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二十三 痔漏方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三 痔漏方 (1)

1. 腸癰第二

(論三首,方二十九首灸法二首)

論曰:卒得腸癰而不曉其病候,愚醫治之錯則殺人。腸癰之為病,小腹重而強,抑之則痛,小便數似淋,時時汗出,復惡寒,其身皮皆甲錯,腹皮急,如腫狀,其脈數者,小有膿也。(《巢氏病源》云:洪數者,已有膿也。)其脈遲緊者,未有膿也。甚則腹脹大,轉側聞水聲,或繞臍生瘡,或膿從臍中出,或小便出膿血。

問曰:宮羽林婦病,醫脈之,何以知婦人腸中有膿,為下之即愈。師曰:寸口脈滑而數,滑則為實,數則為熱。滑則為榮。數則為衛。衛數下降,榮滑上升,榮衛相干,血為濁敗,小腹痞堅,小便或澀,或復汗出,或復惡寒,膿為已成。設脈遲緊,即為瘀血,血下則愈。

白話文:

標題:[腸炎第二篇]

內容:(包含三篇討論與二十九個治療方法以及兩種灸療方式)

討論如下:突然得了腸炎卻不理解病症的特徵,如果庸醫錯誤治療會導致病人死亡。腸炎這種疾病,會感到小腹沉重且硬,按壓會痛,頻繁小便像淋病一樣,偶爾會出汗,同時又怕冷,身體皮膚呈現鱗片狀,腹部皮膚緊繃,看起來像腫脹,若脈搏快速,代表小部分已經化膿。(《巢氏病源》提到:脈搏快速且力度大,代表已經有化膿現象。)若脈搏緩慢且緊繃,代表尚未化膿。病情嚴重時,腹部會膨脹變大,轉動身體可聽到水聲,或是在肚臍周圍長瘡,或是膿液從肚臍流出,或是小便時排出膿血。

問:有一名羽林軍的妻子生病,醫生診斷後,如何知道她的腸子裡有膿,並建議她排便後就會好轉?老師說:脈搏平滑且快速,平滑表示實證,快速表示熱證。平滑代表營氣過盛,快速代表衛氣過盛。衛氣下降,營氣上升,營衛互相干擾,血液因此混濁衰敗,小腹會感到痞滿堅硬,小便可能困難,也可能會出汗,或者怕冷,這代表膿已經形成。若脈搏緩慢且緊繃,代表是瘀血,排出血後就會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