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二十五 備急方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五 備急方 (2)

1. 蛇蟲等毒第二

又方,取齒中殘飯敷之,又豬脂封之,又射罔封之,又硇砂和水塗上立愈。

治蠍螫方:

若著手足,以冷水漬之,水微暖即易之。著余處者,冷水漬,故布㩉之,少暖則易。

又方,生烏頭為末,唾和敷之。

治蜂螫毒方:

取瓦子摩其上,唾二七遍,置瓦子故處。

治蜂螫方:

豬脂,蜜(各半升),蠟(二兩)

上三味,和煎如膏,候冷以塗之。

又方,燒蜂房為末,豬膏和塗之。(《肘後方》云:先煮蜂房洗之,又燒塗之。)

又方,酥脂塗之立愈。

又方,燒牛屎灰,以苦酒和塗之。

又方,齒垢塗之。

又方,醇醋沃地,取泥塗之。

又方,嚼鹽塗之。

又方,以人尿新者洗之。

又方,尿泥塗之。

論曰:凡蠼螋蟲尿人影著處,便令人病瘡,其狀身中忽有處瘮痛如芒刺,亦如刺蟲所螫後,起細㾦㿔,作聚如茱萸子狀,四邊赤,中央有白膿如黍粟。亦令人皮肉急,舉身惡寒壯熱,劇者連起竟腰脅胸。

治之法,初得之磨犀角塗上,止其毒,治如火丹法,余以武德中六月得此疾,經五六日覺心悶不佳,以他法治不愈,又有人教畫地作蠼螋形,以刀子細細盡取蠼螋腹中土,就中以唾和成泥塗之,再塗即愈,方知天下萬物相感,莫曉其由矣。

治蠼螋尿方:

羖羊髭燒灰,臘月豬脂和封之。

又方,搗豉封之。

又方,醋和胡粉塗之。

治蠼螋尿瘡方:

燒鹿角為末,以苦酒和敷瘡上,已有汁者,燒道旁弊蒲席敷之。

又方,槐白皮半斤切,以苦酒二升漬半日,刮去瘡處以洗,日五六遍,仍以赤小豆末以苦酒和敷之,燥復易。小兒以水和。

又方,嚼大麥以敷之,日三。

又方,燕窠中土,以豬脂和敷之。

又方,熟嚼梨葉,以水和塗,燥復易之。

又方,馬鞭草熟搗爛以敷上,燥則易之。

又方,取吳茱萸東行根下土,醋和塗之。

治三種射工蟲毒方:

論曰:江南有射工毒蟲,一名短狐,一名蜮。其蟲形如甲蟲(《外臺》云:正黑,狀如大飛生),無目,利耳,有一長角在口前如弩,以氣為矢,因水勢以射人,人聞其在水中鉍鉍作聲,要須得水沒其口,便以口中毒射人,此蟲畏鵝,鵝能食之,其初見證有似傷寒,先惡寒噤瘮,寒熱筋急,亦似中屍,便口噤不能語,朝旦小蘇,晡夕輒劇,寒熱悶亂是其證也。如得三四日急治之,治稍遲七日死。

射著人影者,不即作瘡,但惡寒噤瘮。自非其地之人不知其證,便謂傷寒,每多誤治,及成瘡似蠼螋尿,亦似瘭疽瘡。射工中瘡有三種,其一種瘡正黑如黶子,皮周邊悉赤,或衣犯之如有芒刺痛。其一種作瘡久久穿,或晡間寒熱。其一種如火灼熛起,似此者最急,數日殺人,中人頭面,又急腰以上去人心近多死,腰以下稍緩,不治亦死。(《備急方》云:有四種,其一種突起如癰。

白話文:

蛇蟲等毒第二

治療其他毒蟲咬傷:

可用齒縫中的殘留飯粒敷在傷口上,再用豬油封住,或者用射罔(一種網)封住,也可用硇砂加水調成糊狀塗抹,很快就能痊癒。

治療蠍子螫傷:

如果螫傷手腳,用冷水浸泡,水稍溫就換冷水。如果螫傷其他部位,也用冷水浸泡,用舊布包裹,稍溫就換冷水。

另一方法:用生烏頭研磨成粉末,加唾液調勻敷在傷口上。

治療蜜蜂螫傷:

取瓦片在傷口上摩擦,塗抹唾液七遍,然後將瓦片放在原處。

另一方法:將豬油和蜂蜜(各半升)、蜂蠟(二兩)混合加熱成膏狀,待冷卻後塗抹。

另一方法:將蜂巢燒成灰,與豬油混合塗抹。(《肘後方》記載:先將蜂巢煮沸清洗,再燒成灰塗抹。)

另一方法:塗抹酥油即可痊癒。

另一方法:將牛糞燒成灰,與苦酒混合塗抹。

另一方法:塗抹牙垢。

另一方法:用純醋澆濕地面,取泥土塗抹。

另一方法:嚼鹽塗抹。

另一方法:用新鮮的人尿清洗。

另一方法:用尿和泥塗抹。

論述:凡是蠼螋(耳夾子蟲)的尿液沾到人身上,就會導致皮膚病,病症表現為身體某處突然感到刺痛,如同被芒刺扎到或被蟲子螫到一樣,會起小疙瘩,聚集在一起像茱萸子大小,周圍發紅,中央有白色膿液,像黍米一樣大小。還會導致皮膚緊繃,全身惡寒發熱,嚴重者疼痛會蔓延到腰、脅、胸部。

治療方法:剛開始得病時,用磨碎的犀牛角塗抹在傷口上,可以止住毒素蔓延,再按照治療火丹的方法治療。我在武德年間六月得了這種病,持續五六天,感到心悶不適,用其他方法治療都不見效。後來有人教我在地上畫出蠼螋的形狀,用刀子小心地取出蠼螋腹部裡的泥土,用唾液調成泥狀塗抹在傷口上,塗抹兩次就痊癒了。這才明白天下萬物之間相互感應,其緣由真是難以捉摸。

治療蠼螋尿引起的疾病:

將公羊的鬍鬚燒成灰,與臘月豬油混合封住傷口。

另一方法:搗碎黃豆封住傷口。

另一方法:將醋與胡粉混合塗抹。

治療蠼螋尿引起的瘡瘍:

將鹿角燒成灰,用苦酒調勻敷在瘡瘍上;如果已經有膿液,則燒焦路邊廢棄的蒲草席敷在上面。

另一方法:將半斤槐樹白皮切碎,用二升苦酒浸泡半天,刮掉瘡瘍部位的腐肉再清洗,每天清洗五六次,並用赤小豆粉末與苦酒混合敷在傷口上,乾燥後再更換。如果是小孩,則用水調勻。

另一方法:嚼碎大麥敷在傷口上,每天三次。

另一方法:用燕窩裡的泥土與豬油混合敷在傷口上。

另一方法:將梨葉嚼碎,用水調勻塗抹,乾燥後再更換。

另一方法:將馬鞭草搗碎敷在傷口上,乾燥後再更換。

另一方法:取吳茱萸樹東面根部下的泥土,用醋調勻塗抹。

治療三種射工蟲的毒:

論述:江南地區有一種射工毒蟲,又名短狐、蜮。這種蟲子形狀像甲蟲(《外臺》記載:全身黑色,形狀像大飛蟲),沒有眼睛,耳朵靈敏,嘴前有一個長角,像弩箭一樣,用氣體當箭,藉助水勢射人。人們聽到它在水中發出「鉍鉍」的聲音,就必須讓水面沒過它的嘴,它就會用嘴射出毒箭。這種蟲子怕鵝,鵝可以吃它。初期症狀類似傷寒,先惡寒發抖,寒熱交替,肌肉痙攣,也類似中屍毒,嘴巴緊閉不能說話,早上症狀稍輕,傍晚加重,寒熱交加,神志昏亂,這是其症狀。如果三四天內緊急治療,治療稍微延遲七天就會死亡。

射中人影的,不會立即起瘡,但會惡寒發抖。如果不是當地人,不了解這種病症,就會誤認為是傷寒,往往治療錯誤,直到長出像蠼螋尿引起的瘡瘍,也類似瘭疽瘡。射工蟲引起的瘡瘍有三種:一種瘡瘍是黑色的,像烏桕子一樣,周圍皮膚發紅,衣服碰到會有刺痛感;一種瘡瘍長時間不癒合,會出現午后寒熱;一種瘡瘍像火灼傷一樣迅速腫起,這種情況最危險,幾天就會致命。如果射中頭面部,則更危險,腰部以上靠近心臟的部位,大多數會死亡;腰部以下稍輕,不治療也會死亡。(《備急方》記載:有四種,一種腫起像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