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傳真》~ 修養宜飲食調理第六 (2)
修養宜飲食調理第六 (2)
1. 修養宜飲食調理第六
惟延禧堂《集解》頗能闢之,謂諸家食忌不可盡信。然亦以「豬之臨宰,驚氣入心,絕氣入肝,皆不可食」等語,信為有據,敘入篇中。獨不思心之與肝,凡畜同具,屠宰之時,皆不驚不絕乎,何僅一豬為然。且既云心不可食矣,何又云心可入心補心;既云肝不可食矣,何又云肝能入肝明目。
荒唐無稽之說,不可殫述。茲則刪其繁蕪,正其悖謬,就常食習見之物,分類而剖之,確而可信,簡而易稽,俾飲之食之者,洞悉其物性,審擇其損益,庶有助於養生者之趨避也。
白話文:
延禧堂的《集解》一書,對許多食物禁忌的說法提出了質疑,認為不能全信。但書中也提到「豬在宰殺前受驚,驚氣會入心;斷氣後,氣會入肝,這些部位都不能吃」之類的說法,似乎也有一定的依據,所以被收錄進文中。然而,這就值得思考了:豬的心肝會受宰殺影響,其他動物的心肝就不會嗎?所有家畜在宰殺時,難道都不會驚嚇或斷氣嗎?為什麼偏偏只針對豬肉?既然說豬心不能吃,為何又說豬心可以補心?既然說豬肝不能吃,為何又說豬肝可以明目?
這些荒誕不經的說法,實在太多了,無法一一列舉。因此,我將刪去冗繁的部分,糾正那些互相矛盾的地方,針對日常常見的食物,加以分類分析,力求內容準確可靠、簡潔易懂,讓大家都能了解食物的特性,辨別其利弊,以便更好地養生。
2. 穀類
粳米,性和平,得天地中和之氣。
又稱黏米。(南產米勝於麥,北產麥勝於米,亦地氣使然也)
〔宜〕,陳米性平,扶助脾土,益精強志,滋培胃氣。
〔忌〕,新米性稍熱,凝痰。
早米,(性溫,得土氣,最能健脾)
晚米,(性涼,得金氣,尤能解熱)
紅米,(性溫,力厚)
白米,(性涼,氣清)
糯米,性溫,米之綿軟者。
〔宜〕,補脾肺虛冷,堅大便,實腸。
〔忌〕,多食黏滯難化。(糯米釀酒,和以極克伐之藥曲,糟秕仍難融化,即此可知)
粟米,性微寒。
小米曰粟米。糯者名秫,釀與糯米同。
〔宜〕,養腎益氣,解胃熱,利二便。
〔忌〕,濕熱下痢者少食。
大麥,性溫。
〔宜〕,助胃補脾,下氣除脹。
〔忌〕,久食生熟,亦令腳軟,因其下氣也。
麥芽,(性微熱,味甘。化一切面食積滯)
小麥,性微寒。
北產與陳久者良。
〔宜〕,養心補氣,助五臟,厚腸胃。
面(性熱)
(麥之涼在皮,面去皮即性熱。加鹼水者多口燥發渴)
麩,(性涼。熨腰腳寒濕,散血止痛)
蕎麥,性寒。
〔宜〕,降氣寬腸,解酒積。
〔忌〕,脾胃虛者勿多食。致頭眩。
高粱,即稷。
〔宜〕,作酒。治腹疾良。
芝麻,性平。
即胡麻。又名巨勝子。陶弘景曰:八谷中惟此最良。
〔宜〕,補脾,益肝腎,潤五臟,填精髓,堅筋骨,明耳目,涼血,解毒。黑者入腎;白者入肺;粟色者久蒸久曬,可以耐飢。
薏苡仁,性微寒。
〔宜〕,健脾補肺,除腳氣濕熱,去筋疼拘攣,亦治疝氣熱淋。祛邪輔正,有益無損,最宜常作粥食。
綠豆,性涼。去皮性平。
〔宜〕,清熱解毒,利小便,消腫痛。
〔忌〕,多食動腹中冷氣。
豆粉,(性涼)
(蕩粉皮、索粉條,皆能醒酒解毒)
豆芽,(同粉)
黃豆,性平。炒則熱,煮則寒,作豉則冷,蒸曬則溫。
〔宜〕,清熱,下大腸濁氣。
〔忌〕,發瘡助膿。
豆腐,(性寒。和脾胃,消脹)
豆腐漿,(清火帶補)
豆腐皮,(性寒。解熱、除斑)
豆腐乾,(性同豆腐)
豆腐乳,(性同)
黑豆,性寒。堅小者名馬料豆。
〔宜〕,鎮心活血,明目補腎,利水下氣,散熱,驅風,解毒。
豆豉,(性冷。發汗解肌,調中下氣)
蠶豆,性溫。即胡豆。
〔宜〕,快胃利臟。
〔忌〕,多食發脹。
豌豆,性平。
〔宜〕,益胃,止泄。
〔忌〕,多食發脹。
赤小豆,性平。
〔宜〕,補心。
〔忌〕,多食助熱。
白話文:
[穀類]
粳米,性質平和,集天地間的中和之氣。
也被叫做黏米。(南方產的米比麥好,北方則是麥勝過米,這都是因為當地氣候影響所致)
[適合]陳年米性質平和,能夠幫助強化脾胃功能,增進精神,滋養胃氣。
[避免]新米性質略偏熱,容易導致痰液凝結。
早米,(性質溫和,得天獨厚的土氣,非常有助於健脾)
晚米,(性質較涼,吸收了金氣,特別能解熱)
紅米,(性質溫和,營養價值高)
白米,(性質偏涼,氣息清新)
糯米,性質溫和,是最為綿軟的米種。
[適合]補充脾肺虛弱及寒冷,鞏固排便,強化腸胃。
[避免]過量食用會變得黏滯難消化。(用糯米釀酒,即使加入極具分解能力的藥曲,酒糟還是難以完全分解,由此可見其黏性)
粟米,性質微寒。
小米即粟米。其中的糯粟,釀酒過程與糯米相同。
[適合]滋養腎臟,增強氣力,解決胃部熱感,促進大小便。
[避免]濕熱引起的下痢患者應少吃。
大麥,性質溫暖。
[適合]協助胃部運作,補充脾臟,幫助排氣,消除脹氣。
[避免]長期大量食用,無論生熟,可能導致腳部乏力,因為它有排氣的作用。
麥芽,(性質微熱,味道甘甜。能幫助消化所有麵食所造成的積滯)
小麥,性質微寒。
北方產的以及存放時間長的小麥品質更佳。
[適合]滋養心臟,補充氣力,幫助五臟六腑,強化腸胃。
麵(性質熱)
(小麥的涼性主要來自外皮,去皮後的麵粉性質轉為熱性。添加鹼水後,易導致口乾舌燥)
麩,(性質涼爽。可用來熨燙腰腳的寒濕,散血止痛)
蕎麥,性質寒冷。
[適合]降氣寬腸,解酒後的不適。
[避免]脾胃虛弱者不宜多吃。可能會導致頭暈。
高粱,即是稷。
[適合]適合釀酒。對治療腹部疾病效果良好。
芝麻,性質平和。
即胡麻,又名巨勝子。陶弘景說:在八種穀物中,只有它是最好的。
[適合]補充脾臟,增強肝腎功能,滋潤五臟,補充精髓,強化筋骨,提高聽覺視覺,涼血,解毒。黑色芝麻對腎臟有益;白色芝麻對肺部有益;黃色芝麻經過長時間蒸煮和曬乾,可以增加飽足感。
薏苡仁,性質微寒。
[適合]強健脾胃,補充肺部,除去腳氣和濕熱,緩解筋骨疼痛,也能治療疝氣和熱淋。具有驅邪輔正的效果,有益而無害,最適合經常作為粥品食用。
綠豆,性質涼爽。去皮後性質平和。
[適合]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止痛。
[避免]過量食用會引起腹部冷氣。
豆粉,(性質涼爽)
(豆粉皮、粉條等都能解酒解毒)
豆芽,(與豆粉相似)
黃豆,性質平和。炒過的性質偏熱,煮過的性質偏涼,做成豆鼓的性質偏冷,蒸曬後的性質偏溫。
[適合]清熱,排除大腸中的濁氣。
[避免]可能引發或加重皮膚病變。
豆腐,(性質寒冷。調和脾胃,消除脹氣)
豆腐漿,(清火且有滋補作用)
豆腐皮,(性質寒冷。解熱、去除斑點)
豆腐乾,(性質與豆腐相似)
豆腐乳,(性質與豆腐相似)
黑豆,性質寒冷。堅硬的小豆種被稱為馬料豆。
[適合]鎮靜心臟,活血,明目補腎,利水通氣,散熱,驅風,解毒。
豆鼓,(性質寒冷。出汗解肌,調節中氣,排氣)
蠶豆,性質溫暖。也就是胡豆。
[適合]加速胃腸蠕動,促進臟器健康。
[避免]過量食用會導致脹氣。
豌豆,性質平和。
[適合]增強胃部功能,止瀉。
[避免]過量食用會導致脹氣。
赤小豆,性質平和。
[適合]補充心臟功能。
[避免]過量食用會助長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