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奎

《松峰說疫》~ 卷之四·辨疑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辨疑 (4)

1. 辨五疫治法

龐氏云:春三月行青筋牽病,夏三月行赤脈啘病,秋三月行白氣貍病,冬三月行黑骨瘟病。四季月各餘十八日,土王用事,行黃肉隨病。後人又以木火金水土五疫配之,治各有定法。其中止有所謂五疫乃天地之癘氣,人中之則各隨其臟氣以為病之說,尚屬近理。如所謂青筋牽等名色矜奇立異無益症治。

其用方,如春三月用羌活湯,夏三月用雙解散等法,亦見沾滯,至秋三月天漸涼冷,反用三黃石膏,殊不近理。至其所用藥俱系發散等劑,亦非治瘟疫的方也。

白話文:

龐安時先生表示:春季三個月,會出現與肝經相關的疾病,夏季三個月,會出現與心經相關的疾病,秋季三個月,會出現與肺經相關的疾病,冬季三個月,會出現與腎經相關的疾病。在每季的最後十八天,脾臟會更為活躍,此時會出現與脾臟相關的疾病。後世的人將這些疾病與五行(木、火、金、水、土)相對應,稱為五疫,且各自有固定的治療方法。

這些五疫實質上是天地間的惡劣氣候所導致的疾病,當人感染了這些氣候,就會根據自身的臟腑氣質而產生不同的疾病,這種說法較為合理。然而,像所謂的「青筋牽」等奇特的命名,對於診斷和治療並無助益。

至於治療的處方,例如春季三個月使用羌活湯,夏季三個月使用雙解散等方法,這些方法都顯得有些僵化。到了秋季三個月,天氣開始轉涼,反而使用清熱解毒的三黃石膏,這顯然不合乎常理。而他所使用的藥物,大多屬於發汗類藥物,這並不是治療瘟疫的確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