,回想貧窮無事時,一家安泰,真仙境矣。身體強健,則恨欲不稱心;一朝疾病淹纏,臥床寢席,百般痛苦,回想四體康強時,真仙境矣。無奈人只見一層,不見二層也。
白話文:
人們說貧窮低賤不如富貴嗎?積累的財富越多,心裡的算計就越深,勞苦也越重。買房置地、種田置園,為兒子打算,還要為孫子打算。這樣一來,飲食都要趕時間,晚上也睡不好覺。窮苦人沒有這些煩惱。誰說貧窮低賤不如富貴呢?
做個小官,就想要做大官;做了大官,就擔心危險和禍患,回想起做小官時安穩的日子,那真是神仙般的日子。穿著粗布衣服,吃著粗茶淡飯,全家和睦安寧,只恨自己不富有;等到錢財多了,又得費心經營,整天擔心害怕,回想起貧窮無憂的時候,全家和睦安寧,那真是神仙般的日子。身體健康,就想要心想事成;一旦染上疾病,躺在床上,痛苦不堪,回想起身體健康的時候,那真是神仙般的日子。無奈人們只看到一面,看不到另一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