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傳真》~ 修養宜四時調理第五 (1)
修養宜四時調理第五 (1)
1. 修養宜四時調理第五
延壽之法,惟自護其身而已。冬溫夏涼,不失時序,即所以自護其身也。故前人云:知攝生者,臥起有四時之早晚,興居有至和之常制,調養筋骨有偃仰之方,節宣勞逸有予奪之要,溫涼合度,居處無犯於八邪,則身自安矣。真西山先生四時調理春月歌云:嘗聞避風如避箭,春風多厲須防患,況因陽發毛孔開,風才一入成癱瘓。夏月歌云:四時惟夏難調理,陽神在外陰在裡,心旺腎衰何所防,特忌貪歡泄精氣。
秋月歌云:時到秋來多瘧痢,浣漱沐浴宜暖水,瓜茄生菜不宜餐,臥冷枕涼皆勿喜。冬月歌云:伏陽在內三冬月,切忌汗多陽氣泄,陰霧之中勿遠行,凍雪嚴霜宜早歇。春夏秋冬歷一年,稍知調護自無愆,安然無病稱真福,莫恃身當壯盛年。細玩五歌,語雖淺而法實周,欲護其身者,故當書紳三複。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保持健康長壽的方法,關鍵在於妥善照顧自己的身體,並隨四季變化調整生活習慣。冬天保暖,夏天納涼,跟隨季節的節奏,就是保護自己身體的方式。
古人曾說,懂得養生的人,作息會隨著四季的早晚而調整,生活規律,有著和諧的常態。他們會做些伸展運動來調養筋骨,懂得如何適當地分配勞逸,讓生活有張有馳。他們會根據天氣調整室溫,確保住家環境不受風、寒、暑、濕、燥、火等八種外邪的侵擾,這樣身體自然就會健康。
西山先生寫了四首詩歌,分別描述四季的養生之道。春天他提醒大家,應像躲避箭矢一樣遠離風邪,因為春天風大,風邪易侵入人體。夏天,他提到這季節難以調理,因為陽氣外散,陰氣內藏,要特別小心不要過度消耗精氣。秋天,他建議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以免引起疾病。冬天,他提醒大家要防止陽氣外洩,避免在陰霾天氣外出,且嚴寒下雪時,要早點休息。
一年四季更迭,只要懂得調理,就能保持健康。身體無病,纔是真正的幸福,千萬不要仗著年輕力壯就忽視養生。這五首詩歌雖然語言淺顯,但其中的道理卻非常全面,想要好好照顧自己身體的人,應該反覆琢磨,銘記於心。
2. 春三月
《攝生消息論》曰:春陽初升,萬物發萌,人有宿疾,春氣攻動,又兼去冬以來,擁爐薰衣,積至春月,因而發泄,致體熱頭昏,四肢倦怠,腰腳無力,皆冬所蓄之疾,是務調理。
調理法
勿多食酸味,減酸以養脾氣。(春,肝木正旺,酸味屬木,脾屬土,恐酸味助木剋土,令脾受病)
宜常食新韭,大益人。過春後勿食,多昏神。
飲屠蘇酒於元旦,免一年疾患。酒方:大黃(一錢),川椒(一錢五分),桂心(一錢八分),烏頭(炮,六分),白朮(一錢八分),茱萸(一錢一分),桔梗(一錢五分),防風(一兩)。
元旦寅時,酒煎飲之。宜先幼後長。
乍寒乍暖,不可頓去綿衣,漸漸減之。稍寒莫強忍,即仍加服。
春夜臥時,間或用熱水,下鹽一撮,洗膝下至足,方臥。能泄風邪腳氣。
三月三日,上巳節,宜臨水宴飲,修禊事以祓除不祥。
白話文:
【春季三個月】
根據《攝生消息論》所述:春天來臨,陽光逐漸強烈,萬物開始生長。對於有舊疾的人,春天的氣候會激發病情,加上從冬天以來,人們為了保暖而常靠近火爐、穿著厚重衣物,這些因素在春季時容易一併爆發,導致身體發熱、頭昏腦脹、四肢無力、腰部疲軟等症狀,這都是冬季累積下來的疾病,因此必須進行適當的調理。
調理方式
不要過度食用酸性食物,減少酸性食物的攝取可以保護脾胃功能。(春天,肝臟的機能最為旺盛,酸性食物會對肝臟造成影響,而脾胃則屬土性,過多的酸性食物可能會使肝氣過盛,進而剋制脾胃,讓脾胃受到傷害)
建議多吃新鮮韭菜,對人體極有益處。但過了春季後就不要再吃了,因為它會讓人精神混亂。
在新年第一天喝屠蘇酒,可以避免一年中的疾病。酒的配方如下:大黃(一錢),川椒(一錢五分),桂心(一錢八分),烏頭(炮製過,六分),白朮(一錢八分),茱萸(一錢一分),桔梗(一錢五分),防風(一兩)。
在新年的寅時,將酒煮沸飲用,並且應該先讓年紀較小的人喝,再讓年長者飲用。
天氣忽冷忽熱,不能突然脫掉厚衣物,應該慢慢減輕。如果感覺到寒冷,不要勉強忍受,應立即穿上衣服。
在春季夜晚睡覺前,偶爾可以用熱水加一小撮鹽,清洗雙膝到腳部,然後再睡覺。這樣可以幫助排除風濕和腳部的問題。
在三月三日,也就是上巳節,應該在水邊宴飲,進行祓禊儀式來驅除不祥。
3. 夏三月
《保生心鑑》曰:暑氣酷烈,煉石流金於外,心火焚熾於內,古人於是時獨宿、淡味,節嗜欲,定心息氣,兢兢業業,保身養生。諺云:度過七月半,便是鐵石漢。因一歲惟夏,乃生死關也。試看草枯木落,其汁液盡消竭於夏。危乎危乎,其此時乎。
調理法
勿多食苦味,減苦以養肺氣。(夏,心火正旺,苦味屬火,肺屬金,恐苦味助火剋金,令肺受病)
雖大熱,勿食凍水、冷粉、冷粥等物,雖取快一時,冷熱相搏,多致腹疾。
勿食煎炒炙煿等物,以助熱毒。多發癰疽。
勿枕冷石。損目。
勿睡熟扇風,或露臥取涼。多成風痹癱瘓之病。
陰房破窗,防賊風中人最暴。
勿用冷井水洗面,伏熱在身。
烈日曬熱之衣,不可便穿。
宜每日早起,以受清明之氣。
五月五日,用枸杞煎水沐浴,可卻除災疾。
又,是日午時,可合平安散存用。(凡五月五日午時宜修合藥餌者,因斗柄決。以月月常加戌,戌時天罡指午,亥時指未,自未輪轉,五日午時正指艮宮,為塞鬼戶也,故用此時合藥最效)
平安散方
雄黃,火硝,明礬,硃砂(各二錢),冰片,麝香(各三分),蓽茇(五釐),真金三十張共研為末。
防疫氣流行,用貫仲一味,置廚房水缸內,閤家食之,不染。
調烏梅湯解暑。方用烏梅,不拘多少,搗爛,加蜜,調滾水,待溫飲之。或用砂糖代蜜亦可。
白話文:
【夏季三個月】
根據《保生心鑑》所述,夏天炎熱至極,外部環境酷熱到能熔化石頭、使金屬融化,而內部則是心臟的活動旺盛,如同火燒一般。古人在這個季節會選擇單獨休息、飲食清淡,控制個人的慾望,保持心境平和,呼吸緩慢,謹慎地保護身體,注重養生。有句俗語說:「只要度過了七月半,你就是個鐵石漢子。」這表明一年中只有夏季是生死交關的重要時期。試著看看草木枯萎,它們的水分在夏季被完全消耗殆盡。這是多麼危險啊,正是在這個時候。
【養生建議】
不要吃太多苦味的食物,因為苦味會抑制肺部的氣息。(夏天,心臟的火氣旺盛,苦味屬火,肺部屬金,擔心苦味會助長火氣,剋制金屬,導致肺部生病)
即使非常熱,也不要喝冰冷的水、冷粉或冷粥等食物,雖然一時痛快,但冷熱交錯容易導致腹部疾病。
避免食用煎炸、炒製、烤炙等食物,因為這些會增加體內的熱毒,可能引發膿包。
不要使用冰冷的石頭作為枕頭,這會傷害眼睛。
不要在睡覺時讓風扇直接吹向自己,或是在露天睡覺來尋求涼爽,這樣容易形成風濕、麻痺等疾病。
在陰暗且窗戶破損的房間,要防範突然的冷風,因為它對人的影響特別劇烈。
不要用冰冷的井水洗臉,這樣會讓熱氣滯留在身體裡。
在烈日下曝曬的衣服,不可以馬上就穿上。
最好每天早起,以便吸收清晨的清新空氣。
五月五日,可以使用枸杞煎煮的水沐浴,這樣可以避免疾病。
此外,在這一天的午時,可以製作平安散並保存起來使用。(通常在五月五日午時適合製作藥材,因為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決斷的方向。每月都會在戌時加上一個時間,戌時天罡指向午,亥時指向未,從未開始輪轉,五月午時正好指向艮宮,這是封閉鬼魂入口的時刻,因此在這個時間製作藥材效果最佳)
【平安散配方】
雄黃、火硝、明礬、硃砂(各二錢)、冰片、麝香(各三分)、蓽茇(五釐)、真金三十張,一起研磨成粉末。
為了預防疾病的流行,可以使用貫仲這種藥材,放在廚房的水缸裡,全家人飲用,就不會受到感染。
調製烏梅湯來解暑。使用烏梅,數量不限,搗碎後加入蜂蜜,調入沸水中,等到溫度適宜時飲用。也可以用砂糖代替蜂蜜。
以上就是夏季三個月的養生建議與平安散的製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