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奎

《松峰說疫》~ 卷之五·諸方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諸方 (2)

1. 避瘟方

瘟病不染,五月五日午時,多采蒼耳嫩葉陰乾收之。遇疫時,為末,冷水服二錢。或水煎,舉家皆飲,能避邪惡。

避瘟良方,瘟疫盛行,車前子隔紙焙為末,服即不染。

瘟疫不染方,將初病人貼身衣服,甑上蒸過,閤家不染。

又避瘟方,入瘟家,以麻油塗鼻孔,出再取嚏,則不染。

避瘟方,以桃葉上蟲,搗爛,涼水調服,瘟疫不染。(一方止用桃蟲蠹尿。)

又方,以赤小豆、糯米,浸水缸中,每日取水用。

又方,以貫眾浸水用之,或蒼朮浸水用。

斷瘟法,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壯,勿令人知,不染。凡入瘟家,常以雞鳴時,默唸四海神名三七遍。百邪不犯。

東海神呵明,西海神巨乘,南海神祝融,北海神禺強

每入病室,存心念三遍,勿出口。

雄狐屎(在山中石上或竹木上,尖頭者。)燒之,避惡去瘟疫。

茵陳烏梅湯,治瘟疫。

九九盡日,茵陳連根採,陰乾。遇瘟疫起,每一人用茵陳五分,烏梅二個,打碎,水二盅,煎八分,熱服,汗出即愈。

赤豆避瘟法(正月七日。)用新布囊盛赤小豆,置井中,三日取出。舉家皆服,男十粒,女廿粒,瘟則遠避。

姜酒避瘟法,凡遇瘟疫行時,出門須先飲燒酒一杯,回家時仍再飲一杯,然後食別物,但勿至醉。不能飲者,出入可食姜蒜,或以塞鼻。

神砂避瘟丸,神砂一兩,研細,白蜜和丸麻子大。以太歲日或平旦,一家皆向東方,用井花冷水各吞廿一丸,永無疫患。忌葷一日。

一方,元日五更,以紅棗祭五瘟畢,閤家食之吉。

一方,正月上寅日,取女菁草末三合,絳袋盛,掛帳中,能避瘟。

避瘟殺鬼丸,(如要少做,或四分之一,或改兩作錢皆可。一方有空心青鱉甲作龜甲。)

雄黃,雌黃(各三兩),山甲,龍骨,鱉甲,蝟皮(各二兩),川芎(二兩),禹餘糧(二兩),真珠(酌加),羚羊角(七兩),虎頭骨(七兩),樗雞(十五枚,如無,以芫青十五枚代),東門上雄雞頭(一枚),

共為末,蠟溶為丸,彈子大。每正旦,病家門口燒一兩丸,並每人帶一丸,男左女右。避疫殺鬼。並弔喪問疾,皆吉。

太蒼公避瘟丹,凡官舍旅館,久無人到,積濕積邪,容易侵人,焚之可以遠此。五六月,終日焚之,可以避瘟。

蒼朮(一斤),臺芎,黃連,白朮,羌活(各八兩),川芎,草烏,細辛,柴胡,防風,獨活,甘草,藁本,白芷,香附,當歸,荊芥,天麻,官桂,甘松,乾薑,山奈,麻黃,牙皂,白芍(各四兩),麝香(三分)

共為細末,□點之。

一方,除夜,將家中所餘雜藥(調和成一處者。)焚之,並焚蒼朮,可避瘟疫。

一方,除夜有行瘟疫使者,降於人間。以黃紙朱書「天行已過」四字,貼於門額,吉。

白話文:

避瘟方

五月初五中午,採集大量的蒼耳嫩葉陰乾備用。遇到瘟疫時,研磨成粉末,用冷水送服兩錢(約6克)。或用水煎煮,全家飲用,都能避開邪氣。

一種有效的避瘟良方:瘟疫流行時,將車前子隔著紙焙乾研磨成粉末服用,就能避免感染。

預防瘟疫感染的方法:將染病初期病人的貼身衣服,用蒸籠蒸過,全家都不會染病。

另一種避瘟方法:進入瘟疫患者家中,用麻油塗抹鼻孔,出來後再打噴嚏,就能避免感染。

一種避瘟方法:將桃葉上的蟲子搗爛,用涼水調和服用,可以避免瘟疫感染。(另一方只用桃蟲的尿液。)

另一種方法:用赤小豆和糯米浸泡在水缸中,每天取水使用。

另一種方法:用貫眾或蒼朮浸泡水飲用。

斷絕瘟疫的方法:用艾草在病人床的四角各灸一壯,不要讓別人知道,就能避免感染。凡是進入瘟疫患者家中,都要在雞鳴時,默念四海神名三七遍(105遍),百邪不侵。

東海神呵明,西海神巨乘,南海神祝融,北海神禺強

每次進入病人房間,心中默念三遍,不要說出口。

雄狐的糞便(在山中的石頭或竹木上,尖頭的),燒掉它可以避邪驅瘟。

茵陳烏梅湯:治療瘟疫。

九月九日這一天,採集茵陳的根和莖陰乾。遇到瘟疫時,每人用茵陳五分(約3克),烏梅兩個,打碎,加水兩盅(約200毫升),煎煮至八分(約160毫升),趁熱服用,出汗即愈。

赤豆避瘟法(正月初七):用新的布袋盛裝赤豆,放入井中,三天後取出。全家人都服用,男子十粒,女子二十粒,瘟疫就會遠離。

薑酒避瘟法:遇到瘟疫流行時,出門前必須先喝一杯燒酒,回家後也要再喝一杯,然後再吃其他食物,但不要喝醉。不能喝酒的人,出入可以吃薑蒜,或用薑蒜塞鼻孔。

神砂避瘟丸:神砂一兩(約6克),研磨成細粉,用蜂蜜和成麻子大小的丸藥。在太歲日或平旦(清晨),全家人都面向東方,用井水送服,每人二十一丸,就能永久免受瘟疫之苦。忌食葷腥一日。

一種方法:元旦五更(凌晨5點),用紅棗祭祀五瘟,全家食用吉利。

一種方法:正月初一寅時(清晨3-5點),取女菁草末三合(約15克),用紅色布袋盛裝,掛在帳篷裡,可以避瘟。

避瘟殺鬼丸:(如果藥量需要減少,可以按四分之一的比例減少,或將兩改為錢,都可以。一方用空心青鱉甲代替龜甲。)

雄黃、雌黃(各三兩/約18克),山甲、龍骨、鱉甲、蝟皮(各二兩/約12克),川芎(二兩/約12克),禹餘糧(二兩/約12克),真珠(酌加),羚羊角(七兩/約42克),虎頭骨(七兩/約42克),樗雞(十五枚,如無,用芫青十五枚代替),東門上雄雞頭(一枚),

研磨成粉末,用蠟熔化做成彈子大小的丸藥。每逢正月初一,在病人家門口燒一兩丸,每人隨身攜帶一丸,男子戴在左邊,女子戴在右邊,可以避疫殺鬼。並且弔喪問疾,也都吉利。

太蒼公避瘟丹:凡是官署、旅店等長時間無人居住的地方,容易積聚濕氣和邪氣,容易侵害人體,焚燒此丹可以遠離這些邪氣。在五月六月,終日焚燒,可以避瘟。

蒼朮(一斤/約500克),臺芎、黃連、白朮、羌活(各八兩/約480克),川芎、草烏、細辛、柴胡、防風、獨活、甘草、藁本、白芷、香附、當歸、荊芥、天麻、官桂、甘松、乾薑、山奈、麻黃、牙皂、白芍(各四兩/約240克),麝香(三分/約2克)

研磨成細粉,點燃焚燒。

一種方法:除夕夜,將家中剩下的各種藥物(混合在一起的),焚燒掉,並焚燒蒼朮,可以避瘟疫。

一種方法:除夕夜有瘟疫使者降臨人間。用黃紙用朱砂寫上「天行已過」四個字,貼在門額上,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