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六上 七竅病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六上 七竅病上 (1)

1. 豬蹄湯

治瘭疽諸疽,十指頭焮赤癢痛方。

白芷,大黃,芎藭,黃芩,黃連,甘草,細辛,藁本,當歸,藜蘆,莽草(各一兩)

上十一味㕮咀,以水二斗,先煮豬蹄一具,取一斗煮藥,取五升浸瘡,即瘥。

又方,灶屋塵,灶突塵,釜下土(各一斤)

上三味合研令勻,以水一斗煮三沸,取汁洗,日三四度。

治瘭疽著手足肩背,忽發累累如赤豆,剝之汁出方:

又方,剝去瘡痂,以溫醋泔清洗之,以胡燕窠和百日男兒屎如膏,敷之。

又方,臘月糖晝夜連浸數日,乃愈。

鯽魚(一枚,長三寸者),亂髮(如雞子大),豬脂(一升)

上三味,煎為膏敷之。

治瘭疽浸淫多汁,日漸大方:

黃連(二兩),胡粉,甘草,䕡茹(各二分)

上四味治下篩,以粉瘡上,日三四度。

又方,青木香,滑石,龍骨(各三兩),胡粉(一兩),米粉(一升)

上五味為末,稍粉病上,日三。

又方,蕪菁子熬搗碎,帛裹展轉敷上良。

又方,麻子熬作末,摩上良。

又方,酒和麵敷之。

又方,以豬膽敷之良。

又方,亂髮灰服方寸匕,日三。亦治發背。

又方,蕓薹菜煮取汁一升服之,並食干熟蕓薹數頓,少與鹽醬。冬月研子,水和服之。

又方,枸杞根並葵根葉煮汁,煎令如飴,隨意服之。

治疽潰後方:

以鹽湯洗拭了,燒皂莢灰粉上,良。

又方,牛耳中垢敷之良。

又方,梁上塵和車𨊧中脂敷之。

又方,生麻油滓,綿裹布瘡上,蟲出。

又方,以沸湯灌瘡中三四遍(湯一作餳)。

治疽似癰而小有異,膿如小豆汁,今日去明日滿者方:

用蕓薹熟搗,濕布袋盛之,埋熱灰中更互熨之,不過二三度安瘥,冬用乾者。

又方,皂莢煎湯洗瘡拭乾,以柏皮為末敷,勿令作痂。

治風疽方(凡腳腨及曲䐐中癢,搔則黃汁出是也,灸法見後):

以青竹筒一枚,徑一寸半,長三尺,中著大豆一升,以糠、馬屎二種燒取火,當竹筒中燒之,以器承兩頭取汁,先以泔清和鹽,熱洗瘡了,即塗豆汁,不過三度,極效。

又方,嚼胡麻敷,以綿裹之,日易神良。

治石疽,狀如痤癤而皮厚方:

搗穀子敷之。亦治金瘡。

治久癰瘡敗,壞成骨疽方:

用龍骨末,粉瘡四面,厚二分。以膏著瘡中,日二易。蟲出如發,盡愈。膏方如下。

大蝦蟆(一枚自死者),亂髮(如雞子大),豬脂(一斤)

上三味,取二味納脂中煎,略消盡,下待冷,更納鹽一合攪和,充前用。

治瘡久不瘥,瘥而復發,骨從孔中出,名骨疽方:

以豬膽和楸葉搗,封之。

又方,搗白楊葉末,敷之。

又方,搗蕪菁子敷之,帛裹,日一易。

又方,穿地作坑,口小里大,深二尺,取乾雞屎二升,以艾及荊葉搗碎,和雞屎令可燃火,坑中燒之,令煙出,納疽於坑中熏之,以衣擁坑口,勿泄氣,半日當有蟲出,甚效。

白話文:

【豬蹄湯】這方子用來治療各種瘭疽,比如手指頭紅腫痛癢的情況。

所需藥材如下:白芷、大黃、芎藭、黃芩、黃連、甘草、細辛、藁本、當歸、藜蘆、莽草(各1兩)。將這些藥材切碎,加入20公升的水,先煮一隻豬蹄,然後再把煮過的豬蹄水10公升拿來煮藥,最後煮得的5公升藥水可以浸泡患處,病情就能得到緩解。

另一個方子:竈房的塵土、煙囪的塵土、鍋底下的土(各1公斤),將這些東西混在一起研磨均勻,加入10公升的水煮沸三次,取出汁液清洗患處,每天3到4次。

治療突然在手足、肩背冒出如紅豆般的瘭疽:將瘡上的痂去掉,用溫熱的醋清洗,然後用燕窩和百日大的男嬰的糞便混合成膏狀,敷在患處。或者在臘月時將糖浸泡幾天,也可以痊癒。

鯽魚(3寸長的一條)、亂髮(如雞蛋大小)、豬油(1公升),這三樣材料一起煎煮成膏,敷在患處。

治療流膿不止的瘭疽:黃連(2兩)、鉛粉、甘草、茹草(各2分),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每天3到4次撒在患處。

另一個方子:青木香、滑石、龍骨(各3兩)、鉛粉(1兩)、米粉(1公升),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撒在患處,每天3次。

還有許多其他的方子,例如用炒熟的蕪菁籽、麻子、酒和麵、豬膽、亂髮灰、蕓薹菜汁等物質敷在患處,或是內服一些藥材,如枸杞根、葵根葉、皁莢灰、牛耳中的污垢、樑上的灰塵、生麻油渣、沸水、大蝦蟆、龍骨粉等,都有助於治療各種不同的疾病。

對於久未痊癒的瘡口,可以用鹽水清洗,然後撒上皁莢灰,或是用牛耳中的污垢、樑上的灰塵和車軸中的油脂敷在患處,或是用生麻油渣包裹在患處,讓蟲子出來。

對於類似癰但略有差別的疾病,其膿血如小豆汁,今天清除了明天又會充滿,可用蕓薹熟搗,裝在濕布袋中,埋在熱灰中加熱,反覆熨燙患處,一般2到3次就會痊癒。

對於風疽,通常會在腳部和膝蓋瘙癢,抓後會流出黃色的液體,可以用青竹筒,徑一寸半,長三尺,中間放入一升的大豆,用糠和馬糞燒火,將其放在竹筒中燒,然後用容器接住兩端的汁液,先用鹽水和醋清熱洗瘡,然後塗上豆汁,最多3次,效果非常好。

對於皮膚厚實的石疽,可用穀子敷在患處,也可治療金瘡。

對於長期未癒的癰瘡,已經壞死成為骨疽,可用龍骨粉撒在瘡口四周,厚度為2公分,然後在瘡口中央塗上藥膏,每天換2次,直到蟲子完全出來,即可痊癒。

對於長期未癒的瘡口,如果瘡口復發,骨頭從洞裡露出來,稱為骨疽,可用豬膽和楸葉搗碎,封在患處,或是用白楊葉末、蕪菁籽敷在患處,每天換一次,或是挖一個地坑,深度為2尺,底部比口徑大,放入2公升的乾雞糞,加入艾草和荊葉搗碎,和雞糞混合使其可以燃燒,然後將患處放入坑中燻烤,用衣服堵住坑口,不要讓空氣漏出,半天後會有蟲子出來,非常有效。

對於附骨疽,可用槲皮燒成灰,飲服一小勺。

對於突然發生在五指的筋急,無法屈伸,可用灸踝骨中央數十壯,甚至上百壯。

對於長期未癒的疽,可用鯽魚一條,剖開腹部但不要損傷,將白鹽放入腹中,用針縫好,放入銅器中在火上煎,直到乾燥,磨成粉,敷在瘡口,沒有膿液的,可用豬油混合塗抹,可能會有些疼痛,但不用擔心,10天後就會痊癒。另一個方法是灸間使後一寸,根據年齡灸相應壯數,立刻就會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