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三十 針灸下 (4)
卷三十 針灸下 (4)
1. 心腹第二
2. 胸脅病
通谷,章門,曲泉,膈俞,期門,食竇,陷谷,石門,主胸脅支滿。大杼,心俞,主胸中鬱郁。本神,顱息,主胸脅相引不得側。肝俞,脾俞,志室主兩脅急痛。腎俞,主兩脅引痛。神堂,主胸腹滿。三間,主胸滿腸鳴。陽谿,天容,主胸滿不得息。期門,缺盆,主胸中熱,息賁,脅下氣上。
,曲池,人迎,神道,章門,中府,臨泣,天池,璇璣,府俞,主胸中滿。支溝,主脅腋急痛。腕骨,陽谷,主脅痛不得息。豐隆,丘墟,主胸痛如刺。竅陰,主脅痛咳逆。臨泣,主季脅下支痛,胸痹不得息。陽輔,主胸脅痛。陽交,主胸滿腫。環跳,至陰,主胸脅痛無常處,腰脅相引急痛。
,太白,主胸脅脹切痛。(《甲乙》云:腸鳴切痛。),然骨,主胸中寒,咳唾有血。大鐘,主胸喘息脹。膽俞,章門,主脅痛不得臥,胸滿嘔無所出。大包,主胸脅中痛。膻中,天井,主心胸痛。膺窗,主胸脅癰腫。華蓋,紫宮,中庭,神藏,靈墟,胃俞,俠谿,步廊,商陽,上廉,三里,氣戶,周榮,上脘,勞宮,湧泉,陽陵泉,主胸脅柱滿。乳根,主胸下滿痛。
,雲門,中府,隱白,期門,肺俞,魂門,大陵,主胸中痛。(又云:雲門主胸中暴逆。),鳩尾,主胸滿咳逆。巨闕,間使,主胸中澹澹。(又云:間使主胸痹背相引。),中脘,承滿,主脅下堅痛。梁門,主胸下積氣。大泉,主胸滿噭呼、胸膺痛。魚際,主痹走胸背不得息。
關元,期門,少商,主脅下脹。經渠,丘墟,主胸背急,胸中彭彭。尺澤,少澤,主氣短脅痛,心煩。少衝,主胸痛口熱。凡胸滿氣短,不得汗皆針補手太陰以出汗。
白話文:
[胸部和脅部疾病]
對於胸部和脇部的脹滿,主要可以考慮的穴位有通谷、章門、曲泉、膈俞、期門、食竇、陷谷、石門。
對於胸部鬱悶的情況,可選擇大杼、心俞。
對於胸部和脇部互相牽引導致不能側睡的症狀,本神、顱息是不錯的選擇。
對於兩脇部緊急疼痛,肝俞、脾俞、志室可以作為治療的穴位。
兩脇部牽引痛,可以選用腎俞。
對於胸腹部脹滿,神堂穴有效。
對於胸部脹滿和腸鳴,三間穴可以緩解。
對於胸部脹滿呼吸困難,陽谿、天容穴有療效。
對於胸中熱感、呼吸困難、脅下氣上,期門、缺盆穴有助於治療。
對於胸中脹滿,曲池、人迎、神道、章門、中府、臨泣、天池、璇璣、府俞穴可以使用。
對於脅腋部緊急疼痛,支溝穴有效。
對於脅痛呼吸困難,腕骨、陽谷穴可以緩解。
對於胸痛如針刺,豐隆、丘墟穴可以治療。
對於脅痛咳嗽,竅陰穴有療效。
對於季脅下部疼痛、胸悶呼吸困難,臨泣穴有助於治療。
對於胸脅部疼痛,陽輔穴可以緩解。
對於胸部脹滿和腫脹,陽交穴有效。
對於胸部脹痛且位置不定,腰脅部互相牽引緊急疼痛,環跳、至陰穴可以治療。
對於胸部脹痛,太白穴可以緩解。
對於胸中寒冷、咳嗽帶血,然骨穴有助於治療。
對於胸喘息脹,大鐘穴可以緩解。
對於脅痛不能臥牀、胸滿嘔吐無物,膽俞、章門穴有助於治療。
對於胸脅中部疼痛,大包穴可以治療。
對於心胸疼痛,膻中、天井穴有助於治療。
對於胸脅部癰腫,膺窗穴可以緩解。
對於胸脅部柱滿,華蓋、紫宮、中庭、神藏、靈墟、胃俞、俠谿、步廊、商陽、上廉、三里、氣戶、周榮、上脘、勞宮、湧泉、陽陵泉穴可以使用。
對於胸下部脹滿疼痛,乳根穴有助於治療。
對於胸部突然逆氣,雲門、中府、隱白、期門、肺俞、魂門、大陵穴可以緩解。
對於胸滿咳嗽,鳩尾穴可以治療。
對於胸中澹澹,巨闕、間使穴有助於治療。
對於脅下堅硬疼痛,中脘、承滿穴可以緩解。
對於胸下部積氣,梁門穴有助於治療。
對於胸滿噭呼、胸膺疼痛,大泉穴可以緩解。
對於胸部麻木延伸到背部無法呼吸,魚際穴可以治療。
對於脅下脹滿,關元、期門、少商穴可以治療。
對於胸背部緊急、胸中彭彭,經渠、丘墟穴有助於治療。
對於氣短脅痛、心煩,尺澤、少澤穴可以緩解。
對於胸痛口熱,少衝穴可以治療。
對於胸滿氣短無法出汗,皆可用針灸手太陰經穴以促進出汗。
3. 心病
支溝,太谿,然谷,主心痛如錐刺,甚者手足寒至節不息者死。(又云:然谷主心如懸,少氣不足以息。),大都,太白,主暴泄,心痛腹脹,心痛尤甚。臨泣,主胸痹心痛,不得反側。(《甲乙》云:不得息,痛無常處。),行間,主心痛,色蒼蒼然如死灰狀,終日不得太息。
,通谷,巨闕,太倉,心俞,膻中,神府,郄門,曲澤,大陵,主心痛。通里,主卒痛煩心,心中懊憹,,數欠頻伸,心下悸而悲恐。期門,長強,天突,俠白,中衝,主心痛短氣。尺澤,主心痛彭彭然,心煩悶亂,少氣不足以息。腎俞,復溜,大陵,雲門,主心痛如懸。
章門,主心痛而嘔。建里,主心痛上搶心,不欲食。少衝,主心痛而寒。大泉,主心痛肺脹,胃氣上逆。鳩尾,主心寒脹滿,不得食,息賁唾血厥,心痛善噦,心疝太息。上脘,主心痛有三蟲多涎,不得反側。中脘,主心痛難以俯仰。(《甲乙》云:身寒心疝沖冒,死不知人。
),不容,期門,主心切痛,喜噫酸。盲門,主心下大堅。靈道,主心痛悲恐,相引瘛瘲。間使,主心懸如飢。商丘,主心下有寒痛。又主脾虛,令人病不樂,好太息。凡卒心痛,汗出,刺大敦出血立已。內關,主凡心實者,則心中暴痛,虛則心煩,惕然不能動,失智。
白話文:
[心臟疾病]
以下幾個穴位對於心臟相關的疾病有療效:支溝、太谿、然谷,這些穴位可以緩解心痛到如同被針刺般的劇烈疼痛,病情嚴重者會導致手腳冰冷至關節,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不退,患者可能有生命危險。(另外有說法認為,然谷穴對於心臟像是被懸掛著的感覺,以及呼吸短淺的症狀也有幫助。)
大都和太白兩個穴位,主要用於治療突然的腹瀉,以及心痛與腹部脹痛,尤其是心痛特別嚴重的情況。臨泣穴,適用於胸腔阻塞感和心痛,患者可能無法正常轉身躺臥。(《甲乙》記載:患者可能無法正常呼吸,且痛楚沒有固定的位置。)行間穴,用於治療心痛,患者面色蒼白如死灰,整天無法深呼吸。
通谷、巨闕、太倉、心俞、膻中、神府、郄門、曲澤、大陵等穴位,主要用於治療心痛。通裏穴,適用於突然的心痛及煩躁,患者可能感到心中焦慮不安,頻繁打哈欠及伸展身體,心臟下方可能出現悸動,伴隨悲傷恐懼的情緒。期門、長強、天突、俠白、中衝等穴位,主要用於治療心痛及呼吸短促。尺澤穴,適用於心痛到感覺心跳加速,心情煩悶混亂,呼吸短淺。腎俞、復溜、大陵、雲門等穴位,主要用於治療心臟像被懸掛著的痛感。
章門穴,適用於治療心痛及嘔吐。建裏穴,適用於治療心痛向上延伸到心臟,患者可能食慾不佳。少衝穴,適用於治療心痛伴隨寒冷感。大泉穴,適用於治療心痛、肺部脹痛,以及胃氣上逆。鳩尾穴,適用於治療心臟寒冷及脹滿感,患者可能食慾不佳,吞嚥困難,甚至咳血,心痛伴隨打嗝,心臟部位的疝氣及深呼吸。上脘穴,適用於治療心痛,患者可能有大量口涎,且難以翻身躺臥。中脘穴,適用於治療心痛,患者可能難以前後彎腰。(《甲乙》記載:患者可能全身冰冷,心臟部位的疝氣及頭暈,若失去知覺則可能有生命危險。)
不容穴和期門穴,適用於治療心臟劇烈疼痛,患者可能經常打嗝且口中有酸味。盲門穴,適用於治療心臟下方的堅硬感。靈道穴,適用於治療心痛伴隨悲傷恐懼,以及抽搐。間使穴,適用於治療心臟像被懸掛著的飢餓感。商丘穴,適用於治療心臟下方的寒冷感及疼痛,同時,這個穴位也適用於治療脾虛,患者可能心情不佳,且經常深呼吸。一般來說,對於突然的心痛及出汗的情況,刺激大敦穴使其出血,疼痛可以立即緩解。內關穴,適用於治療心臟過度活躍導致的心痛,以及心臟功能不足導致的煩躁,患者可能完全無法移動,甚至失去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