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六上 七竅病上 (12)
卷六上 七竅病上 (12)
1. 母姜酒
咽門者,肝膽之候,若臟熱,咽門則閉而氣塞,若腑寒,咽門則破而聲嘶。母姜酒主之方。
白話文:
繁體中文:
咽門者,肝膽之候,若臟熱,咽門則閉而氣塞,若腑寒,咽門則破而聲嘶。母姜酒主之方。
咽喉是肝、膽系統的反應部位。如果內臟有熱,咽喉就會閉塞,呼吸不暢;如果腸胃有寒,咽喉就會破損,聲音嘶啞。可以用生薑酒來治療。
母薑汁(二升),酥,牛髓,油(各一升),桂心,秦椒(各一兩),防風(一兩半),川芎,獨活(各一兩六銖)
白話文:
薑汁(四碗),酥油、牛骨髓、食用油(各兩碗),桂皮、花椒(各半兩),防風(三兩),川芎、獨活(各三兩二錢)
上九味末之,納薑汁中煎,取相淹濡,下髓酥油等,令調,微火,三上三下煎之,平旦溫清酒一升,下二合膏,即細細吞之,日三夜一。
白話文:
將上面列出的九種中藥研磨成粉末,加入薑汁中煎煮,取出藥汁浸泡於藥粉中。加入髓酥和酥油等食材,使其均勻混合。用小火煎煮,重複三次上鍋和下鍋的動作。天亮後,用一升溫熱的清酒,加入二合藥膏,慢慢吞服。一天服用三次,晚上服用一次。
又方,丹參,升麻,雄黃,杏仁,鬼臼,甘草,射干(各一兩),麝香(半兩)
白話文:
另一個方子:
丹參、升麻、雄黃、杏仁、鬼臼、甘草、射干(各一兩),麝香(半兩)
上八味末之,以蜜為丸如梧子。飲下一丸,加至五丸,日三。酒服亦佳。咽痛失聲不利,用之良。
治咽傷語聲不徹方。
白話文:
將八樣藥材研成細末,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初次服用一丸,逐次增加至五丸,每日三次。以酒送服效果更佳。對於咽喉疼痛、失聲、說話不清等症狀,此方有顯著療效。
酒(一升),乾薑(二兩半末),酥(一升),通草,桂心,石菖蒲(各二兩末)
白話文:
米酒(一升),乾薑(五錢,研成粉),酥油(一升),通草、桂枝心、石菖蒲(各四錢,研成粉)
上六味合和,服一匕,日三。
又方,酒(一升),酥(一升),乾薑末(十兩)
上三味以酒二合,酥一匕,薑末二匕,相和服,日三,食後服之。亦治肺癰。
治啞塞咳嗽方。
桂心(六銖),杏仁(十八銖)
上二味末之,以蜜丸如杏仁大。含之,細細嚥汁,日夜勿絕。
治咽痛,逆氣不能食方。
麻子(一升熬令黑)
以酒一升淋取汁,空心一服一升,漸至二升,多汗好覆。勿觸風冷。
白話文:
製作六味合和的藥方,服用一匙,每日三次。
另一個方子:
- 酒 一升
- 酥油 一升
- 乾薑末 十兩
將以上三味藥材用酒二合、酥油一匙、薑末二匙混合服用,每日三次,飯後服用。此方亦能治療肺癰。
治啞塞咳嗽的方子:
- 桂心 六銖
- 杏仁 十八銖
將以上兩味藥材研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如杏仁般大小的藥丸。含著藥丸,慢慢嚥下藥汁,日夜不斷。
治咽痛,逆氣導致無法進食的方子:
- 黑芝麻 一升
將黑芝麻炒熟,用酒一升淋取藥汁,空腹時服用一升,逐漸增加至二升,多出汗後最好蓋被保暖。服用此方時應避免接觸風寒。
此方兼理產婦及丈夫中風。如角弓反張、口噤不開,大驗,與紫湯氣力同。
白話文:
此藥方兼具治療產婦和丈夫中風的功效。如果患者出現角弓反張(身體僵硬如弓)、口不能張開的症狀,此方效果顯著,與紫湯的療效相當。
治猝咽痛方。
懸木枸燒末,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燒炊帚一枚,漿水服方寸匕。
治猝風咽腫面腫方。
白話文:
治猝咽痛方
將懸木和枸杞子燒成灰末,用冷水服下方寸匕(約3公克),每日3次。
備用方
燒一根掃帚,用漿水服用方寸匕(約3公克)。
治猝風咽腫面腫方
尚未提供相關內容。
杏仁末和雞子黃,更搗敷上,干復易之,七八度。若腫汁出,煮醋和伏龍肝敷,干更易之。
白話文:
把杏仁研磨成細粉並與雞蛋黃混合,塗抹在患處。等藥物乾燥後,再重新塗抹,重複七八次。如果傷口化膿,則用煮沸的醋和伏龍肝敷在患處,乾燥後重新更換。
治猝屍咽方。
燒履鼻繩為灰,暖水服之。
又方,燒麻子脂,服之。
治咽喉不利下氣方。
射干,杏仁,人參,附子,桂心(各一兩)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指大,含一丸,稍稍咽之,令藥味相接。
治咽喉中痛癢,吐之不出,咽之不入,似得蟲毒方。
含生薑五十日,瘥。
又方,以青布裹麻黃,燒,以竹筒盛,煙燻咽中。
白話文:
治療突然聲音沙啞或失聲的咽方:
取鞋子的鼻繩燃燒成灰,用溫水送服。
另一種方法是,燒烤芝麻油,然後服用。
治療咽喉不適、氣息不順的下方:
射干、杏仁、人參、附子、桂心(各一兩)
將上述五種材料磨成粉末,用蜂蜜搓成指頭大小的丸子,含一丸在口中,慢慢吞嚥,讓藥效持續作用。
治療咽喉疼痛或癢感,吐不出也咽不下的,疑似蟲毒所致的方法:
連續含咬新鮮薑片五十天,症狀可緩解。
另一種方法是,用青布包裹麻黃燃燒,然後用竹筒收集煙霧,用來薰療咽喉部位。
2. 耳疾第八
(方五十五首)
治腎熱背急攣痛,耳膿血出,或生肉塞之,不聞人聲方。
白話文:
治療腎臟發熱導致背部僵硬攣痛,耳朵流膿帶血,或產生肉塞住聽不到人聲的方劑。
磁石,白朮,牡蠣(各五兩),甘草(一兩),生麥門冬(六兩),生地黃汁(一升),芍藥(四兩),蔥白(一升),大棗(十五枚)
白話文:
磁石:5 兩 白朮:5 兩 牡蠣:5 兩 甘草:1 兩 生麥門冬:6 兩 生地黃汁:1 升 芍藥:4 兩 蔥白:1 升 大棗:15 顆
上九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腎熱,面黑目白,腎氣內傷,耳鳴吼鬧、短氣,四肢疼痛,腰背相引,小便黃赤方。
白話文:
九味藥方
用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次服用。
功效
治療腎臟發炎,臉色發黑,眼睛發白,腎氣虛弱,耳鳴、吼叫、喘氣短促,四肢疼痛,腰部和背部疼痛互相牽引,小便黃赤。
羊腎(一具治如食法),白朮(五兩),生薑(六兩),玄參(四兩),澤瀉(二兩),芍藥,茯苓(各三兩),竹葉(切二升),生地黃(切一升)
白話文:
將羊腎(一具,治如食法)、白朮(五兩)、生薑(六兩)、玄參(四兩)、澤瀉(二兩)、芍藥、茯苓(各三兩)、竹葉(切二升)、生地黃(切一升)等藥材一起使用。
上九味㕮咀。以水二斗煮羊腎、竹葉,取一斗,去滓澄之,下藥,煮取三升,分三服,不已,三日更服一劑。
治腎熱、耳膿血出溜,日夜不止方。
白話文:
將這九味藥材弄碎後,加入兩鬥水和羊腎、竹葉一起煮。煮到剩下一斗水,過濾掉渣滓,再加入藥材,煮到剩下三升藥液。分三次服下。若症狀沒有改善,三天後再服用一劑。
治腎熱,耳膿血出溜,日夜不止方:
- 白芷一錢(研)
- 麝香半錢
- 皁角一個(穿心,焙乾,研)
- 鹿茸一錢(焙乾,研)
- 大黃一錢(炒黃,研)
製為散劑,每服一錢,早晚溫水送服。
鯉魚腦一枚,鯉魚腸一具(洗細切),鯉魚鮓三斤,烏麻子(熬令香)一升
白話文:
鯉魚腦 1 枚 鯉魚腸 1 副(洗乾淨切碎) 鯉魚鮓 3 斤 烏麻子(熬製出香味)1 升
上四味先搗麻子碎,次下余藥搗為一家,納器中,微火熬暖,布裹敷耳得,兩食頃開之,有白蟲出,復更作藥。若兩耳並膿出,用此為一劑,敷兩耳。若只一耳,分藥為兩劑敷,
不過三敷,耳便瘥。慎風冷。
治腎虛寒,腰脊苦痛,陰陽微弱,耳鳴焦枯方。
白話文:
先將麻子搗碎,再將其他藥材搗碎混合,放入容器中,用小火加熱至溫熱。用布包裹藥材敷在耳朵上,大約兩餐的時間後打開,如果有白色蟲子爬出來,就要重新製作藥材。如果兩耳都有膿液流出,用一劑藥材敷兩耳。如果只有一耳,將藥材分成兩劑敷在患耳上。
不過塗敷三次,耳朵就能痊癒。注意防範風寒。
用於治療腎虛寒,腰脊疼痛,陰陽虛弱,耳鳴耳聾。
生地黃汁(二升),生天門冬汁,白蜜(各三升),羊腎(一具炙),白朮,麥曲(各一斤),甘草,乾薑,地骨皮(各八兩),桂心,杜仲,黃耆(各四兩),當歸,五味子(各三兩)
白話文:
生地黃汁(800 毫升),生地門冬汁,白蜜(各 1200 毫升),烤羊腎(1 具),白朮,麥曲(各 400 克),甘草,乾薑,地骨皮(各 320 克),桂心,杜仲,黃耆(各 160 克),當歸,五味子(各 120 克)
上十四味末之,納盆中,取前三物汁和研,微火上暖盆,取熱更研,日曝乾,常研,令離盆,酒服方寸匕,日再。
治耳聾鳴、汁出,皆由腎寒,或一二十年不瘥方。
白話文:
將上述 14 種藥材研磨成細粉,放入容器中。
將前三種藥材(人參、黃芪、白朮)的汁液與粉末混合,研磨。
在小火上加熱容器,讓粉末變熱後繼續研磨。
將藥粉晾曬至乾燥。
經常研磨藥粉,使其從容器中分離出來。
用酒送服藥粉,每次服用方寸匕(約 0.3 克),每天服用兩次。
治療耳朵失聰、鳴響、流膿。這些症狀都是由腎臟虛寒造成的,有的甚至長達一兩十年沒有治癒。
故鐵(二十斤燒赤,水五斗浸三宿,去鐵澄清),柘根(三十斤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澄清),菖蒲(切五斗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澄清)
白話文:
將鐵器(20 斤)燒至通紅,浸泡在 5 鬥水中三天,取出鐵器,澄清水分
將柘根(30 斤)和 1 石水一起煮,取 5 鬥煮汁,去除渣滓,澄清水分
將菖蒲(切碎)和 1 石水一起煮,取 5 鬥煮汁,去除渣滓,澄清水分
上三味合一石五斗,用米二石,並曲二斗,釀如常法,酒用一月封頭開清,用磁石吸鐵者三斤,搗為末,納酒中,浸三宿,飲之,日夜飲,常取小小醉而眠,取聞人語乃止藥。
白話文:
將上述三種藥材和五斗石頭一起放入一個容器中,再放入二石米和二斗曲,並按照平常釀酒的方法釀造。
一個月後,將酒封口並澄清。將三斤磁石研磨成粉末,放入酒中浸泡三天。
飲用方法:每天不論白天黑夜都可以飲用,每次喝一點,喝到有微微醉意即可就寢。當聽到有人說話時,就停止飲用。
又方,服天門冬酒百日瘥方(在第十四卷中)。
又方,礬石少許,以生菖蒲根汁和,點入耳中。
治勞聾,氣聾,風聾,虛聾,毒聾,久聾耳鳴方。
白話文:
其他方法:
用少許明礬,配上菖蒲根汁,滴入耳朵裡。
治療勞累導致的耳聾、氣血不足導致的耳聾、風寒導致的耳聾、身體虛弱導致的耳聾、毒性物質導致的耳聾、以及長期的耳鳴。
山茱萸,乾薑,巴戟天,芍藥,澤瀉,桂心,菟絲子,黃耆,乾地黃,遠志,蛇床子,石斛,當歸,細辛,蓯蓉,牡丹,人參,甘草,附子(各二兩),菖蒲(一兩),羊腎(二枚),防風(一兩半),茯苓(三兩)
白話文:
山茱萸、乾薑、巴戟天、芍藥、澤瀉、桂心、菟絲子、黃耆、乾地黃、遠志、蛇牀子、石斛、當歸、細辛、蓯蓉、牡丹、人參、甘草、附子(各 60 克) 菖蒲(30 克)、羊腎(2 個)、防風(45 克)、茯苓(90 克)
上二十三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食後服十五丸,日三,加至三四十丸止。皆緣腎虛耳,故作補腎方,又作薄利九竅藥即瘥。
治耳聾方。
白話文:
用上列二十三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加蜂蜜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飯後服用十五丸,每天三次,逐漸增加到三十至四十丸。之所以使用這些藥材,是因為腎虛。因此,我們製作了一個補腎方,還製作了一個清利九竅的藥物,服用後即可痊癒。
古代文字:
治耳聾方:取柏子仁三升,炒黃。去殼研末,以純麻油調和為丸,如豌豆大。每服五、七丸,含化。
治療耳聾的方子:
使用柏子仁三升,炒黃。去除外殼並研磨成粉末,用純麻油調和成丸子,大小如豌豆。每次服用五到七顆,含在口中慢慢化開。
生地黃(極粗者長一寸半),巴豆,杏仁(各七枚),印成鹽(兩顆),頭髮(如雞子大,燒灰)
白話文:
新鮮生地黃(極粗的長度為一寸半) 巴豆 杏仁(各七顆) 印成鹽(兩顆) 頭髮(如雞蛋大,燒成灰)
上五味治下篩,以綿薄裹,納耳中一日一夜,若小損即去之。直以物塞耳,耳中黃水及膿出,漸漸有效,不得更著。不著一宿後,更納一日一夜,還去之,依前。
白話文:
將上等的五香藥草研磨成細粉,用薄棉布包裹後放入耳中,放置一晝夜。如果耳朵有輕微破損,立即取出。直接用東西堵住耳朵,直到耳中的黃水和膿液流出,逐漸會有效果。中途不能拔出。放置一宿後,再放入一日一夜,然後取出,按照前面的方法重複。
又方,蓖麻仁(五合),杏仁,菖蒲,磁石,桃仁(各三分),巴豆(一分),石鹽(三分),附子(二分),薰陸香,松脂(各十分),蠟(八分),通草(三分)
白話文:
另一個方子:
- 蓖麻仁(5兩)
- 杏仁、菖蒲、磁石、桃仁(各3分)
- 巴豆(1分)
- 石鹽(3分)
- 附子(2分)
- 薰陸香、松脂(各10分)
- 蠟(8分)
- 通草(3分)
上十二味先搗草、石令細,別研諸仁如脂,納松脂、蠟,合搗數千杵,令可丸乃止。以如棗核大綿裹塞耳,一日四五度,出之轉捻,不過三四日,易之。
白話文:
以上十二種藥先將草葉、礦石搗碎成細粉。再將各種中藥仁磨成油脂狀。加入松脂、蠟,一起搗數千次,直到能搓成藥丸為止。取如棗核大小的棉絮包住藥丸,塞入耳中,每天塞四五次。取出藥丸時,可以用手指搓揉。不超過三四天,更換新的藥丸。
又方,磁石(四兩),天門冬,地骨皮,生薑(各三兩),山茱萸,茯苓,菖蒲,川芎,枳實,白芷,橘皮,甘草,土瓜根,牡荊子(各二兩),竹瀝(二升)
上十五味㕮咀。以水八升煮減半,納瀝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五日一劑,三日乃著散納耳中,如後方。
白話文:
藥方:
- 磁石:四兩
- 天門冬:三兩
- 地骨皮:三兩
- 生薑:三兩
- 山茱萸:二兩
- 茯苓:二兩
- 菖蒲:二兩
- 川芎:二兩
- 枳實:二兩
- 白芷:二兩
- 橘皮:二兩
- 甘草:二兩
- 土瓜根:二兩
- 牡荊子:二兩
- 竹瀝:二升
十五味丹丸:用八升水煮沸後減半,再加入藥液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次服,間隔五天再服用一劑,三天後用剩餘藥液滴入耳中,方法見後方。
石菖蒲,白蘞,牡丹,山茱萸,牛膝,土瓜根(各二兩),磁石(四兩)
白話文:
石菖蒲、白蘞、牡丹、山茱萸、牛膝、土瓜根(各80克),磁石(160克)
上七味治下篩,綿裹塞耳,日一易之。仍服大三五七散佳(方在第十三卷中)。
白話文:
將上述七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棉花包裹好塞進耳朵裡,每天換一次。同時服用大三五七散,效果更好(大三五七散的方子在第十三卷中)。
又方,薰陸香,蓖麻,松脂,蠟,亂髮灰,石鹽
上六味等分末之。作丸綿裹塞耳,時易之,瘥止。
治耳聾方。
巴豆(十四枚),成煉松脂(半兩)
白話文:
又方:薰陸香、蓖麻、松脂、蠟、亂髮灰、石鹽。
上六味等分,研成細末。製成小丸子,用棉花包裹後塞入耳朵,時常更換,直到痊癒為止。
另一個治療方法:薰陸香、蓖麻、松脂、蠟、亂髮灰、石鹽。
以上六種藥材各取等量,磨成細粉。做成小藥丸,用棉花包起來塞進耳朵裡,時常更換,直到耳朵聽力恢復。
治耳聾方:
巴豆(十四枚)、提煉過的松脂(半兩)
上二味合治丸如黍米大,綿裹以簪頭著耳中,一日一易。藥如硬,微火炙之,以汗出乃愈,大效。
又方,雄鯉魚腦(二兩),防風,菖蒲,細辛,附子,川芎(各六銖)
白話文:
將上面兩味藥物混合研磨成黍米大小的丸劑,用棉花包起來並用簪子尖端插著放置在耳中,每天更換一次。如果藥丸變硬,可用小火稍微烤一下,讓藥丸出汗後就會好轉,效果顯著。
承諾方,雄鯉魚腦(二兩),防風、菖蒲、細辛、附子、川芎(各六銖)
上六味㕮咀,以魚腦合煎,三沸,三上三下之,膏香為成,濾去滓,冷,以一棗核灌耳中,以綿塞之。(《古今錄驗》用療風聾年久、耳中鳴者,以當歸代防風,以白芷代川芎)
又方,竹筒盛鯉魚腦,炊飯處蒸之,令烊,注耳中。
白話文:
將上六味藥材搗碎,與魚腦一起煎煮,煎煮三次,並上下翻動三次,直到膏藥香味濃鬱為止。然後過濾掉渣滓,等膏藥冷卻後,用一個棗核的量灌入耳中,用棉花塞住。 (《古今錄驗》上記載,治療長期風聾和耳鳴的方子,可用當歸代替防風,用白芷代替川芎。)
以方形竹筒盛放鯉魚腦,置於炊飯處蒸熟,使其溶化,注於耳朵中。
又方,菖蒲、附子各等分末之,以麻油和,以綿裹納耳中。(《廣濟方》以療耳猝痛求死者。崔氏以苦酒和塞耳)
白話文:
另一個偏方:菖蒲、附子等分研磨成末,加入麻油攪拌均勻,用棉花包起來塞入耳中。(《廣濟方》用於治療猝然耳痛欲死的症狀。崔氏則用苦酒攪拌後塞入耳中)
又方,礬石,甘草,菖蒲,當歸,細辛,防風,川芎,白芷,附子,烏賊骨,皂莢(各半兩),巴豆(十四枚)
白話文:
另一種藥方,包含:
- 礬石
- 甘草
- 菖蒲
- 當歸
- 細辛
- 防風
- 川芎
- 白芷
- 附子
- 烏賊骨
- 皁莢(每種半兩)
- 巴豆(14顆)
上十二味薄切,三升醋漬一宿,以不中水雞膏九合煎,三上三下。以巴豆黃,膏成,去滓,納雄黃末,攪調,取棗核大瀝耳中,綿塞之,日三易。
白話文:
將前述十二種藥材切成薄片,用三升醋浸泡一夜。加入九份雄雞的油脂,煎煮三次,每次都煎到滾,再冷卻。加入巴豆粉,讓油脂凝固成膏狀後,去除殘渣,加入雄黃粉末,攪拌均勻。取棗核大小的膏藥滴入耳中,用棉花塞好。每天更換三次。
又方,燒鐵令赤,投酒中飲之,仍以磁石塞耳中,日一易。夜去之,旦彆著。
又方,蓖麻(一百顆去皮),大棗(十五枚去皮核)
上二味熟搗丸如杏仁,納耳中二十日,瘥。
又方,芥子搗碎,以男兒乳和,綿裹納之。
又方,取柴胡苗汁灌耳中,再度瘥。
白話文:
另有方劑:
用燒紅的鐵塊投入酒中,趁熱飲下,然後用磁石塞住耳朵,每天更換一次。晚上取出磁石,第二天再繼續塞上。
另有方劑:
蓖麻子(100顆,去皮)、大棗(15枚,去皮去核)
以上兩味藥材搗爛成丸,如杏仁大小,塞入耳中20天,即可痊癒。
另有方劑:
芥菜子搗碎,用男性的乳汁調和,用棉花包裹後塞入耳中。
另有方劑:
取柴胡嫩苗的汁液灌入耳中,反覆兩次可痊癒。
又方,作一坑可容二升許,著炭火其中,坑似窖形,以磚覆口上,磚上作一孔子,容小指,磚孔上著地黃一升,以木盆覆之,以泥泥盆下,勿泄,盆底上鑽一小孔,可容箸,其孔上著三重布,以耳孔當盆上熏,久若悶,去黃水,發裹鹽塞之,不過二三度,神效。
白話文:
另一種方法,挖一個可容納兩升左右的坑,裡面放木炭燒火,坑的形狀像地窖,用磚頭蓋住開口,磚頭上開一個小孔,大小能容納小指,孔中放入一升地黃,再用木盆蓋住,用泥巴封住盆底,但不要封嚴,盆底鑽一個小孔,可以容納筷子,孔上放三層布,把耳朵對準孔位燻蒸,時間久了會感到悶熱,去掉地黃水,重新包好加入鹽巴塞緊,燻蒸不過兩三次,就有很好的效果。
又方,搗豉作餅填耳內,以地黃長五六分,削一頭令尖,納耳中,與豉餅底齊,餅上著楸葉,蓋之,剜一孔如箸頭,透餅於上,灸三壯。
白話文:
另外一個方法:將搗碎的豆豉做成小餅狀,填入耳中。用長五、六分的生地黃,削尖一頭,插入耳中,與豆豉餅底部齊平。在豆豉餅上放上楸樹葉蓋住,用類似筷子頭大小的工具在豆豉餅上挖一個孔,然後在孔上灸三壯。
又方,作泥餅子,厚薄如餛飩皮,覆耳上四邊,勿令泄氣,當耳孔上以草刺泥餅,穿作一小孔,於上以艾灸之百壯,候耳中痛不可忍即止。側耳瀉卻黃水出盡,即瘥。當灸時,若泥干,數易之。
白話文:
另外一個方法,做成泥餅,厚度像餛飩皮,蓋住耳朵四邊,不要漏氣,在耳朵上方泥餅上用草刺穿一個小孔,在小孔上面用艾灸灸一百次,等到耳朵內疼痛難忍就停止。側面耳朵刺出黃水排乾淨,就會痊癒。灸的時候,如果泥乾了,就多換幾個泥餅。
又方,酒三升,碎牡荊子二升,浸七日,去滓,任性服盡,雖三十年久聾亦瘥。
又方,截箭竿二寸納耳中,以面擁四畔,勿令泄氣,灸筒上七壯。
又方,硫黃、雄黃各等分為末,綿裹納耳中,數日聞人語聲。
又方,桂心(十八銖),野葛(六銖),成煎雞肪(五兩)
白話文:
第一方
另有一種方法,用黃酒三升、搗碎的牡荊子二升,浸泡七天,去除沉澱物後,隨意服用完畢,即使耳聾三十年也能治癒。
第二方
另有一種方法,截取箭竿兩寸長,塞入耳中,用麵粉糊住四週,不要讓氣體洩漏,在箭竿上灸七壯。
第三方
另有一種方法,將硫黃和雄黃等分研成細末,用棉花包裹塞入耳中,數日後便能聽見人說話。
第四方
另有一種方法,用桂心十八銖、野葛六銖,煎煮成湯汁,加入雞油五兩。
上三味㕮咀,於銅器中微火煎三沸,去滓,密貯勿泄,以葦筒盛如棗核大,火炙令少熱,欹臥傾耳灌之,如此十日耵聹自出,大如指,長一寸,久聾不過三十日,以發裹膏深塞。莫使泄氣,五日乃出之。(《千金翼》云治二十年耳聾)
治耳聾齒痛赤膏方。
白話文:
將上方的三種藥材(白附子、川烏、草烏)研磨成細末,在銅器中用小火煎煮三次,去掉藥渣,密封保存。用葦管取如棗核大小的藥末,用火烤熱,患者側臥傾耳,把藥末灌入耳中。連續十天,耳中的耳垢會自動流出,大小如手指,長度約一寸。長年失聰者,一般不超過三十天便可治癒。取頭髮裹住藥膏,深塞入耳中。切忌讓氣體洩漏,五天後取出藥膏。(《千金翼》中記載可治療長達二十年的耳聾)
治耳聾齒痛(赤膏)方
組成:
- 赤石脂(30 克)
- 硃砂(15 克)
- 磁石(15 克)
- 琥珀(30 克)
- 龍骨(30 克)
- 辰砂(15 克)
- 硃砂(15 克)
- 巴豆(15 克)
- 明礬(30 克)
- 淨丹砂(30 克)
- 五倍子(60 克)
- 飛螞蜂(60 克)
- 膽礬(30 克)
- 巴豆(30 克)
- 蠟面(500 克)
製法:
將以上藥物研成細末,加入蠟面烊化攪拌均勻,製成膏狀。
用法:
取少許膏藥,點入耳中或塗抹於疼痛的牙齒上。
桂心,大黃,白朮,細辛,川芎(各一兩),乾薑(二兩),丹參(五兩),蜀椒(一升),巴豆(十枚),大附子(二枚)
白話文:
肉桂心、大黃、白朮、細辛、川芎(各 30 克),乾薑(60 克),丹參(150 克),花椒(300 克),巴豆(10 粒),附子(6 克)
上十味㕮咀,以苦酒二升浸一宿,納成煎豬肪三斤,火上煎,三上三下,藥成,去滓,可服可摩。耳聾者綿裹納耳中,齒冷痛,則著齒間,諸痛皆摩。若腹中有病,以酒和服如棗許大。咽喉痛,取棗核大吞之。
白話文:
將上方列出的十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一升苦酒浸泡一晚,再加入三斤熔化的豬油中,放在火上煎煮,重複三次後,藥物熬製完成,去掉渣滓即可內服或外敷。
對於患有耳聾的患者,用棉花包住藥末塞入耳中;牙齒冷痛,則將藥末敷在牙齒之間;其他疼痛部位都可以外敷藥末。
如果腹部有疾病,可以用酒調和成棗子大小的藥丸服用。喉嚨痛時,取棗核大小的藥丸吞服。
又方,以綿裹蛇膏塞耳,神良。
又方,淳酢微火煎附子一宿,削令可入耳,以綿裹塞之。
治猝耳聾方。
細辛,菖蒲(各六銖),杏仁,曲末(各十銖)
上四味和搗為丸,干即著少豬脂,如棗核大,綿裹納耳中,日一易,小瘥,二日一易,夜去,旦塞之。
治三十年耳聾方。
白話文:
還有以下方法:
將綿球裹上蛇膏塞入耳中,效果極好。
還有方法:
用純醋小火煎煮附子一夜,削成可塞入耳中的形狀,用綿球裹著塞進去。
治療突發性耳聾的方子:
細辛、菖蒲(各 6 克),杏仁、曲末(各 10 克)
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丸子,待乾燥後加入少許豬油,搓成棗核大小,用綿球裹著塞入耳中,每天更換一次,症狀改善後每兩天更換一次,晚上取出,早上再塞入。
治療耳聾三十年的方子:
故鐵三十斤,以水七斗,浸三宿,取汁,入曲釀米七斗,如常造酒法,候熟,取磁石一斤,研末,浸酒中,三日乃可飲,取醉;以綿裹磁石納耳中,好覆頭臥,酒醒去磁石,即瘥。
白話文:
使用三十斤鐵器,裝入七鬥水裡浸泡三晚,取出水液,倒入七鬥糯米曲釀中,按照平常釀酒的方法釀造。等酒釀好後,取一斤磁石,磨成細末,浸泡在酒中,三天後即可飲用,喝醉為佳。用棉花包裹磁石塞入耳中,蓋好頭部平躺休息,酒醒後取出磁石,耳鳴即可痊癒。
治耳鳴聾方。
當歸,細辛,川芎,防風,附子,白芷(各六銖)
上六味末之,以鯉魚腦八兩合煎,三上三下,膏成,去滓,以棗核大灌耳中,旦以綿塞耳孔。
治耳鳴如流水聲,不治久成聾方。
白話文:
當歸、細辛、川芎、防風、附子、白芷(各六錢)
以上六味研磨成細末,加入鯉魚腦八兩一起煎熬。 煎熬三次,取其膏狀物,去除渣滓,用棗子核那麼大的量注進耳中。早間用棉花塞住耳孔。
用於治療耳鳴如流水聲,不醫治久了會變聾。
生烏頭掘得,乘濕削如棗核大,納耳中,日一易之,不過三日,愈。亦療癢及猝風聾。
治耳鳴水入方。
白話文:
烏頭生長出來後挖出來,趁著濕潤的時候削成棗核大小,放入耳朵裡,每天換一次,最多三天就會好。這個方法也能治療耳朵癢和突然發作的耳聾。
治療耳鳴和水進入耳朵的方子。
通草,細辛,桂心(各十八銖),菖蒲(一兩),附子(六銖),礬石(六銖),當歸,甘草(各十二銖),獨活(一兩半)
白話文:
通草、細辛、桂心(各3克),菖蒲(15克),附子(1克),礬石(1克),當歸、甘草(各2克),獨活(22.5克)
上九味末之,以白鵝脂半合,稍稍和如棗核,綿裹納耳中,日三,旋旋和用(一本用蔥涕半合)。
治耳聾有膿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九味藥磨成細末,加入半合白鵝脂,稍微揉勻成像棗核大小的丸子,用綿花包住塞入耳中。每天使用三次,逐漸增加用量。(另一版本是用半合蔥涕代替白鵝脂)
古代文字:
耳聾有膿,散方:
川椒一錢,巴豆三顆,生南星一兩,荊芥一兩,蜀椒二錢,川芎二錢,防風一錢,羌活五錢
上為末,和蜜一兩,做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
治療伴有膿液的耳聾:
四川花椒一錢、巴豆三顆、生南星一兩、荊芥一兩、花椒二錢、川芎二錢、防風一錢、羌活五錢
將上述材料研成細末,用一兩蜂蜜調和,做成如小豆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溫酒送服。
烏賊骨,釜底墨,龍骨,伏龍肝(各半兩),附子(一兩),禹餘糧(六銖)
白話文:
烏賊骨,鍋底黑灰,龍骨,烏龜脂肪(各 15 克),附子(30 克),禹餘糧(2 克)
上六味末之,取皂莢子大,綿裹納耳中,日一易,取瘥。不瘥者有蟲,加麝香一豆大。
白話文:
把前述六味藥研磨成細末,取一點像皁莢子那麼大,用棉花包裹起來塞入耳朵中,每天更換一次藥材,直到痊癒。如果沒有痊癒,表示耳中有蟲,再加入一粒綠豆大小的麝香。
治耳聾有膿,不瘥有蟲方。
鯉魚腸(一具切),醋(三合)
上二味和搗,帛裹納耳中,兩食頃,當悶痛,有白蟲著藥,去之,更入新者,蟲盡乃止,藥擇去蟲,還可用。
又方,先以紙纏去耳中汁,以礬石末粉耳中。次石鹽末粉其上,食久乃起,不過再度,永瘥。
又方,搗桂和鯉魚腦納耳中,不過三四度。
治聤耳出膿汁方。
礬石,烏賊骨,黃連,赤石脂
白話文:
治療耳聾有膿
配方一
- 鯉魚腸一具(切碎)
- 醋三合
將以上兩味混合搗碎,包在布中塞入耳中。大概過兩頓飯的時間,會感到悶痛,如有白色蟲子附著在藥物上,取出後再塞入新的藥物,直到蟲子都取淨為止。藥物在取出蟲子後仍可繼續使用。
配方二
- 先用紙纏著棉花棒清除耳中的膿汁。
- 再用明礬粉末敷在耳中。
- 接著用食鹽粉末敷在明礬粉末上。等待一段時間後取出,一般不需要重複超過兩次,就能痊癒。
配方三
搗碎桂皮與鯉魚腦,塞入耳中,一般不超過三、四次即可。
治療耳鳴流膿汁
- 明礬
- 烏賊骨
- 黃連
- 赤石脂
上四味等分末之,以綿裹如棗核。納耳中,日三。(《小品》不用赤石脂,姚氏加龍骨一兩,《千金翼》同姚氏)
白話文:
將上述四種藥材等量研磨成細末,用棉布包裹成棗核大小。塞入耳中,每天三次。(《小品方》不用赤石脂,姚某加上一兩龍骨,《千金翼方》與姚某的配方相同)
治聤耳,耳中痛,膿血出方。
取釜月下灰,敷耳中,日三易之,每換,以篦子去之,再著,取瘥止。
治聤耳方。
桃仁熟搗,以故緋絹裹,納耳中,日三易,以瘥為度。
治底耳方。
白話文:
治療頑固耳疾,耳中疼痛,膿血流出
取鍋底的灰燼,敷在耳朵裡,一天換三次。每次換的時候,用篦子把舊灰燼弄出去,再放上新的灰燼,直到耳朵康復為止。
治療頑固耳疾的方法
將桃仁搗碎,用舊的紅絲綢包起來,塞進耳朵裡,一天換三次,直到痊癒為止。
治療耳朵化膿的方法
黃礬燒,綿裹納耳中,不過二三日愈。或以葦管吹耳中。(《肘後》以療耳卒腫出膿)
治耳聾,干耵聹不可出方。
白話文:
把明礬燒成粉末,用棉花包起來塞入耳中,兩三天內即可痊癒。或者用葦子管吹入耳中。(《肘後方》用來治療耳朵突然腫脹化膿)
古代文字:
幹耵聹不可出方
乾性耳垢無法排出之療法
治療耳垢乾燥且無法排出的方法
搗自死白項蚯蚓,安蔥葉中,面封頭,蒸之令熟,並化為水,以汁滴入耳中,滿即止,不過數度,即挑易出,瘥後,發裹鹽塞之。(《肘後》以療蚰蜒入耳效)
白話文:
把白項蚯蚓搗碎直到死亡,放在蔥葉中,用麵粉封住口,蒸熟,蚯蚓會化為水,將汁液滴入耳中,滴滿即可,不要超過幾次,蚯蚓就會自己爬出來。病好後,將耳朵封住,再塞點鹽。
又方,灌酢三年者最良,綿塞之,半日許,必有物出。
治百蟲入耳方,末蜀椒一撮,以半升醋調灌耳中,行二十步即出。
又方,取桃葉火熨,卷之以塞耳,立出。
又方,車肛脂敷耳孔,蟲自出。(《肘後》以療聤耳膿血)
又方,以蔥涕灌耳中,蟲即出,亦治耳聾。
治蜈蚣入耳方。
炙豬肉令香,掩耳即出。
治蚰蜒入耳方。
炒胡麻搗之,以葛袋盛,傾耳枕之,即出。
白話文:
治療百蟲入耳方:
第一方:
- 將蜀椒碾成粉一撮
- 用半升醋調和,灌入耳中
- 行走二十步左右,蟲子即可排出
第二方:
- 將桃葉用火熨燙後
- 將其捲成條狀塞入耳中
- 蟲子會立即爬出
第三方:
- 將豬肛門的脂肪塗抹在耳孔上
- 蟲子會自動爬出(《肘後》記載,此方也可治療耳膿血)
第四方:
- 將蔥汁灌入耳中
- 蟲子會立即排出,同時也能治療耳聾
治療蜈蚣入耳方:
- 將豬肉烤至香氣四溢
- 將其蓋在耳朵上,蜈蚣即可爬出
治療蚰蜒入耳方:
- 將胡麻炒熟搗碎
- 用葛布袋裝起來,枕在耳朵上
- 蚰蜒會立即爬出
又方,以牛酪灌之,滿耳即出,出當半消。若入腹中,空腹食好酪一二升,即化為黃水而出,不盡更服手用,神效。(《千金翼》作牛乳)
治耳中有物不可出方。
以弓弦從一頭令散,敷好膠柱,著耳中物上停之,令相著,徐徐引出。
白話文:
另有一種方法,用牛油灌入耳中,灌滿後牛油就會流出來,流出來時約一半已經融化。如果牛油流入腹中,可以在空腹時喝一兩升優質的酪,牛油就會變成黃色的水排出體外,如果還沒有完全排出,可以再服用。效果非常神奇。(《千金翼》中寫的是牛乳)
用弓弦從一端開始緊繃,塗上適當的膠柱,黏在耳中的異物上,使它們互相黏著,然後慢慢將異物拉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