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傳真》~ 修養宜飲食調理第六 (3)
修養宜飲食調理第六 (3)
1. 水族類
燕窩,性平。潔白者良。
〔宜〕,消痰,降火,補氣。
海參,性寒滑。
〔宜〕,解臟熱,補腎,故名參。
〔忌〕,稍滯而難化。
鮑魚,性溫。
〔宜〕,化痰。
魚翅,性平。
鯉魚,性平。
〔宜〕,利小便,治腳氣、水腫、黃疸。
鱘鰉魚,性平。味甘辛。雄曰鱘,雌曰鰉。
〔宜〕,作鮓,可常食。
鰣魚,性平。味甘。
〔宜〕,補虛勞。
白話文:
燕窩性平,潔白者品質較好。它可以消痰、降火、補氣。
海參性寒滑。它可以解臟熱、補腎,因此得名「參」。但海參稍微滯膩難消化,不宜多吃。
鮑魚性溫,可以化痰。
魚翅性平。
鯉魚性平,可以利尿,治療腳氣、水腫、黃疸。
鱘鰉魚性平,味甘辛。雄性稱作鱘,雌性稱作鰉。它可以製成鮓,可以經常食用。
鰣魚性平,味甘,可以補虛勞。
〔忌〕,發疳痼。
鱸魚,性溫。
〔宜〕,溫中益氣。
鯖魚,性甘平。
〔宜〕,治腳氣。
〔忌〕,服術人勿服。
膽(治目疾,除喉痹,塗熱瘡)
鯿魚,性平。味甘。即魴魚。
鯽魚,性溫。味甘。
〔宜〕,和胃實腸。(魚皆屬火,惟鯽屬土,故宜腸胃)
〔忌〕,不宜同沙糖食。
鰱魚,性甘溫。味甘。一名鱮魚。
〔宜〕,補中益氣。
〔忌〕,多食,令人熱中發渴,又發瘡疥。
白話文:
發疳痼症忌食鱸魚,鱸魚性溫,能溫中益氣。鯖魚性甘平,適合治療腳氣,但術士不宜食用。膽可以治療眼疾、去除喉嚨阻塞,也能塗抹在熱瘡上。鯿魚,又名魴魚,性平,味道甘甜。鯽魚性溫,味道甘甜,適合和胃實腸,因為魚性屬火,唯獨鯽魚屬土,所以適合腸胃。但忌與沙糖一起食用。鰱魚,又名鱮魚,性甘溫,味道甘甜,能補中益氣,但食用過多會令人內熱口渴,並可能引發瘡疥。
鱖魚,性平。
〔宜〕,補虛,益脾,治勞瘵、腸風便血。
鯇魚,性溫。即草魚。
〔宜〕,暖胃和中。
鮎魚,性平。味甘。大者為蠖魚。
鯗魚,性平。即石首魚乾。
〔宜〕,開胃,消食,治痢。凡病中,忌油膩生冷,惟食鯗相宜。
白魚,性平。味甘。又名魪魚。
〔宜〕,開胃助脾,補肝明目。
〔忌〕,患癤毒人食之,發膿。
鰷魚,性平。即䱗魚。
白話文:
鱖魚性平,能補虛益脾,治勞瘵、腸風便血。鯇魚性溫,即草魚,能暖胃和中。鮎魚性平,味甘,大者為蠖魚。鯗魚性平,即石首魚乾,能開胃消食,治痢。凡病中忌油膩生冷,只宜吃鯗魚。白魚性平,味甘,又名魪魚,能開胃助脾,補肝明目,但患癤毒的人不能吃,會發膿。鰷魚性平,即䱗魚。
〔宜〕,暖胃,止冷瀉。
鯊鮈魚,性平。味甘。
〔宜〕,暖中,益氣。
銀魚,性平。味甘淡。
烏魚,性平。味甘微咸。即鱧魚。
〔宜〕,煮湯洗除汗斑。
鮰魚,性平。味甘。
有黃白二色,黃而小者名顙魚。
鱔魚,性溫。味甘。
〔宜〕,補五臟,除風濕。尾血療口眼喎邪。
鰻魚,性平。味甘。
〔宜〕,除勞瘵骨蒸,補虛損。
鰍魚,性平。味甘。即泥鰍,又名鰌魚。
白話文:
暖胃止瀉,適合食用。鯊魚性平,味甘。暖中益氣,適合食用。銀魚性平,味甘淡。烏魚性平,味甘微咸,也叫鱧魚。煮湯可洗除汗斑。鮰魚性平,味甘,黃色且小者稱為顙魚。鱔魚性溫,味甘,補五臟,除風濕,尾血可治口眼歪斜。鰻魚性平,味甘,除勞損骨蒸,補虛損。鰍魚性平,味甘,也叫泥鰍或鰌魚。
〔宜〕,暖中益氣,解消渴及酒病,收痔,興陽。
鱉,性平。味甘。
〔宜〕,涼血滋陰,愈瘧疾,補腎除熱。
〔忌〕,與莧菜同食。
龜,性溫。味甘微咸。
〔宜〕,補心,益腎,滋陰,資智。
〔忌〕,惡人參。
龜版(熬膏良。治陰血不足,勞熱骨蒸)
蝦,性熱。味甘。
〔宜〕,壯陽道。
〔忌〕,多食發瘡。
蟹,性寒。味甘。
〔宜〕,除熱,解結,散血,通筋,續筋骨。
〔忌〕,寒胃泄瀉。
螺螄,性大寒。味甘微咸。
〔宜〕,清熱安痔,利大小便。
白話文:
鱉性平,味甘,可以涼血滋陰,治癒瘧疾,補腎除熱。但忌與莧菜同食。
龜性溫,味甘微咸,可以補心,益腎,滋陰,資智。但忌與人參同食。龜板熬膏效果很好,可以治療陰血不足、勞熱骨蒸。
蝦性熱,味甘,可以壯陽道。但忌食太多,會導致生瘡。
蟹性寒,味甘,可以除熱,解結,散血,通筋,續筋骨。但忌寒胃泄瀉。
螺螄性大寒,味甘微咸,可以清熱安痔,利大小便。
〔忌〕,脾胃虛寒者食之,瀉不止。
蟶虷,性涼。味鹹微甘。入腎經。
〔宜〕,清熱除煩。
石決明,(似蟶而扁者,治目疾)
海蜇,性溫。味鹹。
〔宜〕,清熱軟堅。
白話文:
脾胃虛寒的人不能吃蟶虷,容易腹瀉不止。蟶虷性涼,味道鹹帶點甜,入腎經,可以清熱除煩。石決明形狀像蟶虷但扁平,用於治療眼疾。海蜇性溫,味鹹,可以清熱軟堅。
2. 菜類
韭菜,性溫。味辛鹹。
入肺腎二經。韭汁和京墨能止血。
〔宜〕,益胃,助腎,補陽,充肺氣,逐停痰。(春月多食最宜)
〔忌〕,春後多食昏神。
韭子,(性溫。補命門,暖膝,治陽痿)
薤,性溫滑。味辛,又名藠子(藠音叫)
〔宜〕,助陽,散血,泄大腸滯氣。同蜜搗爛,可塗湯火傷。
蔥,性溫散。味辛。
和蜜可治金瘡毒壅。炒熱熨臍下,治陰症腹疼。
〔宜〕,煮粥治痢。發汗,通陽氣,止頭疼,散寒邪,利二便,治耳鳴,解諸魚肉毒。
〔忌〕,同蜜食,同棗食。
蒜,性溫。味辛。
白話文:
韭菜性溫,味道辛鹹,歸入肺經和腎經。韭菜汁和京墨能止血。適合益胃、助腎、補陽、充肺氣、逐停痰,春天多吃最適合。但春天過後多吃容易昏神。韭子性溫,能補命門、暖膝、治陽痿。
薤性溫滑,味道辛,又名藠子,適合助陽、散血、泄大腸滯氣。和蜜搗爛可以塗抹湯火傷。
蔥性溫散,味道辛,和蜜可以治金瘡毒壅。炒熱熨臍下可以治陰症腹疼。適合煮粥治痢、發汗、通陽氣、止頭疼、散寒邪、利二便、治耳鳴、解諸魚肉毒。但忌與蜜、棗一起食用。
蒜性溫,味道辛。
和豬肚食之,能消鼓脹。
〔宜〕,通五臟,達諸竅,去寒濕,解暑氣,闢瘟疫,消腫毒,破積化食,利大小便,解蛇蟲諸毒。獨頭元瓣者,治瘡尤良。
〔忌〕,傷肝,損目,生痰,助火,散氣,耗血,昏神。
蕓薹菜,性溫。味辛。
道家五葷之一。其四即韭、薤、蒜、芫荽也。
〔宜〕,散遊風丹毒。
芥菜,性溫。味辛。
〔宜〕,利九竅,明耳目,除邪氣,止咳嗽。
油菜,性溫。
〔宜〕,散血消腫。
白話文:
豬肚可以幫助消減腹部脹氣。蕓薹菜性溫味辛,是道家五葷之一,另外四種是韭、薤、蒜、芫荽。蕓薹菜可以散去遊風丹毒。芥菜性溫味辛,可以利九竅、明耳目、除邪氣、止咳嗽。油菜性溫,可以散血消腫。
〔忌〕,動疾發瘡。
莧菜,性冷,味鹹。
〔宜〕,通九竅。
〔忌〕,冷中,損腹,動氣。不宜與鱉同食。
馬齒莧,(性寒。散血,解毒,利腸,祛風)
菠菜,性冷滑。味甘澀。
〔宜〕,通腸胃,利五臟,解熱毒酒毒。
〔忌〕,滑腸,動冷氣。
萵苣菜,性冷。味甘澀。
〔宜〕,開胸膈,利氣。
苦蕒菜,性寒,味苦。
〔宜〕,解毒。
蘿蔔,性溫。即萊菔。
白話文:
莧菜性涼,味鹹,通九竅,但會冷中、損腹、動氣,不宜與鱉同食。馬齒莧性寒,散血、解毒、利腸、祛風。菠菜性冷滑,味甘澀,通腸胃,利五臟,解熱毒酒毒,但會滑腸、動冷氣。萵苣菜性冷,味甘澀,開胸膈,利氣。苦蕒菜性寒,味苦,解毒。蘿蔔即萊菔,性溫。
〔宜〕,消食化痰。
〔忌〕,服地黃、何首烏者,不宜食。
蘿蔔葉,(止痢)
蘿蔔子,(治痰,止嗽)
胡蘿蔔,(性平)
(寬中下氣,散腸胃邪滯)
芫荽,性溫。即胡荽。
〔宜〕,內通心脾,外達四肢,能闢一切不正之氣。
〔忌〕,久食令人多忘。
茼蒿菜,性平。
〔宜〕,安心氣,利腸胃,消痰飲。
〔忌〕,動風。
水芹,性平寒。
〔宜〕,消煩渴。
蔞蒿,性溫。
白話文:
蘿蔔、芫荽、茼蒿、水芹、蔞蒿 的功效與禁忌
蘿蔔
-
宜: 消化食物,化解痰濕。
-
忌: 服用地黃、何首烏者,不宜食用。
-
蘿蔔葉: 止痢。
-
蘿蔔子: 治痰,止咳。
-
胡蘿蔔: 性平,寬中下氣,散除腸胃積滯。
芫荽
- 性溫,又稱胡荽。
- 宜: 內通心脾,外達四肢,能辟除一切不正之氣。
- 忌: 長期食用會令人健忘。
茼蒿菜
- 性平。
- 宜: 安定心氣,利腸胃,消痰飲。
- 忌: 易動風。
水芹
- 性平寒。
- 宜: 消除煩渴。
蔞蒿
- 性溫。
〔宜〕,主發散。
〔忌〕,多食發瘡。
莙薘菜,性平。
〔宜〕,利五臟,去頭風。
〔忌〕,腹冷人食之,破腹。
黃芽菜,性平。
菘菜,性溫。
即白菜。北地無菘,土不宜也。
〔宜〕,利腸胃,除胸中煩渴,消食下氣,止熱嗽。
〔忌〕,夏前不宜多食。發皮膚風癢。
蓴菜,性冷滑。
〔宜〕,消渴,利便,下氣,止嘔。
〔忌〕,多食損胃。
蕹菜,性平。
蕨,性寒。
〔宜〕,去暴熱,利水道。
〔忌〕,多食腹脹,損陽,落髮。
白話文:
莙薘菜性平,適合食用,能利五臟、去頭風,但腹冷的人不宜食用,會破腹。黃芽菜和菘菜(白菜)性溫,菘菜能利腸胃、除胸中煩渴、消食下氣、止熱嗽,但夏季前不宜多吃,會引起皮膚風癢。蓴菜性冷滑,適合消渴、利便、下氣、止嘔,但多吃會損胃。蕹菜性平,蕨性寒,適合去暴熱、利水道,但多吃會導致腹脹、損陽、落髮。
芋,性平。
〔宜〕,寬腸胃,充肌膚,耐飢。
〔忌〕,多食難克化,滯氣困脾。
薯,性平。
大者為薯,小者為山藥,皮紅、小似蘿蔔者為甜薯,又名紅苕。
〔宜〕,補勞瘦,益氣力,充五臟,潤皮毛,除煩熱。
山藥(性平,入脾肺二經,補其不足,清其虛熱)
(固腸胃,化痰涎,止瀉痢,益心,治健忘,久食清耳目。生搗敷瘡毒,消腫硬)
百合,性平。
〔宜〕,潤肺,寧心,清熱,益氣,止嗽,除涕淚,利二便。
香椿,性寒。
香者為椿,臭者為樗。
白話文:
芋頭性平,可以寬腸胃、滋養肌膚、耐飢餓。但食用過多不易消化,會導致氣滯困脾。
薯類性平,大的叫薯,小的叫山藥,皮紅、小似蘿蔔的叫甜薯,又名紅苕。薯類可以補虛勞、益氣力、滋養五臟、潤澤皮毛、消除煩熱。
山藥性平,歸脾肺二經,可以補脾肺之不足,清脾肺之虛熱,固腸胃、化痰止咳、止瀉痢、益心、治健忘,長期食用可以清耳目。生山藥搗碎可以敷治瘡毒,消腫硬。
百合性平,可以潤肺、寧心、清熱、益氣、止咳、除涕淚、利二便。
香椿性寒,香的叫椿,臭的叫樗。
〔宜〕,寒能勝熱,苦能燥濕,澀能收斂,治濕熱泄瀉、滑遺,止小便。
茭白,性冷。
〔宜〕,治客熱,利小便,解食毒。
蘆筍同。
竹筍
冬生者性溫,其餘俱性冷難化。
〔宜〕,通利九竅,爽胃化熱,消痰。多痰者宜食。
扁豆,性溫。
〔宜〕,調脾暖胃,消暑除濕,止渴止瀉,解酒毒。
豇豆,性平。
即長豆,為豆中上品。又名豆角。
〔宜〕,益氣,補腎,健胃,和臟,生精除渴,止吐逆泄痢。
白話文:
寒性食物可以克制熱症,苦味食物可以燥濕,澀味食物可以收斂,適合治療濕熱泄瀉、滑遺,以及止小便。
茭白性寒,可以治療外感熱症,利尿,解食物中毒。
蘆筍與茭白功效相同。
竹筍,冬生者性溫,其他季節生長的性寒難消化。竹筍可以通利九竅,開胃化熱,消痰,多痰的人適合食用。
扁豆性溫,可以調理脾胃、溫暖胃部、消暑除濕、止渴止瀉,並且解酒毒。
豇豆性平,又名長豆,是豆類中的上品,也稱豆角。豇豆可以益氣、補腎、健胃、和臟腑、生精除渴,並能止吐逆泄痢。
紫蘇,性溫。
〔宜〕,去寒發表,開胃除脹,闢腥解毒。
茄子,性寒。又名落蘇。
〔宜〕,散血,寬腸。
〔忌〕,動風,發疾。秋後食損目。
枸杞葉,性涼。
〔宜〕,清心肺客熱,去風明目。
姜,性溫。
〔宜〕,生用逐寒邪能散,炮熟除胃冷能守。通神明,去穢惡,宣肺氣而解鬱調中,暢胃口而開痰下食。
〔忌〕,多食損目。
蘑菇,性寒。
〔宜〕,益腸胃,化痰理氣。
〔忌〕,動氣發病,不可多食。
羊肚菜同。
白話文:
紫蘇性溫,適合用來去除寒氣、發散風寒、開胃消脹、去除腥味和解毒。
茄子性寒,又名落蘇,適合用來散血、通便。忌食茄子會導致風邪入體、引起疾病,秋後食用會損傷眼睛。
枸杞葉性涼,適合用來清熱解毒、去風明目。
薑性溫,生薑可以驅寒邪、散寒氣,熟薑可以溫胃、暖胃。薑可以通神明、去穢氣、宣通肺氣、解郁調中、暢胃口、化痰下食。忌食太多薑會損傷眼睛。
蘑菇性寒,適合用來益腸胃、化痰理氣。忌食太多蘑菇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疾病。
羊肚菜和蘑菇的特性相同。
慈菇,性辛。
〔宜〕,清熱治癰,除結核瘰癧。
金針菜,性寒。
〔宜〕,舒脾開胃。
〔忌〕,多食滑腸。
紫菜,性寒。
〔宜〕,解煩熱,消癭結。
菌,性寒。
〔忌〕,因濕氣薰蒸而成,多有毒殺人。
木耳,性涼。
〔宜〕,治牙疼、血痢,除痔。
〔忌〕,多食難化。
石耳,性冷。
〔宜〕,益精,明目,除瀉血,安痔漏。
香蕈,性平。
〔宜〕,益氣不飢,治風破血。
〔忌〕,生山僻處者有毒殺人。
白話文:
慈菇性辛,適合清熱治癰,消除結核和瘰癧。
金針菜性寒,適合舒脾開胃,但多吃會滑腸。
紫菜性寒,適合解煩熱,消癭結。
菌類性寒,因為濕氣薰蒸而成,大多有毒,會殺人。
木耳性涼,適合治療牙痛、血痢,消除痔瘡,但多吃不易消化。
石耳性冷,適合益精、明目、除瀉血、安痔漏。
香蕈性平,適合益氣不飢,治療風破血,但生長在偏僻山區的香蕈有毒,會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