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二 婦人方上 (1)
卷二 婦人方上 (1)
1. 灸法
九漏,灸肩井二百壯。漏,灸鳩尾骨下宛宛中七十壯。諸漏,灸瘻周圍四畔,瘥。諸惡漏中冷息肉,灸足內踝上各三壯,二年六壯。寒熱胸滿頸痛,四肢不舉,腋下腫,上氣,胸中有音,喉中鳴,天池主之。寒熱頸頜腫,後谿主之。寒熱酸痟痛,四肢不舉,腋下腫瘻,馬刀,喉痹,髀膝脛骨搖,酸痹不仁,陽輔主之。
寒熱頸腋下腫,申脈主之。胸中滿,腋下腫,馬刀瘻,善自嚼舌頰,天牖中腫,寒熱,胸脅、腰、膝外廉痛,臨泣主之。寒熱頸腫,丘墟主之。腋下腫,馬刀肩腫,吻傷,太衝主之。寒熱頸瘰癧,大迎主之。
白話文:
[灸療法]
對於九種不同的漏症,應在肩井穴進行兩百次的艾灸。對於漏症,應在鳩尾骨下方的凹陷處進行七十次的艾灸。對於各種漏症,應在瘻病周圍進行灸療,直到病情好轉。對於各種嚴重漏症,如冷性漏症和息肉等,應在足內踝上方進行三次艾灸,兩年內可進行六次。
對於冷熱交加、胸部飽滿、頸部疼痛、四肢無力、腋下腫脹、呼吸困難、胸部有異響、喉嚨嘶啞等症狀,應灸療天池穴。對於冷熱交加、頸部和顎部腫脹,應灸療後谿穴。對於冷熱交加、身體痠痛、四肢無力、腋下腫脹、皮膚瘻、喉嚨疼痛、大腿膝蓋和小腿骨搖晃、身體麻木等症狀,應灸療陽輔穴。
對於冷熱交加、頸部和腋下腫脹,應灸療申脈穴。對於胸部飽滿、腋下腫脹、皮膚瘻、常咬舌頭和頰部、天牖穴腫脹、冷熱交加、胸脅、腰部和膝蓋外側疼痛,應灸療臨泣穴。對於冷熱交加、頸部腫脹,應灸療丘墟穴。對於腋下腫脹、皮膚瘻、肩部腫脹、吻傷等症狀,應灸療太衝穴。對於冷熱交加、頸部淋巴結腫大,應灸療大迎穴。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