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三 婦人方中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婦人方中 (1)

1. 龍骨散

治淳下十二病絕產,一曰白帶,二曰赤帶,三曰經水不利,四曰陰胎,五曰子臟堅,六曰臟癖,七曰陰陽患病痛,八曰內強,九曰腹寒,十曰臟閉,十一曰五臟痠痛,十二曰夢與鬼交,宜服之。(淳下一本作腹下。)

龍骨(三兩),黃柏,半夏,灶中黃土,桂心,乾薑(各二兩),石葦,滑石(各一兩),烏賊骨,代赭(各四兩),白殭蠶(五枚)

上十一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白多者加烏賊骨,殭蠶各二兩,赤多者加代赭五兩,小腹泠加黃柏二兩,子臟堅加乾薑、桂心各二兩。以上各隨病增之,服藥三月有子即住藥,藥太過多生兩子,當審方取好藥。寡婦童女不可妄服。

治女子帶下諸病方:

大黃(蒸三斗米下),附子,茯苓,牡蒙,牡丹,桔梗,葶藶(各三兩),厚朴,川芎,人參,當歸,虻蟲,川椒,吳茱萸,柴胡,乾薑,桂心(各半兩),細辛(二兩半)

上十八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酒服二丸,不知加之,以腹中溫溫為度。(一本有麻子、澤蘭,無川椒、葶藶。)

治帶下百病無子,服藥十四日下血,二十日下長蟲及青黃汁出,三十日病除,五十日肥白方:

大黃(破如豆粒,熬令黑色),柴胡,朴硝(各一斤),川芎(五兩),乾薑,川椒(各一升),茯苓(如雞子大一枚)

上七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先食米飲服七丸,不知加至十丸,以知為度。

治帶下方:

枸杞根(一升),生地黃(五升)

上二味㕮咀,以酒一斗,煮取五升,分為三服

治婦人及女子赤白帶下方:

禹餘糧,當歸,川芎(各一兩半),赤石脂,白石脂,阿膠,龍骨,石葦(各一兩六銖),烏賊骨,黃柏,白蘞,黃芩(一用黃連),續斷,桑耳,牡蠣(各一兩)

上十五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空心飲下十五丸,日再,加至三十丸為度。

白話文:

[龍骨散]這方劑適用於治療婦科十二種病症,包括:1. 白帶,2. 赤帶,3. 月經不順,4. 異常懷孕,5. 子宮硬結,6. 腸胃功能失調,7. 性交疼痛,8. 內分泌失調,9. 腹部寒冷,10. 生殖器官閉塞,11. 五臟痠痛,12. 夢遊或精神狀態異常,服用此藥可能有助。

所需藥材有:龍骨(約90克),黃柏,半夏,竈中黃土,桂心,乾薑(各約60克),石葦,滑石(各約30克),烏賊骨,代赭(各約120克),白殭蠶(5枚)。將以上十一種藥材磨成粉末,用酒送服一茶匙的量,一天三次。如果白帶較多,則烏賊骨和白殭蠶可各增加60克;若赤帶較多,則代赭增加至150克;腹部冷可增加黃柏60克;子宮硬結則乾薑和桂心各增加60克。根據病情調整藥量,服用三個月後若懷孕就停止服藥,藥效過猛可能會雙胞胎,需謹慎選藥。未婚女性或處女不宜隨意服用。

另一個治療婦女各種疾病(特別是白帶和赤帶)的藥方如下:大黃(蒸煮至米飯熟透),附子,茯苓,牡蒙,牡丹,桔梗,葶藶(各約90克),厚朴,川芎,人參,當歸,虻蟲,川椒,吳茱萸,柴胡,乾薑,桂心(各約15克),細辛(約75克)。將以上十八種藥材磨成粉,用蜂蜜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天空腹時以酒吞服兩顆,如效果不明顯可逐漸增加,直到感覺腹部溫暖即可。

另一方能治療所有婦科疾病,且可促進生育。服藥十四天後會出現出血現象,二十天後可能排出長條蟲體或青黃色液體,三十天後病情應會消除,五十天後身體應會恢復健康,變得豐滿。所需藥材有:大黃(切碎並炒至黑色),柴胡,朴硝(各約450克),川芎(約150克),乾薑,川椒(各約30克),茯苓(約一個雞蛋大小)。將以上七種藥材磨成粉,用蜂蜜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飯前用水吞服七顆,若效果不明顯可逐漸增加至十顆。

另一個治療白帶和赤帶的藥方如下:枸杞根(約300克),生地黃(約1500克)。將兩種藥材切碎,用一斗酒煮至剩五升,分成三次服用。

最後,針對婦女及少女的赤白帶,所需藥材有:禹餘糧,當歸,川芎(各約45克),赤石脂,白石脂,阿膠,龍骨,石葦(各約39克),烏賊骨,黃柏,白蘞,黃芩(或黃連),續斷,桑耳,牡蠣(各約30克)。將以上十五種藥材磨成粉,用蜂蜜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空腹時用水吞服十五顆,一天兩次,可逐漸增加至三十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