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二十七 養性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七 養性 (3)

1. 養性序第一

然後先服草木以救虧缺,後服金丹以定無窮,養性之理盡於此矣。

夫欲快意任懷,自謂達識知命,不泥異端,極情肆力,不勞持久者,聞此言也,雖風之過耳,電之經目,不足喻也。雖身枯於留連之中,氣絕於綺紈之際,而甘心焉,亦安可告之以養性之事哉,非唯不納,乃謂妖訛也,而望彼信之,所謂以明鑑給矇瞽,以絲竹娛聾夫者也。

魏武與皇甫隆令曰:聞卿年出百歲,而體力不衰,耳目聰明,顏色和悅,此盛事也。所服食施行導引,可得聞乎?若有可傳,想可密示封內。隆上疏對曰:臣聞天地之性,唯人為貴。人之所貴,莫貴於生。唐荒無始,劫運無窮。人生其間,忽如電過,每一思此,罔然心熱,生不再來,逝不可追,何不抑情養性以自保。

惜今四海垂定,太平之際又當須展才布德當由萬年。萬年無窮,當由修道,道甚易知,但莫能行。臣嘗聞道人蒯京已年一百七十八,而甚丁壯,言人當朝朝服食玉泉、琢齒,使人丁壯有顏色,去三蟲而堅齒。玉泉,口中唾也。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滿口乃吞之,琢齒二七遍,如此者,乃名曰練精。

嵇康曰:穰歲多病,饑年少疾,信哉不虛。是以關中土地,俗好儉嗇,廚膳餚饈,不過菹醬而已,其人少病而壽。江南嶺表,其處饒足,海陸鮭餚,無所不備,土俗多疾而人早夭。北方仕子游官至彼,遇其豐贍,以為福佑所臻。

是以尊卑長幼恣口食啖,夜常醉飽,四體熱悶,赤露眠臥,宿食不消,未逾期月,大小皆病,或患霍亂腳氣脹滿,或寒熱瘧痢惡核疔腫,或癰疽痔漏,或偏風猥退,不知醫療以至於死。凡如此者,比肩皆是,唯云不習水土,都不知病之所由。靜言思之,可為太息者也。學者先須識此,以自誡慎。

抱朴子曰:人之一身,猶一國之象也。胸腹之位,猶宮室也。四肢之列,猶郊境也。骨節之分,猶百宮也。神猶君也,血猶臣也,氣猶民也,知治身則能治國也。夫愛其民,所以安其國。惜其氣,所以全其身。民散則國亡,氣竭則身死。死者不可生也,亡者不可存也。是以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

醫之於無事之前,不追於既逝之後。夫人難養而易危也,氣難清而易濁也,故能審威德所以保社稷,割嗜欲所以固血氣,然後真一存焉,精神守焉,百病卻焉,年壽延焉。

白話文:

養性序第一

首先服用草木藥物來彌補身體的不足,然後再服用金丹來保持身體的平衡,養生的道理就在於此。

那些放縱情慾、自以為聰明通達、不拘泥於任何旁門左道、極盡享樂、不求長久的人,聽了這些話,如同風過耳邊、電光閃過眼前一樣,根本無法理解。即使他們的身體在縱慾中衰敗,生命在享樂中終結,卻甘之如飴,又怎麼能跟他們講養生之道呢?他們不僅不會接受,反而會認為是荒謬無稽的邪說。想要讓他們相信,就好比用明亮的鏡子給盲人看,用音樂去娛樂聾子一樣,徒勞無功。

魏武帝曾問皇甫隆說:「聽說您已經一百多歲了,但身體仍然健壯,耳聰目明,容光煥發,真是了不起啊!您是靠服用什麼藥物、做什麼鍛鍊,才能保持這樣的身體呢?如果方便,請您秘密地告訴我。」皇甫隆回答說:「臣聽說天地萬物之中,人才是最珍貴的。人之所以珍貴,莫過於生命。時間如同白駒過隙,轉瞬即逝。每當想到這一點,我就感到心急如焚。生命只有一次,逝去便無法挽回,所以我們應該克制慾望,保養身心來保護自己。

如今天下太平,正是施展才能、造福百姓的好時機,應該為萬世開太平。要實現萬世太平,就要修道,而修道的道理很容易理解,但卻很難做到。我曾經聽說道士蒯京活到一百七十八歲,身體還很健壯,他說人應該每天早上服用玉泉、叩齒,這樣可以使人強壯,面色紅潤,去除體內三蟲,使牙齒堅固。玉泉就是口中的唾液。每天早晨起床前,先漱口,讓唾液充滿口腔,然後吞下,再叩齒三十六下,這樣就叫做練精。

嵇康說:「豐收的年景疾病多發,饑荒的年景疾病就少,這句話確實不假。」所以關中地區的人民,普遍崇尚節儉,飲食簡單,只吃些腌菜醬料而已,因此那裡的人很少生病,壽命也長。而江南嶺南地區物產豐富,海陸珍饈應有盡有,當地人卻多病早夭。北方官員到南方做官,遇到那裡豐盛的食物,就認為是福氣到了。

因此,不論尊卑長幼,都縱情飲食,常常醉酒飽食,身體感到渾身燥熱,赤身裸體睡覺,宿食難以消化,不到一個月,就都生病了,有的患霍亂、腳氣、腹脹,有的患寒熱、瘧疾、癰疽、疔腫,有的患癰疽、痔漏,有的患中風、癱瘓,不知如何治療,最後死去。這樣的人比比皆是,只說是水土不服,卻不知道疾病的真正原因。仔細想想,真是令人惋惜啊!學習養生的人,首先要明白這個道理,以此來警示自己。

抱朴子說:「人的身體,就像一個國家一樣。胸腹是宮殿,四肢是郊區,骨節是各個官署。神是君主,血是臣民,氣是百姓。懂得養生就能治理國家。愛護百姓,國家才能安定;愛惜元氣,才能保全身體。百姓散了,國家就亡了;元氣耗盡,身體就死了。死人不能復活,亡國不能復興。所以修道之人,要預防疾病的發生,治療未發的疾病。

醫生應該在疾病發生之前就加以預防,而不是等到疾病發生之後才去治療。人的身體很難保養,卻很容易出問題;元氣很難保持清淨,卻很容易變得渾濁。所以,要懂得如何運用權威和恩德來保衛國家,要克制嗜好慾望來鞏固元氣,這樣才能使真氣充盈,精神飽滿,百病不侵,壽命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