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二十三 痔漏方 (1)
卷二十三 痔漏方 (1)
1. 五白膏
治鼠漏及瘰癧方。
白牛皮,白馬屎,白豬屎,白羊屎,白雞屎(各一升),漏蘆(二斤)
上六味,各於石上燒作灰,研篩,以豬膏一升三合,煎亂髮一兩半,令極沸盡消,乃納諸末,微火上煎五六沸,藥成,去瘡痂,以鹽湯洗淨,帛拭乾,敷此膏。若無痂,亦須湯洗,日再敷。若著膏,當以帛裹上,勿令中風冷,神驗。
白話文:
這是治療淋巴結核和其他類似病變的處方。
所需材料有:牛的白皮、馬、豬、羊、雞的排泄物各一公升,以及兩公斤的漏蘆。
將上述六種材料各自在石頭上燒成灰,然後研磨過篩。另取一公升三合的豬油,與一兩半的頭髮一起加熱至沸騰,直到頭髮完全溶解,接著加入之前準備好的粉末,再用小火煮五到六次沸騰,即完成藥膏的製作。使用時,先將患部的痂皮去除,以鹽水清潔乾淨,用布擦乾後,塗抹此膏。如果沒有痂皮,也需以鹽水清潔,一天可塗抹兩次。塗抹後,應以布包裹,避免受風或冷氣,效果神奇且有效。
但請注意,這只是一個古方,實際使用前請諮詢專業醫師。
2. 曾青散
治寒熱瘰癧及鼠瘻方。
曾青,荏子,礬石(一作礜石),附子(各半兩),栝蔞根,露蜂房,當歸,防風,芎藭,黃耆,黃芩,貍骨,甘草(各二兩),細辛,乾薑(各一兩),斑蝥,芫青(各五枚)
上十七味,治下篩,酒服一方寸匕,日再。
又方,治寒熱瘰癧方。
土瓜根,連翹,龍膽,黃連,栝蔞根,苦參,芍藥,恆山(各一兩)
上八味,為末,酒服五分匕,日三。(《翼方》及《外臺》有貍骨一枚。《翼》一方有當歸,無栝蔞、恆山。)
白話文:
【曾青散】
這帖藥方用於治療寒熱交錯的淋巴結核以及鼠瘍。
藥材如下:曾青、荏子、礬石(另一版本記載為礜石)、附子(每種各半兩)、栝蔞根、露蜂房、當歸、防風、芎藭、黃耆、黃芩、貍骨、甘草(每種各二兩)、細辛、乾薑(每種各一兩)、斑蝥、芫青(每種各五枚)。
將上述十七種藥材研磨過篩後混合,每日服用兩次,每次用酒送服一方寸匕的藥量。
另外一個藥方,同樣用於治療寒熱交錯的淋巴結核。
藥材如下:土瓜根、連翹、龍膽、黃連、栝蔞根、苦參、芍藥、恆山(每種各一兩)。
將上述八種藥材研磨成末,每日三次,每次用酒送服五分匕的藥量。(根據《翼方》和《外臺》記載,還會添加一枚貍骨。在《翼方》的一個版本中,則是有當歸,但沒有栝蔞和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