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六上 七竅病上 (1)
卷六上 七竅病上 (1)
1. 薔薇丸
治身體有熱瘰癧,及常有細瘡,並口中生瘡方。
薔薇根(三兩),黃耆,黃芩,鼠李根皮,栝蔞根,芍藥,苦參,石龍芮,防風(一作防己),白蘞,龍膽(各一兩),梔子仁(四兩)
上十二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五丸,日再。(《冀方》有黃柏一兩。)
治瘰癧方:
用白殭蠶,治下篩,水服五分匕,日三服,十日瘥。
又方,貍頭一枚炙,搗篩,飲服方寸匕,日二。
又方,故履內氈替燒末五匕,和酒一升,平旦向日服之,強行須臾吐鼠出,三朝服。
又方,貍頭蹄骨等炙黃,搗篩為散,飲服一錢匕,日再。
又方,貓兩眼陰乾燒灰,井花水服方寸匕,日再。
又方,干貓舌為末,敷瘡上。
又方,狼屎灰敷之。
又方,狐頭、貍頭灰敷之。
又方,五月五日取一切種種雜草,煮取汁洗之。
又方,貓腦,莽草(等分)
上二味,為末,著癧孔中。
灸漏方:
葶藶子(一合),豉(一升)
上二味,和搗,令極熟作餅子,如大錢,厚二分許,取一枚當瘡孔上,作大艾炷如小指大,灸餅上,三炷一易,三餅九炷,隔三日,復一灸。(《外臺》灸瘰癧,《古今錄驗》云:不可灸頭瘡,葶藶氣入腦殺人。)
灸瘰癧方:
一切瘰癧在項上,及觸處但有肉結,凝似作瘻及癰癤者,以獨頭蒜截兩頭留心,大作艾炷,稱蒜大小,貼癧子上灸之。勿令上破,肉但取熱而已。七壯一易蒜,日日灸之,取消止。一切瘰癧,灸兩胯里患癧處宛宛中,日一壯,七日止,神驗。又灸五里、人迎各三十壯。又灸耳後髮際直脈七壯。又灸患人背兩邊腋下後紋上,隨年壯。
白話文:
【薔薇丸】
這是一帖治療身體有熱毒引發的淋巴結核,以及經常長小瘡,包括口腔潰瘍的方劑。
薔薇根三兩,黃耆,黃芩,鼠李根皮,栝蔞根,芍藥,苦參,石龍芮,防風,白蘞,龍膽各一兩,梔子仁四兩
以上十二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丸狀,大小如梧桐籽,每次服用十五顆,一天服用兩次。(《冀方》記載,方中還有一兩的黃柏。)
【瘰癧治療方】
使用白僵蠶,篩選後用水沖服五分之一茶匙,一天三次,十天後可見效。
另一方,狸貓頭一個,烤焦後搗碎篩粉,用水沖服約一茶匙,一天兩次。
另一方,舊鞋裡的氈替燒成灰,取五茶匙,混入一公升酒中,在清晨面向太陽時服下,稍後會有鼠蟲排出,連續三天服用。
另一方,狸貓的頭、蹄、骨等,烤至微黃,搗碎成粉,用水沖服一錢,一天兩次。
另一方,乾燥貓眼,陰乾後燒成灰,用井水沖服約一茶匙,一天兩次。
另一方,乾燥貓舌,磨成粉,塗抹在瘡上。
另一方,狼的糞便燒成灰,塗在患處。
另一方,狐狸頭、狸貓頭燒成灰,敷在患處。
另一方,在五月初五收集各種草本,煮汁洗患處。
另一方,貓腦與莽草等量
以上兩種材料,磨成粉,放入淋巴結核的洞中。
【漏癧灸療法】
葶藶子一合,豆豉一升
以上兩種材料,混合搗碎,做成餅狀,形狀像大錢幣,厚度約二分,放在瘡口上,然後在餅上點燃艾炷,大小如小指,每三炷換一次,共三餅九炷,隔三天再灸一次。
【瘰癧灸療法】
所有在頸部或身體其他部位的肉塊,疑似淋巴結核或膿腫的,可以使用單頭大蒜,切去兩端保留蒜心,將艾炷做成與大蒜大小相仿,貼在肉塊上進行灸療。不要讓皮膚破損,只需讓皮膚感到熱即可。每七次灸療更換一次大蒜,每天進行灸療,直到消除為止。所有淋巴結核,可在患者兩腿間患處,每天灸一次,連續七天,非常有效。也可在五里、人迎穴各灸三十次。在耳後髮際的直線脈絡上灸七次。也可在患者背部兩側腋下後紋上方,根據年齡灸適當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