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奎

《松峰說疫》~ 卷之六·運氣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運氣 (10)

1. 丑未之歲

初之氣,地氣遷,寒乃去,春氣至,風乃來,生布萬物以榮民,氣條舒,風濕相薄,雨乃後。民病血溢,(風勝於肝。)筋絡拘強,關節不利,身重筋痿。(風病在筋,濕病在肉,故為此病。)

二之氣,大火氣正,物承化,民乃和。客主之氣,皆少陰君火用事。其病瘟癘大行,遠近咸若,濕蒸相薄,雨乃時降。

三之氣,天政布,太陰濕土司天,故濕氣降地,氣騰而為雨。三氣之後,則太陽在泉主之,故寒乃隨之。感於寒濕,則民病身重胕腫,胸腹滿,寒凝濕滯。

四之氣,少陽相火用事,其氣尤烈,故曰畏火,皆相火也。客以相火,主以濕土,火土合氣,溽蒸上騰,故天氣痞膈。然太陽在泉,寒風發於朝暮,濕蒸相薄,以濕遇火,故濕化不流,白露布陰,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熱,血暴溢,瘧痢,心腹滿熱,臚脹,甚則胕(同浮。)腫,濕熱並行,故為是病。

五之氣,慘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黃落,客主之氣,皆陽明燥金用事,故其政令如此,民舒無病。

終之氣,寒大舉,濕大化,霜乃積,陰乃凝,水堅冰,陽光不治。在泉客主之氣,皆太陽寒水用事,故其政令如此。感於寒則病,令人關節禁固,腰脽痛。(腰脽與膀胱,皆寒水同類為病。)

以上十年,上濕下寒,故寒濕持於氣交。然太陰司天,則水鬱,太陽在泉,則火鬱。

寅申之歲(戊寅,戊申,甲寅,甲申,庚寅,庚申,丙寅,丙申,壬寅,壬申)

少陽相火司天,歲氣火化之候。司天者,天之氣也。厥陰風木在泉,地之氣也。少陽相火,炎上克肺金,金受克,則腎水失母,上盛下虛,上攻變生諸疾。其化以火,少陽屬相火,亦曰畏火。凡炎暑赫烈,陽氣盛極,皆相火之化,而為炎光赫烈,燔灼焦然。相火淫勝,則金受其制,故溫氣流行,金政不平。

民病頭痛,發熱惡寒而瘧,熱上皮膚痛,色變黃赤,傳而為水,身面浮腫,腹滿仰息,泄注赤白,瘡瘍,咳唾血,煩心,胸中熱,甚則鼽衄。病本於肺,(火克肺金。)相火用事,金氣受傷,客熱內燔,水不能制,故現諸疾。天府,手太陰肺脈也,在臂臑內廉腋下三寸,動脈應手。

金不勝火,則肺氣竭而天府絕,死不治。羽蟲同天之氣故靜,毛蟲同地之氣故育,在泉木勝則土衰,故倮蟲不成。

厥陰風木在泉,風淫於地,則木勝土。風勝濕,塵埃飛揚,故地氣不明,平野昏昧。木氣有餘,故草乃早秀。民病洒洒振寒,數欠,為陽明胃病。自食則嘔,身體皆重,為太陰脾病。且厥陰肝脈,貫膈布脅肋,故又為心痛支滿等症。皆木邪淫勝,脾胃受傷。毛蟲屬木,同其氣故育。木剋土,故倮蟲耗。風木在泉,風行地中,故清毒之物不生。

白話文:

丑未之歲:

初始之氣,地氣轉換,寒冷消退,春季氣息來臨,和風吹拂,萬物生長,人民欣榮,氣候舒暢,風濕交加,隨後降雨。百姓容易患出血症(肝氣過盛),筋絡拘緊強硬,關節活動不利,身體沉重,肌肉萎縮。(風邪傷筋,濕邪傷肉,故此病。)

第二個季節的氣候,陽氣旺盛,萬物生長茂盛,人民安康。客氣和主氣,都受少陰君火影響。此時瘟疫流行,遠近皆受影響,濕熱交蒸,雨水及時降下。

第三個季節的氣候,天氣運行有度,太陰濕土主宰天象,因此濕氣下降,氣上升而形成雨水。三個季節之後,太陽之氣主導,寒氣隨之而至。感受寒濕之邪,百姓容易患身體沉重、腫脹、胸腹脹滿、寒凝濕滯等病症。

第四個季節的氣候,少陽相火當令,其氣勢強盛,故稱為畏火,皆是相火之氣。客氣為相火,主氣為濕土,火土之氣相合,濕熱之氣上升,導致天氣悶熱,胸膈痞滿。然而,太陽之氣潛伏於地,寒風在清晨和傍晚出現,濕熱交蒸,濕氣遇熱,濕氣無法排出,白露出現,形成秋天的氣候。百姓容易患腠理發熱、出血、瘧疾、痢疾、心腹脹滿發熱、腹部膨脹等症,嚴重者則會浮腫,濕熱並行,故為此病。

第五個季節的氣候,秋令已過,寒露降臨,霜凍提前出現,草木枯黃凋零,客氣和主氣,都受陽明燥金影響,故此季節氣候如此,人民安康無病。

最後一個季節的氣候,寒冷加劇,濕氣轉化,霜雪積累,陰氣凝結,水結成冰,陽光不足。地下的客氣和主氣,都受太陽寒水影響,故此季節氣候如此。感受寒邪而生病,會導致關節僵硬,腰腿疼痛。(腰腿和膀胱,皆與寒水同類而致病。)

以上十年,上部濕氣重,下部寒氣重,故寒濕之邪在氣候交替時盛行。然而,太陰主天,則水氣鬱結;太陽在地下,則火氣鬱結。

寅申之歲(戊寅、戊申、甲寅、甲申、庚寅、庚申、丙寅、丙申、壬寅、壬申):

少陽相火主宰天象,歲時為火氣旺盛之時。司天者,為天之氣;厥陰風木在地下,為地之氣。少陽相火,炎熱向上克制肺金,金受克,則腎水失母,上盛下虛,上焦之氣攻伐而生諸疾。其變化以火為主,少陽屬相火,亦稱畏火。凡是炎熱酷暑,陽氣極盛,皆是相火之變化,而表現為炎熱酷烈,焚燒焦灼。相火過盛,則金受其制,故溫熱之氣流行,金氣不調。

百姓容易患頭痛,發熱惡寒而患瘧疾,皮膚發熱疼痛,面色變黃赤,進而發展成水腫,面部浮腫,腹部脹滿,呼吸困難,大便瀉洩,色赤或白,瘡瘍,咳嗽咳血,煩躁不安,胸中發熱,嚴重者則鼻出血。疾病根源在肺(火克肺金),相火當令,金氣受損,客熱內燔,水氣不能制約,故出現各種疾病。天府,手太陰肺經穴位,位於手臂內側,腋下三寸,脈搏應手。

金氣不勝火氣,則肺氣耗竭而天府脈絕,則不治而亡。飛鳥與天之氣相同,故靜止;走獸與地之氣相同,故繁衍;地下木氣過盛則土氣衰敗,故裸蟲不能成形。

厥陰風木在地下,風邪侵犯大地,則木氣勝過土氣。風勝過濕,塵土飛揚,故地氣不明,平原昏暗。木氣過盛,故草木早生。百姓容易患洒洒作寒,頻頻打呃,為陽明胃病;飲食後嘔吐,全身沉重,為太陰脾病;並且厥陰肝脈,貫穿膈膜,佈於脅肋,故又會患心痛,胸部脹滿等症。皆因木邪過盛,脾胃受損。走獸屬木,與其氣相同故繁衍;木克土,故裸蟲損耗。風木在地下,風行於地中,故清潔殺菌之物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