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傳真》~ 修養宜飲食調理第六 (1)
修養宜飲食調理第六 (1)
1. 修養宜飲食調理第六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即人之死生系焉。舉世之人,皆知男女之事縱欲必致傷生,即飲食之中,亦惟知縱酒過度必至戕命,至於嗜味縱口,疾病叢蓄,甘陷溺於其中而不知警。蓋病之生也,其機甚微,由積漸而毒始發,及病之成也,第歸咎於外感六氣、內傷七情,鮮有悔悟於平日口腹之貪饕者。
考之《內經》曰: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諸經並行。是為無病之人。此言水穀之益人也。今也飲食不節,恣食厚味,惟恐不及,血沸氣騰,濟以燥毒,清化為濁,脈道阻澀,不能自行,疾已潛滋矣,猶恬不知畏。雖曉之以物性,陳說利害,無如美食在前,馨氣當鼻,饞涎莫遏,其可禁乎。
白話文:
食色性也,生死之本,不可不慎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即人之死生系焉。 飲食和男女之事,是人類最根本的慾望,也直接影響著人的生死存亡。
舉世之人,皆知男女之事縱欲必致傷生,即飲食之中,亦惟知縱酒過度必至戕命,至於嗜味縱口,疾病叢蓄,甘陷溺於其中而不知警。 所有人都知道過度縱欲會傷身,也明白過度飲酒會損害生命,但對於貪食美味、縱情口腹,卻很少有人意識到這會導致疾病叢生,反而沉迷其中,毫無警覺。
蓋病之生也,其機甚微,由積漸而毒始發,及病之成也,第歸咎於外感六氣、內傷七情,鮮有悔悟於平日口腹之貪饕者。 疾病的產生,往往源於細微的積累,由日積月累的毒素引發,等到疾病發作,人們只會歸咎於外在的六氣侵襲或內在的情緒波動,很少有人會反思平日裡貪吃的惡習。
考之《內經》曰: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諸經並行。是為無病之人。此言水穀之益人也。 《黃帝內經》中說:食物進入胃,消化吸收精華,向上輸送至脾臟;脾臟散布精氣,向上歸於肺臟;調節水液運行,向下輸送至膀胱;水液精華遍布全身,滋養各個經絡。這就是沒有疾病的人的狀態,說明了食物對於人體的益處。
今也飲食不節,恣食厚味,惟恐不及,血沸氣騰,濟以燥毒,清化為濁,脈道阻澀,不能自行,疾已潛滋矣,猶恬不知畏。 現在的人們飲食不節制,放縱地吃各種肥美食物,貪得無厭,導致血氣沸騰,身體充滿燥熱毒素,原本清澈的氣血變得混濁,經絡阻塞,不能正常運作,疾病已經潛伏滋長,卻仍然不知危險。
雖曉之以物性,陳說利害,無如美食在前,馨氣當鼻,饞涎莫遏,其可禁乎。 即使明白食物的特性和利害關係,但當美食擺在眼前,香氣撲鼻,口水直流,又有誰能忍住誘惑呢?
或反託詞腸胃堅厚,福氣深壯,何妨奉養。縱口固快一時,積久必為災害。前哲格言,爽口作疾,厚味厝毒,謂之何也。或者疑《內經》曰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又曰地食人以五味,則嗜味何傷。不知味有本於天者,有成於人者。谷粟菽麥,自然沖和之味,有益人補陰之功,此《內經》所為本天之味也。
若人之所為者,皆烹飪偏厚之味,有致疾傷命之虞,安於沖和之味者,心之斂,火之降也;以偏厚之味為安者,欲之縱,火之勝也。且穀食與肥鮮同進,厚味得谷為助,其積之也久,寧不長陰火而致虐乎。彼安於厚味者,未之思耳。昔人《飲食垂戒箴》曰:山野貧賤,淡薄為常,動作不衰,體健而康,均此同體,我獨苦病,悔悟一萌,塵開鏡淨。可知茹淡者安,啖厚者危。
白話文:
有些人可能會反駁說,我的腸胃強健,福氣深厚,吃什麼都無妨。但縱使嘴巴一時爽快,長久下去必定會造成傷害。古人有句名言:「爽口作疾,厚味厝毒」,就是這個道理。或許有人會質疑《內經》中說「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又說「地食人以五味」,那麼嗜好味道怎麼會傷身呢?其實,味道有來自自然的,也有由人加工的。谷物、豆類、麥類,這些天然的食材擁有自然平和的味道,可以滋養身體、補益陰氣,這就是《內經》中所說的「本天之味」。
但是,如果人刻意追求濃郁厚重的味道,就會有生病甚至喪命的風險。享受清淡自然的味道,心神才會安定,內火才會下降;而追求厚重濃郁的味道,就會放縱慾望,導致內火旺盛。而且,如果穀物和肥肉一起吃,厚味有穀物相助,更容易積累在體內,時間久了,難道不會加重陰火,導致疾病嗎?那些沉溺於厚重味道的人,並沒有想過這些。古人曾寫道:「山野貧賤,淡薄為常,動作不衰,體健而康,均此同體,我獨苦病,悔悟一萌,塵開鏡淨。」這就說明,清淡飲食能讓人安康,而厚味卻會帶來危險。
試觀古今來壽登百歲以上者,多出於民間,而身都通顯家享豐厚者,罕有其人,豈天命定數,獨彼壽而此否乎。又或者曰:視養我者均為我賊,食物固可廢歟?曰:厚不如薄,多不如少,慮患而謹節之,畏危而堅忍之,舉匕箸如儆戈矛,不與肉食者同其陷溺,寧負我生之腹,不負生我之天,是亦衛生之一道也。
嗜味縱口,必致傷生,已淳淳戒之矣。即日用蔬菜之屬,各有性寒性熱之不同,或益或損之宜辨,苟非平時留神審擇,亦陰受其患而不知。茲復就家常需用之食物,搜考本草諸書而摘錄之,憚知所去取而慎擇焉。按本草諸書,坊間舊刻不下數十種,究無一可據,或性味彼此柄鑿,或損益自相矛盾,甚或侈陳反忌,竟無一物敢入口者。姑舉其一二言之。
白話文:
古往今來,活到一百歲以上的人,大多是平民百姓,而富貴顯赫、家財豐厚的人,很少能長壽,難道這是天命注定,有些人注定長壽,有些人注定短命嗎?也有人說:「照顧我的人都是我的賊,難道食物可以不吃嗎?」其實,飲食要「厚不如薄,多不如少」,要謹慎節制,要畏懼危險,堅忍不拔。就好像拿著刀叉,像是警戒著戈矛一樣,不要跟貪圖口腹之欲的人一樣沉溺其中。寧願餓著肚子,也不要違背天地賦予生命的恩典,這也是養生的道理之一。
貪圖美味,放縱口慾,必定會傷害身體,這點已經再三告誡過了。即使是日常食用的蔬菜,也各有寒熱不同的屬性,有些有益,有些有害,都要分清楚。如果平時不留心審慎選擇,就會不知不覺地受到傷害。因此,我再次收集整理了家常食物,並參考了《本草》等書籍,希望大家能明白哪些該吃,哪些不該吃,並謹慎選擇。坊間流傳的《本草》書籍很多,卻沒有一本可以完全相信,有的性味描述相互矛盾,有的功效描述自相矛盾,甚至還有過於誇張的禁忌,讓人不敢吃任何東西。我這裡只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如食品諸物,載雞肉同蝦、鯉魚食,成癰:芥菜同鯉魚食,成心瘕。凡餚饌中多以此合食,曾未見有為害者。且又謂鴨肉與鱉同食殺人,尤屬妄誕,駭人耳目。至如一物也,言主治則云能化痰能益氣,言反忌又云食之生痰動氣。將信為化痰益氣而食之乎,抑信為生痰動氣而禁之乎,令人無所適從,何須費辭饒舌。
惟延禧堂《集解》頗能闢之,謂諸家食忌不可盡信。然亦以「豬之臨宰,驚氣入心,絕氣入肝,皆不可食」等語,信為有據,敘入篇中。獨不思心之與肝,凡畜同具,屠宰之時,皆不驚不絕乎,何僅一豬為然。且既云心不可食矣,何又云心可入心補心;既云肝不可食矣,何又云肝能入肝明目。
白話文:
很多食物搭配在一起吃會產生不良反應,例如雞肉和蝦、鯉魚一起吃會長瘡,芥菜和鯉魚一起吃會引起心臟病。但很多食物搭配在一起吃,從來沒有見過有害的。有些人說鴨肉和鱉一起吃會致命,實在是無稽之談,嚇唬人而已。而且,有些食物,一方面說能化痰益氣,另一方面又說會生痰動氣。到底該信它化痰益氣而吃呢,還是信它生痰動氣而禁食呢?讓人無所適從,真是多此一舉。
《集解》一書,對於食物禁忌,比較能明辨是非,它指出,坊間流傳的食物禁忌,並不可盡信。但它也把「豬在臨宰時,驚嚇的氣會進入心臟,窒息的氣會進入肝臟,這些部位都不能吃」之類的話,當成有依據的說法,寫進書裡。但它沒有考慮到,所有動物的心臟和肝臟都是一樣的,在宰殺時,都會驚嚇、窒息,為什麼只有豬會這樣?既然說心臟不能吃,為什麼又說心臟可以補心臟?既然說肝臟不能吃,為什麼又說肝臟可以明目?
荒唐無稽之說,不可殫述。茲則刪其繁蕪,正其悖謬,就常食習見之物,分類而剖之,確而可信,簡而易稽,俾飲之食之者,洞悉其物性,審擇其損益,庶有助於養生者之趨避也。
白話文:
這些荒唐無稽的說法,無法一一陳述完。現在刪去繁複的部分,糾正錯誤的地方,針對日常生活中常吃常見的食物進行分類並加以剖析,確保信息可靠,且簡單易查,讓食用的人能清楚瞭解食物的性質,審慎選擇對身體有益或有害的食物,希望對追求健康養生的人有所幫助。
2. 穀類
粳米,性和平,得天地中和之氣。
又稱黏米。(南產米勝於麥,北產麥勝於米,亦地氣使然也)
〔宜〕,陳米性平,扶助脾土,益精強志,滋培胃氣。
〔忌〕,新米性稍熱,凝痰。
早米,(性溫,得土氣,最能健脾)
晚米,(性涼,得金氣,尤能解熱)
紅米,(性溫,力厚)
白米,(性涼,氣清)
糯米,性溫,米之綿軟者。
〔宜〕,補脾肺虛冷,堅大便,實腸。
〔忌〕,多食黏滯難化。(糯米釀酒,和以極克伐之藥曲,糟秕仍難融化,即此可知)
粟米,性微寒。
白話文:
粳米性平,吸收天地間的和合之氣,也稱為黏米。南方產的米比麥子好,北方產的麥子比米好,都是受到當地氣候的影響。陳米性平,能扶助脾胃,益精強志,滋養胃氣。新米性稍熱,容易凝結痰液。早米性溫,吸收了土地的陽氣,最能健脾;晚米性涼,吸收了金氣,最能解熱。紅米性溫,功效強大。白米性涼,氣質清淡。糯米性溫,是米中綿軟的品種,能補脾肺虛冷,堅固大便,滋養腸胃。但糯米黏滯難化,不宜多吃。粟米性微寒。
小米曰粟米。糯者名秫,釀與糯米同。
〔宜〕,養腎益氣,解胃熱,利二便。
〔忌〕,濕熱下痢者少食。
大麥,性溫。
〔宜〕,助胃補脾,下氣除脹。
〔忌〕,久食生熟,亦令腳軟,因其下氣也。
麥芽,(性微熱,味甘。化一切面食積滯)
小麥,性微寒。
北產與陳久者良。
〔宜〕,養心補氣,助五臟,厚腸胃。
面(性熱)
(麥之涼在皮,面去皮即性熱。加鹼水者多口燥發渴)
麩,(性涼。熨腰腳寒濕,散血止痛)
白話文:
小米又稱粟米,糯米則稱為秫,釀酒的方式與糯米相同。小米可以養腎益氣,解胃熱,利尿通便。濕熱下痢的人則要少吃。大麥性溫,可以助胃補脾,下氣除脹。但久食會使人腳軟,因為它有下氣的功效。麥芽性微熱,味甘,可以化解一切面食積滯。小麥性微寒,北方產的以及陳久的小麥較好。小麥可以養心補氣,助五臟,滋養腸胃。麵粉性熱,因為麥子的涼性主要在皮,麵粉去皮後性就變熱了。加鹼水的麵食容易讓人口燥發渴。麩性涼,可以熨治腰腳寒濕,散血止痛。
蕎麥,性寒。
〔宜〕,降氣寬腸,解酒積。
〔忌〕,脾胃虛者勿多食。致頭眩。
高粱,即稷。
〔宜〕,作酒。治腹疾良。
芝麻,性平。
即胡麻。又名巨勝子。陶弘景曰:八谷中惟此最良。
〔宜〕,補脾,益肝腎,潤五臟,填精髓,堅筋骨,明耳目,涼血,解毒。黑者入腎;白者入肺;粟色者久蒸久曬,可以耐飢。
薏苡仁,性微寒。
〔宜〕,健脾補肺,除腳氣濕熱,去筋疼拘攣,亦治疝氣熱淋。祛邪輔正,有益無損,最宜常作粥食。
綠豆,性涼。去皮性平。
白話文:
蕎麥性寒,能降氣寬腸,解酒積,但脾胃虛弱的人不宜多吃,否則會頭暈。高粱,又稱稷,適合釀酒,治療腹疾效果很好。芝麻性平,又名胡麻、巨勝子,陶弘景認為它是八谷中最優良的。芝麻能補脾益肝腎,潤五臟,填精髓,堅筋骨,明耳目,涼血解毒。黑色芝麻入腎,白色芝麻入肺,粟色芝麻經久蒸久曬後,可以耐飢。薏苡仁性微寒,能健脾補肺,除腳氣濕熱,去筋疼拘攣,也治疝氣熱淋。薏苡仁祛邪輔正,有益無損,最適合常作粥食。綠豆性涼,去皮後性平。
〔宜〕,清熱解毒,利小便,消腫痛。
〔忌〕,多食動腹中冷氣。
豆粉,(性涼)
(蕩粉皮、索粉條,皆能醒酒解毒)
豆芽,(同粉)
黃豆,性平。炒則熱,煮則寒,作豉則冷,蒸曬則溫。
〔宜〕,清熱,下大腸濁氣。
〔忌〕,發瘡助膿。
豆腐,(性寒。和脾胃,消脹)
豆腐漿,(清火帶補)
豆腐皮,(性寒。解熱、除斑)
豆腐乾,(性同豆腐)
豆腐乳,(性同)
白話文:
豆粉性涼,能醒酒解毒。豆芽性涼,功效與豆粉相同。黃豆性平,炒則熱,煮則寒,製成豉則冷,蒸曬則溫。黃豆能清熱,下大腸濁氣,但忌食易發瘡助膿。豆腐性寒,能和脾胃,消脹。豆腐漿清火帶補。豆腐皮性寒,能解熱、除斑。豆腐乾性寒,與豆腐相同。豆腐乳性寒,與豆腐相同。
黑豆,性寒。堅小者名馬料豆。
〔宜〕,鎮心活血,明目補腎,利水下氣,散熱,驅風,解毒。
豆豉,(性冷。發汗解肌,調中下氣)
蠶豆,性溫。即胡豆。
〔宜〕,快胃利臟。
〔忌〕,多食發脹。
豌豆,性平。
〔宜〕,益胃,止泄。
〔忌〕,多食發脹。
赤小豆,性平。
〔宜〕,補心。
〔忌〕,多食助熱。
白話文:
黑豆性寒,小而堅硬的稱為馬料豆。它能鎮心活血,明目補腎,利水下氣,散熱驅風,解毒。豆豉性冷,能發汗解肌,調中下氣。蠶豆性溫,又稱胡豆,能快胃利臟,但吃太多會脹氣。豌豆性平,能益胃止泄,但吃太多也會脹氣。赤小豆性平,能補心,但吃太多會助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