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三十 針灸下 (3)
卷三十 針灸下 (3)
1. 口病
承注,四白,巨髎,禾髎,上關,大迎,顴骨,強間,風池,迎香,水溝主喎僻不能言。頰車,顴髎,主口僻痛,惡風寒不可以嚼。外關,內庭,三里,大泉(《甲乙》云:口僻,刺太淵,引而下之。),商丘,主僻噤。水溝,齦交,主口不能噤水漿喎僻。齦交,上關,大迎,翳風,主口噤不開引鼻中。
,合谷,水溝,主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開。商丘,曲鬢,主口噤不開。地倉,大迎,主口緩不收,不能言。下關,大迎,翳風,主口失欠,下牙齒痛。膽俞,商陽,小腸俞,主口舌乾,飲食不下。勞宮,少澤,三間,太衝,主口熱口乾,口中爛。(又云:勞宮主大人小兒口中腫,腥臭。
),曲澤,章門,主口乾。太谿,少澤,主咽中干,口中熱,唾如膠。兌端,目窗,正營,耳門,主唇吻強,上齒齲痛。光明,臨泣,主喜齧頰。解谿,主口痛齧舌。京骨,陽谷,主自齧唇。(一作頰。),陽陵泉,主口苦,嗌中介介然。
白話文:
[口部疾病]
主治口歪斜、言語障礙的穴位有:承漿穴、四白穴、巨髎穴、禾髎穴、上關穴、大迎穴、顴骨穴、強間穴、風池穴、迎香穴、水溝穴。
主治口部歪斜疼痛、畏風寒無法咀嚼的穴位有:頰車穴、顴髎穴。
主治口歪斜的穴位有:外關穴、內庭穴、三里穴、大泉穴(據《甲乙經》記載:治療口歪斜,應刺太淵穴,並向下引導。)、商丘穴。
主治口閉緊、無法言語的穴位有:商丘穴、曲鬢穴。
主治脣部肌肉無力、無法控制、無法言語的穴位有:合谷穴、水溝穴。
主治口閉緊、無法開口的穴位有:商丘穴、曲鬢穴。
主治口部肌肉鬆弛、無法控制、無法言語的穴位有:地倉穴、大迎穴。
主治口角歪斜、下牙齒疼痛的穴位有:下關穴、大迎穴、翳風穴。
主治口乾舌燥、吞嚥困難的穴位有:膽俞穴、商陽穴、小腸俞穴。
主治口熱、口乾、口腔潰瘍的穴位有:勞宮穴、少澤穴、三間穴、太沖穴。(另有一說:勞宮穴主治成人及兒童口腔腫脹、腥臭。)
主治口乾的穴位有:曲澤穴、章門穴。
主治咽喉乾燥、口內發熱、唾液粘稠的穴位有:太溪穴、少澤穴。
主治脣部僵硬、上門牙疼痛的穴位有:兌端穴、目窗穴、正營穴、耳門穴。
主治愛咬臉頰的穴位有:光明穴、臨泣穴。
主治口痛、咬舌的穴位有:解溪穴。
主治自咬嘴脣(或臉頰)的穴位有:京骨穴、陽谷穴。
主治口苦、喉嚨有異物感的穴位有:陽陵泉穴。
2. 舌病
廉泉,然谷(《甲乙》作通谷。),陰谷主舌下腫難言,舌瘲涎出。風府,主舌緩喑不能言,舌急語難。扶突,大鐘,竅陰,主舌本出血。魚際,主舌上黃,身熱。尺澤,主舌乾脅痛。關衝,主舌卷口乾,心煩悶。中衝,主舌本痛。支溝,天窗,扶突,曲鬢,靈道,主暴喑不能言。天突,主挾舌縫脈青。復溜,主舌卷不能言。
白話文:
[舌部疾病]
- 廉泉穴和然谷穴(在《甲乙經》中記載為通谷穴)主要用於治療舌下腫脹,導致說話困難,以及舌頭抽搐、口水外流的情況。
- 陰谷穴主治舌下腫脹,言語不清,舌頭抽搐,口水流出等症狀。
- 風府穴用於處理舌頭鬆弛,發音不清或完全無法說話,舌頭緊繃,言語困難的問題。
- 扶突穴、大鐘穴、竅陰穴主要用於治療舌根出血的病症。
- 魚際穴主要針對舌面出現黃色,伴隨身體發熱的狀況。
- 尺澤穴主治舌頭乾燥,伴有側胸疼痛的症狀。
- 關衝穴用於處理舌頭捲縮,口乾,心煩意亂的問題。
- 中衝穴主治舌根疼痛。
- 支溝穴、天窗穴、扶突穴、曲鬢穴、靈道穴主要用於突然發音不清,無法說話的病症。
- 天突穴主治舌頭兩側脈絡顯現青色的症狀。
- 復溜穴主治舌頭捲縮,無法說話的問題。
3. 齒病
厲兌,三間,衝陽,偏歷,小海,合谷,內庭,復溜,主齲齒。浮白主牙齒痛,不能言。大迎,顴髎,聽會,曲池,主齒痛惡寒。陽谷,正營,主上牙齒痛。陽谷,液門,商陽,二間,四瀆,主下齒痛。角孫,頰車,主牙齒不能嚼。下關,大迎,翳風,完骨,主牙齒齲痛。曲鬢,衝陽,主齒齲。
白話文:
[牙齒疾病]
厲兌穴、三間穴、衝陽穴、偏歷穴、小海穴、合谷穴、內庭穴、復溜穴,主要用於治療蛀牙。
浮白穴則針對牙齒疼痛到無法說話的情況。
大迎穴、顴髎穴、聽會穴、曲池穴,適用於牙齒疼痛且感到畏寒的情形。
陽谷穴、正營穴,主要處理上牙齒疼痛。
陽谷穴、液門穴、商陽穴、二間穴、四瀆穴,用於治療下牙齒疼痛。
角孫穴、頰車穴,專治牙齒無法正常咀嚼的問題。
下關穴、大迎穴、翳風穴、完骨穴,對於蛀牙引起的牙痛有療效。
曲鬢穴、衝陽穴,則用來對付由蛀牙引發的不適。
以上所提到的穴位,都是中醫針灸學中的特定穴位,通過針刺或艾灸等方法,可達到緩解和治療牙齒疾病的功效。
4. 喉咽病
風府,天窗,勞宮,主喉嗌痛。扶突,天突,天溪,主喉鳴暴忤氣哽。少商,太衝,經渠,主喉中鳴。魚際,主喉中焦乾。水突,主咽喉腫。液門,四瀆,主呼吸氣短,咽中如息肉狀。間使,主嗌中如扼。(《甲乙》作行間。),少衝,主咽中酸。少府,蠡溝,主嗌中有氣如息肉狀。
,中渚,支溝,內庭,主嗌痛。復溜,照海,太衝,中封,主嗌乾。前谷,照海,中封主咽偏腫,不可以咽。湧泉,大鐘,主咽中痛,不可納食。然谷,太谿,主嗌內腫,氣走咽喉不能言。風池,主咽喉僂引項攣不收。
白話文:
[喉咽疾病]
風府穴、天窗穴、勞宮穴,主要治療喉嚨疼痛。
扶突穴、天突穴、天溪穴,主要治療喉嚨發出的鳴聲、突然的氣哽。
少商穴、太衝穴、經渠穴,主要治療喉嚨內的鳴音。
魚際穴,主要治療喉嚨乾燥。
水突穴,主要治療咽喉腫脹。
液門穴、四瀆穴,主要治療呼吸氣短,咽喉有如息肉般的感覺。
間使穴,主要治療咽喉像被掐住的感覺。(《甲乙》記載為行間穴)
少衝穴,主要治療咽喉酸澀。
少府穴、蠡溝穴,主要治療咽喉有如息肉般的氣感。
中渚穴、支溝穴、內庭穴,主要治療咽喉疼痛。
復溜穴、照海穴、太衝穴、中封穴,主要治療咽喉乾燥。
前谷穴、照海穴、中封穴,主要治療咽喉一側腫脹,無法正常吞嚥。
湧泉穴、大鐘穴,主要治療咽喉劇痛,無法進食。
然谷穴、太谿穴,主要治療咽喉內腫脹,氣息不順,無法說話。
風池穴,主要治療咽喉肌肉緊繃,頸部肌肉痙攣,無法放鬆。
5. 喉痹病
完骨,天牖,前谷,主喉痹,頸項腫不可俯仰,頰腫引耳後。中府,陽交主喉痹,胸滿塞,寒熱。天容,缺盆,大杼,膈俞,雲門,尺澤,二間,厲兌,湧泉,然谷,主喉痹哽咽,寒熱。天鼎,氣舍,膈俞,主喉痹噎哽,咽腫不得消,飲食不下。天突,主喉痹,咽乾急。
,大陵,偏歷,主喉痹嗌乾。璇璣,鳩尾,主喉痹咽腫,水漿不下。三間,陽谿,主喉痹,咽如哽。神門,合谷,風池,主喉痹。三里,溫溜,曲池,中渚,豐隆,主喉痹不能言。關衝,竅陰,少澤主喉痹,舌卷口乾。凡喉痹,脅中暴逆,先取衝脈,後取三里、雲門各瀉之,又刺手小指端出血立已。
白話文:
[喉炎疾病]
以下幾個穴位對於治療喉炎有幫助:完骨穴、天牖穴、前谷穴,能緩解喉炎導致的頸部腫脹,以致於無法低頭抬頭,以及臉頰腫脹延伸到耳後的症狀。
中府穴、陽交穴能緩解喉炎,以及胸部滿悶堵塞,伴隨的冷熱感。
天容穴、缺盆穴、大杼穴、膈俞穴、雲門穴、尺澤穴、二間穴、厲兌穴、湧泉穴、然谷穴,這些穴位可以改善喉炎導致的吞嚥困難,和冷熱感。
天鼎穴、氣舍穴、膈俞穴,能緩解喉炎造成的吞嚥困難,咽喉腫脹,食物飲水難以下嚥。
天突穴,能改善喉炎,咽喉乾燥緊迫。
大陵穴、偏歷穴,對喉炎導致的咽喉乾燥有幫助。
璇璣穴、鳩尾穴,能緩解喉炎咽喉腫脹,食物飲水難以下嚥。
三間穴、陽谿穴,能改善喉炎導致的吞嚥困難,感覺有東西卡在喉嚨。
神門穴、合谷穴、風池穴,能緩解喉炎。
三里穴、溫溜穴、曲池穴、中渚穴、豐隆穴,能幫助喉炎導致的失語。
關衝穴、竅陰穴、少澤穴,能改善喉炎,舌頭捲縮,口乾的症狀。
對於喉炎,如果突然出現肋側劇烈疼痛,應先針刺衝脈,再針刺三里穴、雲門穴,將其放血,再刺激小指末端放血,通常可以立即緩解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