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二十五 備急方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五 備急方 (1)

1. 二物湯

治金瘡腹中瘀血方。

大麻子(三升),大蔥白(二十枚)

上使數人各搗令熟,著水九升,煮取一升半,頓服,若血出不盡,腹中有膿血,更合服,當吐膿血。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刀傷或外傷導致腹部有瘀血的處方。

要用到的材料是大麻子三公升,和大蔥白二十根。

首先,請數人分別將這些材料搗碎至細膩,然後加入九公升的水,熬煮至剩下一半半多一點的量,也就是一公升半左右。一次性將藥湯飲下。如果體內的瘀血還未完全排出,或是腹中有膿血,應再製作服用,可能會引發嘔吐,但那會將膿血一同排出。

2. 內塞散

治金瘡方。

黃耆,當歸,芎藭,白芷,乾薑,黃芩,芍藥,續斷(各二兩),附子(半兩),細辛(一兩),鹿茸(三兩)

上十一味,治下篩,先食酒服五分匕,日三,稍增至方寸匕。

治金瘡煩滿方:

赤小豆一升,以苦酒漬之。熬令燥,復漬,滿三日,令色黑,服方寸匕,日三。

治金瘡苦痛方:

楊木白皮熬令燥,為末,服方寸匕,日三,又以敷瘡愈。

治金瘡苦刺痛不可忍,百治不瘥者方:

蔥一把以水三升,煮數沸,取漬洗止痛良。

治金瘡煩痛,大便不利方:

大黃,黃芩

上二味,為末,蜜和為丸,如梧子大,先食服十丸,日三。

白話文:

[內塞散]

這是治療刀傷的處方。

藥材包含:黃耆、當歸、芎藭、白芷、乾薑、黃芩、芍藥、續斷(每種藥材各六十公克)、附子(三十公克)、細辛(六十公克)、鹿茸(九十公克)。

以上十一種藥材,研磨成粉後篩選,飯前以酒服用五分之一茶匙,一天三次,逐漸增加到一茶匙。

治療刀傷後感到煩躁飽脹的處方:

紅小豆一公升,用醋浸泡。炒乾後再浸泡,直到三天後顏色變黑,服用一茶匙,一天三次。

治療刀傷劇烈疼痛的處方:

楊樹的白色樹皮炒乾後磨成粉,服用一茶匙,一天三次,也可以塗抹在傷口上加速癒合。

治療刀傷刺痛難忍,各種療法都無效的處方:

一把蔥用三公升水煮沸數次,取出浸泡清洗,能有效止痛。

治療刀傷後感到煩躁疼痛且大便不通的處方:

大黃、黃芩

以上兩種藥材磨成粉,用蜂蜜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飯前服用十粒,一天三次。

3. 續斷散

治金瘡中筋骨方。

續斷(五兩),細辛,蛇銜,地榆,乾地黃(各四兩),當歸,芍藥,芎藭,蓯蓉(各三兩),

人參,甘草,附子(各二兩),乾薑,蜀椒,桂心(各一兩半)

上十五味,治下篩,酒服一方寸匕,日三。

治金瘡腸出方:

磁石,滑石,鐵精(各三兩)

上三味,為末,粉腸上,後用磁石末,飲服方寸匕,日五夜二,腸即入。

又方,取人屎干為末,粉腸即入。

治被傷腸出不斷者方(《肘後方》云:治腸出欲燥,而草土著腸者):

作大麥粥取汁洗腸推納之,常研米粥飲之,二十日稍稍作強糜,百日後可瘥。

白話文:

【續斷散】

這是一個治療金屬創傷影響到筋骨的處方。

藥材有:續斷五兩,細辛、蛇銜、地榆、乾地黃各四兩,當歸、芍藥、芎藭、蓯蓉各三兩,

人參、甘草、附子各二兩,乾薑、蜀椒、桂心各一兩半。

將以上十五種藥材研磨成粉末,過篩後混合均勻。每日三次,每次服用相當於一方寸匕的量,以酒送服。

【治療金屬創傷腸道脫出的處方】

藥材有:磁石、滑石、鐵精各三兩。

將以上三種藥材研磨成細末,塗抹在脫出的腸道上,再服用磁石粉末,每次服用相當於一方寸匕的量,一天五次,夜晚兩次,持續服用直到腸道回縮。

另一個處方是,取乾燥的人糞便研磨成粉末,塗抹在脫出的腸道上,也能使腸道回縮。

【治療外傷導致腸道脫出未斷的處方】

將大麥熬煮成粥,取出粥汁來清洗腸道並推納回腹腔,平時飲用研磨成汁的米粥,二十天後可以逐漸開始食用稠粥,一百天後可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