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七 風毒腳氣方 (6)
卷七 風毒腳氣方 (6)
1. 石膏湯
治腳氣風毒,熱氣上衝頭面,面赤矜急,鼻塞去來,來時令人昏憒,心胸恍惚。或苦驚悸,身體戰掉,手足緩縱。或酸痹頭目眩重,眼反鼻辛,熱氣出口中。或患味甜,諸惡不可名狀者方。
白話文:
治療腳氣引起的風熱之毒:
這種疾病會導致熱氣上衝頭部和臉部,導致面紅、呼吸急促、鼻塞時常發作,發作時讓人頭昏腦脹、心慌意亂。有些人還會出現驚悸、身體發抖、手腳無力等症狀。還有些人會感覺頭部痠痛麻木、頭暈目眩、眼球向上翻、鼻子發酸、熱氣從口中呼出。或者會出現口甜等難以描述的各種不適症狀。
石膏,龍膽,升麻,芍藥,貝齒,甘草,鱉甲,黃芩,羚羊角(各一兩),橘皮,當歸(各二兩)
上十一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白話文:
- 石膏(1兩)
- 龍膽草(1兩)
- 升麻(1兩)
- 芍藥(1兩)
- 貝母(1兩)
- 甘草(1兩)
- 鱉甲(1兩)
- 黃芩(1兩)
- 羚羊角(1兩)
- 陳皮(2兩)
- 當歸(2兩)
十一味藥材研成細末,加入八升水熬煮,熬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
2. 半夏湯
治腳氣上入腹,腹急上衝胸,氣急欲絕方。
白話文:
古代文字:
雞子黃一枚。鹽炒熱少許,放雞子黃攪勻,以水一碗煎服。
取一個雞蛋黃,用少量鹽炒熱,然後倒入雞蛋黃中攪勻,最後加一碗水煎服。
半夏(一升),桂心(八兩),乾薑(五兩),甘草,人參,細辛,附子(各二兩),川椒(二合)
上八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初稍稍進,恐氣衝上,格塞不得下,小小服,通人氣耳。
白話文:
半夏(1 升) 桂心(8 兩) 乾薑(5 兩) 甘草、人參、細辛、附子(各 2 兩) 川椒(2 合)
將這八種藥材切碎,以一斗的水煮沸,煮成三升的藥液,分成三份服用。一開始服用時要少量的喝,因為擔心藥氣沖頭,阻塞氣血無法下降。因此建議從少量服用,以促進人體氣血的運行。
3. 烏頭湯
治風冷腳痹疼痛,攣弱不可屈伸方。
白話文:
治風冷腳痹疼痛,攣弱不可屈伸方
組成:
- 桂枝 1 兩
- 白芍藥 1 兩
- 甘草 1 兩
- 生附子 1 枚
- 附子 1 枚
- 細辛 1 錢
- 乾薑 1 錢
- 人參 1 錢
製法: 將附子、乾薑、細辛共研為末。
用法: 每服 1 錢,以熱酒調服,一日 1 次。
功效: 溫經散寒,活血通絡,消腫止痛。
主治: 風寒腳痹,疼痛,攣縮無力,不能屈伸。
烏頭,細辛,川椒(各一兩),甘草,秦艽,附子,桂心,芍藥(各二兩),乾薑,茯苓,防風,當歸(各三兩),獨活(四兩),大棗(二十枚)
上十四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分五服,若熱毒多服益佳。
白話文:
烏頭、細辛、花椒(各 40 克) 甘草、秦艽、附子、桂皮、芍藥(各 80 克) 乾薑、茯苓、防風、當歸(各 120 克) 獨活(160 克) 大棗(20 枚)
4. 追毒湯
治腳弱,風熱上入心腹,煩悶欲絕方。
白話文:
治腳弱,風熱上入心腹,煩悶欲絕方
腳部虛弱,因風熱之邪上犯心腹,導致煩悶難耐,幾近昏厥的症狀。
處方:
- 荊芥 3錢
- 薄荷 3錢
- 防風 3錢
- 蟬衣 3錢
- 連翹 3錢
- 桔梗 3錢
- 甘草 2錢
用法:
將上述藥材加水煎服。
半夏,生薑(各四兩),黃耆,甘草,當歸,人參,厚朴,獨活,橘皮(各一兩),枳實,麻黃,乾地黃,芍藥(各二兩),桂心(三兩),貝子(七枚),大棗(二十枚)
上十六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六合,分四服,日三夜一。
白話文:
半夏、生薑(各 250 克),黃耆、甘草、當歸、人參、厚朴、獨活、橘皮(各 60 克),枳實、麻黃、生地黃、芍藥(各 120 克),桂心(180 克),貝殼(7 枚),大棗(20 顆)
取十六味藥材,再加入一斗二升的水,煮至只剩下三升六合,分為四次服用,白天三次,晚上一次。
5. 風緩湯
治腳弱體痹不仁,毒氣上入臟,胸中滿塞不通,食輒吐失味方。
白話文:
繁體中文:
治腳弱體痹不仁,毒氣上入髒,胸中滿塞不通,食輒吐失味方。
治療腳部虛弱、四肢麻痺,毒氣上侵臟腑,胸中滿悶不通,吃了食物就嘔吐且失去味覺的方劑。
獨活,甘草,石膏(各三兩),羚羊角,犀角(各半兩),麻黃,防風,當歸,升麻,橘皮,吳茱萸,桂心,半夏,鱉甲(各二兩),枳實(一兩),生薑(六兩),大棗(二十枚),貝齒(七枚),烏頭(二兩一作烏梅十枚)
白話文:
獨活、甘草、石膏各 15 克,羚羊角、犀角各 2.5 克,麻黃、防風、當歸、升麻、橘皮、吳茱萸、桂心、半夏、鱉甲各 10 克,枳實 5 克,生薑 30 克,大棗 20 顆,貝齒 7 顆,烏頭 10 克(或用烏梅 10 顆)
上十九味㕮咀,以水一斗四升,煮取四升,一服一升。若有少虛熱者,加乾地黃二兩。
白話文:
將上面提到的十九味中藥材切碎,加入約六公升的水煮沸,煮到只剩約兩公升的濃縮液。每次取約半公升服用。如果體質偏虛熱的人,可以再加入90公克乾燥的地黃。
6. 紫蘇子湯
治腳弱上氣,昔宋湘東王在南州患腳氣困篤,服此湯大得力方。
白話文:
治療腳弱上氣,以前宋湘東王在南州患上腳氣病,病況十分嚴重,服用這個湯藥後,效果非常顯著,以下是藥方。
紫蘇子,半夏(各一升),前胡,厚朴,甘草,當歸(各一兩),橘皮(三兩),大棗(二十枚),生薑(一斤),桂心(四兩)
上十味㕮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二升半,分五服,日三夜二。
白話文:
紫蘇子、半夏(各 500 克),前胡、厚朴、甘草、當歸(各 50 克),橘皮(150 克),大棗(20 枚),生薑(500 克),桂心(200 克)
以十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一斗三升的水煮沸,煎熬取二升半的藥汁,分為五次服用:白天三次,晚上二次。
7. 附子湯
治濕痹緩風,身體疼痛如欲折,肉如錐刺刀割方。
白話文:
古代文字:
補中益氣湯
人參、白朮、甘草、黃芪、當歸、升麻、柴胡、防風、白芍、細辛、蒼朮、杜仲、牛膝、川芎、荊芥、薄荷、蘇葉
補中益氣湯
功效:
治療濕痹緩風,身體疼痛如欲折斷,肉體如被錐刺和刀割的疼痛。
組成:
人參、白朮、甘草、黃芪、當歸、升麻、柴胡、防風、白芍、細辛、蒼朮、杜仲、牛膝、川芎、荊芥、薄荷、蘇葉
附子(三枚),茯苓,人參,甘草,桂心,芍藥(各三兩),白朮(四兩)
上七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白話文:
附子(三枚) 茯苓(三兩) 人參(三兩) 甘草(三兩) 桂心(三兩) 芍藥(三兩) 白朮(四兩)
七味藥材磨成粉末,加上八升水煮,取三升湯汁,分三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