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二十四 解毒雜治方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四 解毒雜治方 (3)

1. 解百藥毒第二

(論一首,方十二首,解毒品味二十八條)

論曰:甘草解百藥毒,如湯沃雪,有同神妙。有人中烏頭、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中藜蘆毒,蔥湯下咽便愈。中野葛毒,土漿飲訖即止。如此之事,其驗如反掌,要使人皆知之。然人皆不肯學,誠可嘆息。方稱大豆汁解百藥毒,余每試之,大懸絕不及甘草,又能加之為甘豆湯,其驗尤奇。

有人服玉壺丸,治嘔不能已,百藥與之不止,藍汁入口即定。如此之事,皆須知之,此成規更不須試練也。解毒方中條例極多,若不指出一二,學者不可卒知,余方例爾。

石藥毒,用白鴨屎、人參汁。

雄黃毒,用防己。

鐵粉毒,用磁石。

礜石毒,用大豆汁、白鵝膏。

防葵毒,用葵根汁。

大戟毒,用菖蒲汁。

桔梗毒,用白粥。

甘遂毒,用大豆汁。

躑躅毒,用梔子汁。

雞子毒,用醇醋。

馬刀毒,用清水。

野芋毒,用土漿、人糞汁。

杏仁毒,用藍子汁。

百藥毒,用甘草、薺苨、大小豆汁、藍葉根、實汁。

金銀毒,用水銀服數兩即出,或雞子清及屎白燒豬脂和服,水淋雞屎汁煮蔥汁。

芫花毒,用防己、防風、甘草、桂汁。

野葛毒,用雞子清、葛根汁、甘草汁、鴨頭、熱血、豬膏、雞屎、人屎。

藜蘆毒,用雄黃,溫湯煮蔥汁。

烏頭、天雄、附子毒,用大豆汁、飴糖、防風、遠志、棗肉。

射罔毒,用藍汁、大小豆汁、竹瀝、大麻子汁、藕汁、薺汁、六畜血、貝齒屑、蚯蚓屎。

半夏毒,用生薑汁及煮乾薑汁。

莨菪毒,用薺苨、甘草、犀角、蟹汁、升麻。

狼毒毒,用杏仁、藍汁、白蘞、鹽汁、木占斯。

巴豆毒,用黃連煮汁、大豆汁、菖蒲汁、生藿汁(《肘後》云:小豆藿)煮寒水石汁。

蜀椒毒,用葵子汁、蒜汁、豉汁、桂汁、人尿、冷水、土漿、雞毛燒吸菸及水調服。

斑蝥、芫青毒,用豬膏、戎鹽、大豆汁、藍汁、巴豆、鹽湯煮豬膏。

服藥過劑悶亂者,用水和胡粉、水和葛粉、地漿、豉汁、蘘荷汁、粳米沈、乾薑、黃連、飴糖、藍汁,吞雞子黃

上解毒諸藥,一例中有數味者,但得一味即是,不必悉具。

解一切毒藥發不問草石,始覺惡即服此方:

豉(二升),生麥門冬,蔥白(各八兩)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白話文:

【解百藥毒第二】

(討論一篇,方劑十二種,解毒藥物二十八種)

討論中說:甘草能解百藥之毒,猶如熱湯融雪,效果神奇。有人誤食烏頭、巴豆中毒,只要甘草一入腹,立刻平穩。若誤食藜蘆中毒,喝些蔥湯即可康復。若誤食野葛中毒,喝些土漿就能立即緩解。這些事例,效果顯著,簡直易如反掌,重要的是讓大家都知道。然而,許多人卻不願意學習這些知識,實在令人歎息。方書上說,大豆汁可以解百藥之毒,但我每次試驗,發現它的效果遠不如甘草,如果把甘草和大豆合用,製成甘豆湯,效果更加驚人。

有人服用玉壺丸後,嘔吐不止,各種藥物都無法止住,但藍汁一入口,病情立刻得到控制。像這樣的例子,我們都需要了解,因為這些都是經過驗證的常規方法,無需再做進一步的實驗。在解毒方中,條例繁多,如果不指出一二,初學者可能難以掌握,以下就是我所列的例子。

石藥中毒,可用白鴨糞、人參汁解毒。 雄黃中毒,可用防己解毒。 鐵粉中毒,可用磁石解毒。 礜石中毒,可用大豆汁、白鵝膏解毒。 防葵中毒,可用葵根汁解毒。 大戟中毒,可用菖蒲汁解毒。 桔梗中毒,可用白粥解毒。 甘遂中毒,可用大豆汁解毒。 躑躅中毒,可用梔子汁解毒。 雞蛋中毒,可用醇醋解毒。 馬刀中毒,可用清水解毒。 野生芋頭中毒,可用土漿、人糞汁解毒。 杏仁中毒,可用藍子汁解毒。 百藥中毒,可用甘草、薺苨、大小豆汁、藍葉根、實汁解毒。 金銀中毒,可用幾兩水銀服下即可排出,或用雞蛋清、豬脂、雞屎煮蔥汁解毒。 蕪花中毒,可用防己、防風、甘草、桂汁解毒。 野生葛中毒,可用雞蛋清、葛根汁、甘草汁、鴨頭、熱血、豬膏、雞屎、人糞解毒。 藜蘆中毒,可用雄黃,溫湯煮蔥汁解毒。 烏頭、天雄、附子中毒,可用大豆汁、飴糖、防風、遠志、棗肉解毒。 射罔中毒,可用藍汁、大小豆汁、竹瀝、大麻子汁、藕汁、薺汁、六畜血、貝齒屑、蚯蚓屎解毒。 半夏中毒,可用生薑汁及煮乾薑汁解毒。 莨菪中毒,可用薺苨、甘草、犀角、蟹汁、升麻解毒。 狼毒中毒,可用杏仁、藍汁、白蘞、鹽汁、木佔斯解毒。 巴豆中毒,可用黃連煮汁、大豆汁、菖蒲汁、生藿汁(《肘後》說:小豆藿)煮寒水石汁解毒。 蜀椒中毒,可用葵子汁、蒜汁、豉汁、桂汁、人尿、冷水、土漿、雞毛燒吸菸及水調服解毒。 斑蝥、芫青中毒,可用豬膏、戎鹽、大豆汁、藍汁、巴豆、鹽湯煮豬膏解毒。 服藥過量導致昏亂者,可用胡粉、葛粉、地漿、豉汁、蘘荷汁、粳米沈、乾薑、黃連、飴糖、藍汁,吞雞蛋黃解毒。

以上解毒藥物,如果一個方中有多種藥物,只要找到其中一種即可,不必全部齊全。

解一切藥毒,無論是草藥還是石藥,只要開始感到不適,就應立即服用以下方劑:

取豆豉(二升)、生麥門冬、蔥白(各八兩),以上三味藥,加水七升,煮至剩二升半,分三次服用。

2. 雞腸草散

解諸毒方。

雞腸草(三分),薺苨,升麻(各四分),芍藥,當歸,甘草(各一分),坌土(一分),藍子(一合)

上八味,治下篩,水服方寸匕,多飲水為佳。若為蜂、蛇等毒蟲所螫,以針刺螫上,血出,著藥如小豆許於瘡中,令濕瘥。若為射罔箭所中,削竹如釵股長一尺五寸,以綿纏繞,水沾濕,取藥納瘡中,隨瘡深淺令至底止,有好血出即休。若服藥有毒,水服方寸匕,毒解痛止愈。

白話文:

這是一種名為「雞腸草散」的解毒方。

配方如下:雞腸草三份,薺苨和升麻各四份,芍藥、當歸和甘草各一份,坌土一份,藍子一合。

將以上八種材料研磨成粉,過篩後製成藥散。每次服用時,用足夠的水沖服一小撮藥粉,多喝水效果更佳。如果被蜂、蛇等有毒昆蟲咬傷,先用針在咬傷處刺一下,讓血流出來,然後在傷口上放一點像小豆那麼大的藥粉,保持傷口濕潤直到康復。如果被帶有劇毒的箭射中,可削一根約一尺五寸長、粗細如髮簪的竹條,用綿布包裹並用水浸濕,然後將藥粉放入傷口內,根據傷口深度放置到最底部,當有新鮮血液流出時即可停止。如果因為誤食了有毒的食物,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服用此藥,能緩解中毒的症狀,止痛並助於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