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三十 針灸下 (8)

回本書目錄

卷三十 針灸下 (8)

1. 嘔吐病

商丘,幽門,通谷,主喜嘔。(又云:商丘主脾虛,令人病寒不樂,好太息,多寒熱,喜嘔。),俞府,靈墟,神藏,巨闕,主嘔吐胸滿。率谷,主煩滿嘔吐。天容,主咳逆嘔沫。胃俞,腎俞,主嘔吐。曲澤,主逆氣嘔涎。少商,勞宮,主嘔吐。中庭,中府,主嘔逆吐,食下還出。

,石門,主嘔吐。陽陵泉,主嘔宿汁,心下澹澹。維道,主嘔逆不止。大鐘,太谿,主煩心滿嘔。絕骨,主病熱欲嘔。隱白,主膈中嘔吐,不欲食。魂門,陽關,主嘔吐不止,多涎。膈俞主吐食,又灸章門、胃脘。巨闕,胸堂,主吐食。大敦,主噦噫,又灸石關。

,內庭,主喜頻伸數欠,惡聞人言。

白話文:

[嘔吐病症]

商丘穴、幽門穴、通谷穴,主治經常性嘔吐。(另說:商丘穴主治脾胃虛弱,使人畏寒、情緒低落,常嘆氣,且多有冷熱交替的症狀,易嘔吐。)

俞府穴、靈墟穴、神藏穴、巨闕穴,主治嘔吐及胸口脹滿。

率谷穴,主治因煩躁引起之嘔吐。

天容穴,主治咳嗽並伴隨嘔吐泡沫。

胃俞穴、腎俞穴,主治嘔吐。

曲澤穴,主治逆氣引起的嘔吐。

少商穴、勞宮穴,主治嘔吐。

中庭穴、中府穴,主治嘔吐、進食後食物反流。

石門穴,主治嘔吐。

陽陵泉穴,主治嘔吐陳舊液體,心中悸動不安。

維道穴,主治持續性嘔吐不止。

大鐘穴、太溪穴,主治心情煩躁、胸腹脹滿、嘔吐。

絕骨穴,主治發熱並想嘔吐。

隱白穴,主治胃部嘔吐,食慾不振。

魂門穴、陽關穴,主治持續嘔吐,唾液過多。

膈俞穴主治嘔吐食物,另可艾灸章門穴、胃脘穴。

巨闕穴、胸堂穴,主治嘔吐食物。

大敦穴,主治打嗝,另可艾灸石關穴。

內庭穴,主治頻繁打哈欠,討厭聽人說話。

2. 吐血病

上脘,不容,大陵,主嘔血。胸堂,脾俞,肩俞,手心主,間使,胃脘,天樞,肝俞,魚際,勞宮,太谿,主唾血吐血。郄門,主衄血嘔血。手少陰郄,主吐血。委中,隱白,主衄血劇不止。大泉,神門,主唾血振寒,嘔血上氣。行間,主短氣嘔血,胸背痛。太衝,主面唇色白,時時嘔血,女子漏血。湧泉,主衄血不止。然谷,主咳唾有血。

凡內損唾血不足,外無膏澤,地五會主之,刺入三分,特忌灸。

凡唾血,瀉魚際,補尺澤。

白話文:

[關於吐血病症]

上脘穴、不容穴、大陵穴,主要處理嘔血癥狀。

胸堂穴、脾俞穴、肩俞穴、手心主穴、間使穴、胃脘穴、天樞穴、肝俞穴、魚際穴、勞宮穴、太谿穴,主要用於處理唾血和吐血癥狀。

郄門穴,主要用於處理鼻血和嘔血癥狀。

手少陰郄穴,主要用於處理吐血癥狀。

委中穴、隱白穴,主要用於處理劇烈且無法止住的鼻血。

大泉穴、神門穴,主要用於處理唾血伴隨的寒冷感以及嘔血伴隨的上氣症狀。

行間穴,主要用於處理短氣、嘔血以及胸背痛症狀。

太沖穴,主要用於處理面色及嘴脣蒼白,並時常出現嘔血,以及女性漏血癥狀。

湧泉穴,主要用於處理無法停止的鼻血。

然谷穴,主要用於處理咳嗽時伴有血液的症狀。

凡是因內部損傷導致唾血不足,外表無光澤的情況,應由地五會穴負責治療,針刺深度爲三分,特別禁忌使用灸法。

凡是唾血的情況,應瀉魚際穴,補尺澤穴。

3. 咳逆上氣病

天容,廉泉,魄戶,氣舍,譩譆,扶突,主咳逆上氣喘息,嘔沫,齒噤。(《甲乙》云:陽氣大逆,上滿於胸中,憤䐜肩息。大氣逆上喘喝,坐伏不得息,取之天容。上氣胸痛,取之廉泉。咳逆上氣魄戶及氣舍、譩譆主之。咽喉鳴喝喘息,扶突主之。唾沫,天容主之。)頭維主喘逆煩滿,嘔沫流汗。

,缺盆,心俞,肝俞,巨闕,鳩尾,主咳唾血。(又云:鳩尾主噫喘,胸滿咳嘔。),缺盆,膻中,巨闕,主咳嗽。期門,右手屈臂中橫紋外骨上,主咳逆上氣。(又云:期門主喘逆,臥不安席咳,脅下積聚。),天府,主上氣喘不得息。然谷,天泉,陷谷,胸堂,章門,曲泉,天突,雲門,肺俞,臨泣,肩井,風門,行間主咳逆。維道,主咳逆不止。

,扶突主咳逆上氣,咽中鳴喘。魄戶,中府,主肺寒熱,呼吸不得臥,咳逆上氣,嘔沫喘氣相追逐。天池,主上氣喉鳴。大包主大氣不得息。肺俞,腎俞,主喘咳少氣百病。彧中,石門,主咳逆上氣,涎出多唾。天突,華蓋,主咳逆上氣喘暴。紫宮,玉堂,太谿,主咳逆上氣心煩。

,彧中,雲門,主咳逆上氣,涎出多唾,呼吸喘悸,坐不安席。俠白,主咳逆,乾嘔、煩滿。膻中,華蓋,主短氣不得息,不能言。步廊,安都,主膈上不通,呼吸少氣,喘息。氣戶,雲門,天府,神門,主喘逆上氣,呼吸肩息,不知食味。少海主氣逆,呼吸噫噦嘔。

,庫房,中府,周榮,尺澤,主咳逆上氣,呼吸多唾濁沫,膿血。(又云:中府主肺系急,咳輒胸痛。),肩俞,主上氣。經渠,行間,主喜咳。(又云:經渠主咳逆上氣喘,掌中熱。),大陵,少商,主咳逆喘。(又云:大陵主咳逆,寒熱發。),勞宮,主氣逆噫不止。

,大泉,主咳逆胸滿,喘不得息。三里,主咳嗽多唾。支溝,主咳,面赤而熱。前谷,主咳而胸滿。

凡咳喘,曲澤出血立已。又卒咳逆逆氣(缺文),咳唾噫,善咳,氣無所出,先取三里,後取太白,章門。

白話文:

[咳嗽及呼吸困難疾病]

  • 可以在天容穴、廉泉穴、魄戶穴、氣舍穴、譩譆穴、扶突穴治療咳嗽、呼吸困難、喘息、嘔吐泡沫、牙關緊閉等症狀。據古書記載,這些穴位能調理胸中過旺的陽氣,改善因氣逆導致的肩膀緊繃和呼吸困難。天容穴特別適用於喘息嚴重、坐臥不安者;廉泉穴對胸痛、呼吸困難有效;魄戶穴、氣舍穴、譩譆穴用於治療咳嗽、呼吸困難;扶突穴能改善喉嚨鳴音和喘息;而天容穴也適用於治療唾液過多。
  • 頭維穴可緩解喘息、煩躁、胸悶、嘔吐泡沫和汗水。缺盆穴、心俞穴、肝俞穴、巨闕穴、鳩尾穴可用來治療咳嗽或吐血。鳩尾穴還能改善打嗝、喘息、胸脹和咳嗽。缺盆穴、膻中穴、巨闕穴有助於緩解咳嗽。期門穴能舒緩咳嗽、呼吸困難、睡眠不穩和肋下積聚。天府穴適用於呼吸困難、喘息和無法深呼吸。然谷穴、天泉穴、陷谷穴、胸堂穴、章門穴、曲泉穴、天突穴、雲門穴、肺俞穴、臨泣穴、肩井穴、風門穴、行間穴對治療咳嗽、呼吸困難有幫助。維道穴能控制不住的咳嗽。
  • 扶突穴適用於咳嗽、呼吸困難、喉嚨鳴音和喘息。魄戶穴、中府穴適用於肺部冷熱不均、呼吸困難、躺不下、咳嗽、呼吸困難、嘔吐泡沫和喘息。天池穴可治療呼吸困難和喉嚨鳴音。大包穴用於呼吸困難。肺俞穴、腎俞穴適用於喘息、咳嗽、氣短和各種疾病。彧中穴、石門穴適用於咳嗽、呼吸困難、唾液分泌過多。天突穴、華蓋穴適用於咳嗽、呼吸困難、突然喘息。紫宮穴、玉堂穴、太谿穴適用於咳嗽、呼吸困難和心煩。
  • 彧中穴、雲門穴適用於咳嗽、呼吸困難、唾液分泌過多、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坐立不安。俠白穴適用於咳嗽、乾嘔、胸悶。膻中穴、華蓋穴適用於氣短、呼吸困難、無法說話。步廊穴、安都穴適用於胸膈不通、呼吸困難、氣短、喘息。氣戶穴、雲門穴、天府穴、神門穴適用於喘息、呼吸困難、肩膀喘息、食慾不振。少海穴適用於氣逆、呼吸困難、打嗝和嘔吐。
  • 庫房穴、中府穴、周榮穴、尺澤穴適用於咳嗽、呼吸困難、唾液多、痰液混雜血液。中府穴還適用於肺部緊繃、咳嗽時胸部疼痛。肩俞穴適用於呼吸困難。經渠穴、行間穴適用於頻繁咳嗽。經渠穴還適用於咳嗽、呼吸困難、喘息、手掌發熱。大陵穴、少商穴適用於咳嗽、喘息。大陵穴還適用於寒熱交替的咳嗽。勞宮穴適用於持續的打嗝。
  • 大泉穴適用於咳嗽、胸悶、呼吸困難。三里穴適用於咳嗽和多痰。支溝穴適用於咳嗽、臉紅發熱。前谷穴適用於咳嗽和胸悶。
  • 對於所有類型的咳嗽和喘息,曲澤穴出血療法可以立即緩解。對於突然的咳嗽和逆氣,首先取三里穴,然後取太白穴和章門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