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二十七 養性 (2)
卷二十七 養性 (2)
1. 養性序第一
秋三月此為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毋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則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毋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則奉生者少。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為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故喜怒不節,寒暑失度,生乃不固,人能依時攝養,故得免其夭枉也。
仲長統曰:王侯之宮,美女兼千。卿士之家,侍妾數百。晝則以醇酒淋其骨髓,夜則房室輸其血氣,耳聽淫聲,目樂邪色,宴內不出,遊外不返。王公得之於上,豪傑馳之於下,及至生產不時,字育太早,或童孺而擅氣,或疾病而構精,精氣薄惡,血脈不充,既出胞臟,養護無法,又蒸之以綿纊,爍之以五味,胎傷孩病而脆,未得堅剛,復縱情欲,重重相生,病病相孕,國無良醫,醫無審術,奸佐其間,過謬常有,會有一疾,莫能自免。當今少百歲之人者,豈非所習不純正也。
抱朴子曰:或問所謂傷之者,豈色欲之間乎?答曰:亦何獨斯哉。然長生之要,其在房中,上士知之,可以延年除病,其次不以自伐。若年當少壯,而知還陰丹以補腦,採七益於長俗。(一作谷)者,不服藥物,不失一二百歲也,但不得仙耳。
不得其術者,古人方之於凌杯以盛湯,羽苞之蓄火,又且才所不逮而強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強舉之傷也,深憂重恚傷也,悲哀憔悴傷也,喜樂過度傷也,汲汲所欲傷也,慼慼所患傷也,久談言笑傷也,寢息失時傷也,挽弓引弩傷也,沉醉嘔吐傷也,飽食即臥傷也,跳走喘乏傷也,歡呼哭泣傷也。陰陽不交傷也積傷至盡,盡則早亡,盡則非道也。
故養性之士,唾不至遠,行不疾走,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坐不久處,立不至疲,臥不至懻。先寒而衣,先熱而解。不欲極飢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欲過多。不欲啖生冷,不欲飲酒當風,不欲數數沐浴,不欲廣志遠願,不欲規造異巧。冬不欲極溫,夏不欲窮涼,不欲露臥星月,不欲眠中用扇,大寒大熱、大風大霧皆不得冒之。
五味不欲偏多,故酸多則傷脾,苦多則傷肺,辛多則傷肝,咸多則傷心,甘多則傷腎,此五味克五臟五行,自然之理也。凡言傷者,亦不即覺也,謂久則損壽耳。是以善攝生者,臥起有四時之早晚,興居有至和之常制,調利筋骨有俯仰之方,祛疾閒邪有吐納之術,流行營衛有補瀉之法,節宣勞逸有與奪之要。忍怒以全陰,抑喜以養陽。
白話文:
養性序第一
秋季三月,天氣清爽和順,地氣明朗。應該早睡早起,和雞一起打鳴起床,保持心情平靜安寧,以緩解秋季肅殺之氣,收斂神氣,使秋氣平和,不要讓思慮過度,保持肺氣清肅。這是順應秋氣的養生之道,也是收斂精氣的要訣。違背此道則會傷肺,到了冬天就會腹瀉,導致精氣不足。
冬季三月,萬物閉藏,水結成冰,地發生裂縫。不要擾動陽氣,應該早睡晚起,等到太陽出來再起床,保持心情平和寧靜,好像隱藏著私心,又好像已經有所成就,要趨暖避寒,不要讓皮膚受寒,使體內元氣不外洩。這是順應冬氣的養生之道,也是閉藏精氣的要訣。違背此道則會傷腎,到了春天就會出現痿厥(肢體軟弱無力)的症狀,導致生機不足。
天地有四季五行,以生長收藏為原則,以寒暑燥濕風為變化。人體有五臟,化生為五氣,與喜怒悲憂恐等情緒相應。所以喜怒會傷氣,寒暑會傷形體,暴怒會傷陰,暴喜會傷陽。因此,喜怒不節制,寒暑失度,就會導致生機不固。人如果能順應時令攝養身心,就能避免夭亡。
仲長統說:王侯的宮殿裡,美女成千上萬;卿士之家,侍妾數百。白天用醇酒浸泡骨髓,夜晚縱慾耗損精氣,耳聽淫聲,眼看邪色,終日沉迷酒色,不出家門,也不外出遊玩。從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都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結果生育不正常,孩子過早出生,有的孩童就氣血虛弱,有的疾病纏身,精氣衰敗,血脈不足,出生後又缺乏良好的照護,還用棉絮蒸熏,用五味辛辣之物刺激,導致孩子體質虛弱多病,還沒長大就身體羸弱,還放縱情慾,惡性循環,疾病不斷,國家缺乏良醫,醫生又缺乏精湛的醫術,奸邪之徒又在其中作祟,錯誤百出,因此很容易生病,難以倖免。如今很少有人能活到一百歲,難道不是因為生活習慣不正的原因嗎?
抱朴子說:有人問:所謂的傷害,是指男女之事嗎?回答說:也不僅僅如此。但是長壽的關鍵,就在於房事方面。高明的人懂得這個道理,可以延年益壽,去除疾病;其次,不能過度縱慾。如果正值年輕力壯時期,就知道用還精補腦的方法,從日常生活中攝取七種有益的營養物質(一說為穀物),就能不服用藥物,也能活到一百多歲,只是不能成仙而已。
不懂得養生之道的人,就好比用杯子盛湯,用羽毛包火,力不從心,勉強去做,就會造成傷害:勉強思考的傷害,勉強舉重物的傷害,憂慮過重的傷害,悲哀憔悴的傷害,過度喜樂的傷害,貪婪的傷害,患得患失的傷害,過度說話的傷害,睡眠時間不規律的傷害,拉弓射箭的傷害,醉酒嘔吐的傷害,飽食後就睡的傷害,劇烈運動的傷害,大哭大笑的傷害,以及陰陽失調的傷害。這些傷害累積到極點,就會早亡,就會違背自然之道。
所以,養生的人,吐口水吐不遠,走路不快跑,聽覺不過度刺激,視覺不過度刺激,久坐不會疲勞,站立不會疲憊,睡覺不會昏沉。天冷時就加衣,天熱時就脫衣。不要等到極度飢餓才吃飯,吃飯不可過飽。不要等到極度口渴才喝水,喝水也不可過多。不要吃生冷食物,不要飲酒當風,不要頻繁洗澡,不要有過高的志向和遠大的願望,不要追求奇巧的事物。冬天不要過度溫暖,夏天不要過度涼爽,不要露宿星空下,不要睡覺時用扇子扇風,大寒大熱、大風大霧都不要冒犯。
五味不要過度偏嗜,因為酸味過多會傷脾,苦味過多會傷肺,辛味過多會傷肝,鹹味過多會傷心,甘味過多會傷腎。這是五味克五臟五行的自然規律。凡是說傷害身體的,也不一定立即就能感覺到,而是指長期這樣下去會損害壽命。所以,善於養生的人,起居作息有四季的早晚之分,生活起居有至和的常規,調養筋骨有俯仰的鍛鍊方法,驅除疾病邪氣有吐納的技巧,調節營衛氣血有補瀉的措施,調節勞逸有取捨的原則,克制怒氣以保全陰氣,壓制喜悅之情以滋養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