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二十三 痔漏方 (2)
卷二十三 痔漏方 (2)
1. 䕡茹膏
治一切惡瘡疥癬、疽漏瘑方。
䕡茹,狼牙,青葙,地榆,藜蘆,當歸,萹蓄,羊蹄根(各二兩),蛇床子,白蘞(各六分),漏蘆(二分)
上十一味,搗,以苦酒漬一宿,明旦以成煎豬膏四升煎之,三上三下,膏成絞去滓,納後藥如下。
雄黃,雌黃,硫黃,礬石,胡粉,松脂(各二兩),水銀(三兩)
上七味,細研,看水銀散盡,即傾前膏中,以箸十隻攪數百遍止,用瓷器密貯,勿令泄氣。煎膏法,取微火熬,急則不中用。敷藥不可近眼及陰。先研雄黃等令細,俟膏小冷,即和攪敷之。
治疥疽諸瘡方:
水銀,胡粉(各六兩),黃連,黃柏(各八分),薑黃(十分),礬石,附子,蛇床子,苦參(各三分)
上九味,水銀、胡粉別研如泥,余為末,以成煎豬膏合和研,令調敷之。(《翼方》無薑黃。)
治久疥癬方:
丹砂,雄黃,雌黃(劉涓子無),亂髮(洗淨),松脂,白蜜(各一兩),䕡茹(三兩),豬脂(二升),巴豆(十四枚)
上九味,先煎發,令消盡,納松脂、白蜜,三上三下,去滓,納諸末更一沸止,敷之。(《翼方》用蠟,不用蜜。)
又方,水銀,礬石(一作礜石),黃連(一作雄黃),蛇床子(各一兩)
上四味,為末,以豬脂七合和攪,不見水銀為熟,敷之。(一方加藜蘆一兩,又云䕡茹。)
治諸瘡疥癬,久不瘥者方:
水銀(一斤),臘月豬脂(五升)
上二味,以鐵器中壘灶,用馬通火七日七夜,勿住火,出之,停冷取膏,去水銀不妨別用,以膏敷一切瘡,無不應手立瘥。(《千金翼》用水銀粉和豬脂塗之。)
又方,特牛尿,羊蹄根(各五升)
上二味,以牛尿漬羊蹄根一宿,日曝乾復納尿中,取盡止,作末,敷諸瘡。(《千金翼》云:和豬脂用更精。)
又方,拔取生烏頭十枚,切煮汁,洗之瘥。
論曰:凡諸瘡癬,初生時或始痛癢,即以種種單方救之,或嚼鹽塗之,又以谷汁敷之,又以蒜墨和敷之。(《翼方》以蒜作酥。)又以薑黃敷之,又以鯉魚鮓摻敷之,又以牛李子汁敷之。若以此救不瘥,乃以前諸大方治之。
治細癬方:
蛇床子,白鹽(一作白堊),羊蹄根(各一升),赤葛根,苦參,菖蒲(各半斤),黃連,莽草(各三兩)
上八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適寒溫洗身,如炊一石米頃為佳,澄清後,當微溫用之,滿三日止。
又方,以羊蹄根於石上,苦酒磨敷之,欲敷先刮瘡,以火炙乾後,敷四五遍。(《翼方》云:搗羊蹄根,著瓷器中,以白蜜和,臨用先刮瘡,令傷敷之,如炊一石米,又拭去,更以三年大醋和塗之。若瘡處不傷,即不瘥)。
又方,羊蹄根五升,以桑柴灰汁煮四五沸以洗之。凡方中用羊蹄根,皆以日未出時採之佳。
白話文:
䕡茹膏
這個藥膏是用來治療各種惡性瘡瘍、疥癬、癰疽、漏管和瘰癧的。
藥材配方:䕡茹、狼牙、青葙、地榆、藜蘆、當歸、萹蓄、羊蹄根(各二兩),蛇床子、白蘞(各六分),漏蘆(二分)。
製作方法: 將以上十一味藥材搗碎,用苦酒浸泡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用這些藥材和四升豬油一起煎煮,反覆加熱三次,冷卻三次。藥膏製成後,濾掉藥渣。接著加入以下藥材:雄黃、雌黃、硫磺、礬石、胡粉、松脂(各二兩),水銀(三兩)。 將這七味藥材研磨成細末,看到水銀完全散開後,就倒入之前的藥膏中,用十根筷子攪拌數百下。最後將藥膏放入瓷器中密封保存,防止藥氣散失。煎藥膏時,要用小火慢熬,如果火太大就不能用了。敷藥時要避開眼睛和陰部。先將雄黃等藥材研磨成細末,等藥膏稍冷後,再混合攪拌敷用。
治療疥瘡、癰疽等瘡瘍的藥方:
藥材配方:水銀、胡粉(各六兩),黃連、黃柏(各八分),薑黃(十分),礬石、附子、蛇床子、苦參(各三分)。
製作方法:將水銀和胡粉單獨研磨成泥狀,其餘藥材研磨成末。然後將所有藥材與煎好的豬油混合研磨均勻,即可敷用。(《翼方》中沒有薑黃。)
治療久治不癒的疥癬藥方:
藥材配方:丹砂、雄黃、雌黃(劉涓子版本沒有雌黃)、亂髮(洗淨)、松脂、白蜜(各一兩),䕡茹(三兩),豬油(二升),巴豆(十四枚)。
製作方法:先煎煮頭髮,直到完全融化,然後加入松脂和白蜜,反覆加熱三次,冷卻三次,濾掉藥渣。接著加入其餘藥末,再次煮沸後即可敷用。(《翼方》用蠟,不用蜂蜜。)
另一個藥方:
藥材配方:水銀、礬石(或礜石)、黃連(或雄黃)、蛇床子(各一兩)。
製作方法:將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末,與七合豬油混合攪拌均勻,直到看不到水銀顆粒為止,即可敷用。(有的版本加藜蘆一兩,也有一種說法是用䕡茹。)
治療各種瘡瘍、疥癬,久治不癒的藥方:
藥材配方:水銀(一斤),臘月豬油(五升)。
製作方法:將水銀和豬油放入鐵器中,在爐灶上用馬糞燃燒七天七夜,火不能熄滅。取出後,待冷卻取出藥膏,水銀可以另外使用。用藥膏塗抹各種瘡瘍,效果顯著。(《千金翼》用的是水銀粉和豬油塗抹。)
另一個藥方:
藥材配方:特選的牛尿、羊蹄根(各五升)。
製作方法:將羊蹄根浸泡在牛尿中一個晚上,然後曬乾,再放入牛尿中,直到牛尿用完。將羊蹄根磨成粉末,敷在瘡上。(《千金翼》說:加入豬油效果更好。)
另一個藥方:
拔取十個新鮮的烏頭,切碎煮汁,用汁液清洗患處,即可痊癒。
論述: 一般來說,各種瘡癬剛開始發作時,會感到疼痛或瘙癢,這時可以用各種簡單的單方治療,例如嚼鹽塗抹,或用穀物汁敷,或用蒜墨混合塗抹。(《翼方》用蒜做成酥狀。)也可以用薑黃敷,或用鯉魚鮓摻敷,或用牛李子汁敷。如果這些方法都無效,就用前面提到的那些比較複雜的藥方來治療。
治療細小癬的藥方:
藥材配方:蛇床子、白鹽(或白堊)、羊蹄根(各一升),赤葛根、苦參、菖蒲(各半斤),黃連、莽草(各三兩)。
製作方法:將以上八味藥材切碎,用七升水煮至三升,待水溫適宜後,清洗身體,清洗時間大約像煮一石米飯那麼長。澄清後,應當用微溫的藥液清洗,持續三天即可。
另一個藥方:
將羊蹄根在石頭上用苦酒研磨,敷在患處。敷藥前要先刮破瘡面,然後用火烘乾,再敷藥四五遍。(《翼方》說:搗碎羊蹄根,放入瓷器中,用蜂蜜混合,使用時先刮破患處,使其出血,然後敷上藥,大約煮一石米飯的時間後,擦掉藥,再用三年以上的陳醋塗抹。如果瘡面沒有刮破,就不能痊癒)。
另一個藥方:
用五升羊蹄根,用桑樹柴灰的汁液煮沸四五次,用來清洗患處。凡是藥方中使用羊蹄根,最好在太陽出來前採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