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八 治諸風方 (1)
卷八 治諸風方 (1)
1. 石南湯
治六十四種風,淫液走入皮中如蟲行,腰脊強直,五緩六急,手足拘攣,癮疹搔之作瘡,風屍身癢,卒面目腫起,手不得上頭,口噤不能言方(方見第八捲風懿篇中。此方但是癮疹,悉服之瘥)。
治風瘙癮疹,心迷悶亂方:
天雄,牛膝,桂心,知母(各四分),栝蔞根,白朮(各五分),防風(六分),人參,乾薑,細辛(各三分)
上十味為末,酒服半錢匕,加至一匕為度。
治瘙癢皮中風虛方:
枳實(三升),松葉(切一升),獨活,蓯蓉,黃耆,秦艽(各四兩),丹參,蒴藋(各五兩)
上八味㕮咀,以酒二斗浸六宿,每服二合,日二,稍加之。
又方,大豆三升,酒六升,煮四五沸,每服一盞,日二。
又方,牛膝為末,酒下方寸匕,日三。並治骨疽癩病及㾦㿔。
又方,芥子為末,漿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白朮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小兒患癮疹入腹,體腫強而舌乾方:
蕪菁子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風瘙癮疹方:
白朮(三兩),戎鹽,礬石(各半兩),黃連,黃芩,細辛,芎藭,茵芋(各一兩)
上八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洗之,日三,良。
又方,馬藺子,蒴藋,礬石,茺蔚子,蒺藜子,茵芋,羊桃,扁竹(各二兩)
上八味㕮咀,以漿水二斗,煮取一斗二升,納礬石洗之,日三。
又方,蒴藋,防風,羊桃,石南,茵芋,芫花,蒺藜,礬石(各一兩)
上八味㕮咀,以漿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納礬石令小沸,溫浴之。
又方,蛇床子(二升),防風(二兩),生蒺藜(二兩)
上三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拭患上,日三五遍。
治癮疹癢痛方:
大黃,升麻,黃柏,當歸,防風,芍藥,黃芩,青木香,甘草(各二兩),楓香(五兩),芒硝(一兩),地黃汁(一升)
上十二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去滓,下芒硝令消,帛染拓病上,一炊久,日四五度。
治舉體癢痛如蟲齧,搔之皮便脫落作瘡方:
蒺藜子(三升),蛇床子,茺蔚子(各二升),大戟(一斤),大黃(二兩),礬石(三兩),防風(五兩)
上七味㕮咀,以酒四升,水七升,煮取四升,去滓,納礬石,以帛染拭之。
治風瘙腫瘡癢在頭面,拓洗方:
大黃,芒硝(各一兩),莽草(半兩,一云甘草三兩),黃連(一兩半),黃芩(二兩),蒺藜子(五合)
上六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以帛染拓洗之,日一度,勿近目。
治身體赤癮疹而癢,搔之隨手腫起方:莽草(半兩),當歸,芎藭,大戟,細辛,芍藥,芫花,川椒,附子,躑躅(各一兩),豬膏(二升半)
上十一味㕮咀,酒漬一宿,豬膏煎之,候附子色黃膏成,去滓,敷病上,日三。
白話文:
[石南湯]這部分的內容講述了多種治療各種風濕、皮膚病、癱瘓和癢症的古方。
對於六十四種風濕病症,包括像蟲子在皮膚中移動的感覺,腰背僵硬,肢體緩急不一,手腳抽搐,皮膚出疹發癢甚至破潰,風濕導致全身癢,突然間臉部浮腫,手無法觸及頭部,口齒緊閉無法言語的情況,有個療方(詳細內容可在第八卷風濕篇中找到)。這個方子對癢疹非常有效。
針對風濕導致的癢疹和心神混亂,有一個包含天雄、牛膝、肉桂、知母、栝樓根、白朮、防風、人參、乾薑和細辛等成分的療方。將這些材料磨成粉,用酒送服半錢,可逐漸增加到一錢。
對於皮膚風虛引發的瘙癢,有個方子使用枳實、松葉、獨活、蓯蓉、黃耆、秦艽、丹參和蒴藋等草藥。將這些材料切碎,用兩斗酒浸泡六天,每次服用二合,每日兩次,用量可逐漸增加。
還有其他幾個療方,例如用煮過的大豆和酒、牛膝粉配酒、芥末粉加漿水、白朮粉配酒,以及蕪菁籽粉配酒,來治療骨疽、癩病、癢疹進入腹部、舌頭乾燥和身體腫脹等問題。
另外,有個方子用白朮、戎鹽、礬石、黃連、黃芩、細辛、川芎、茵芋等草藥,用水煮後洗滌皮膚,用於治療癢疹;還有一個方子使用馬藺子、蒴藋、礬石、茺蔚子、蒺藜子、茵芋、羊桃和扁竹等草藥,用漿水煮後洗滌皮膚。
還有用蛇牀子、防風和生蒺藜煮水擦拭患處,以及用大黃、升麻、黃柏、當歸、防風、芍藥、黃芩、青木香、甘草、楓香、芒硝和地黃汁等草藥煮水後,用布沾藥水敷在患處。
對於全身瘙癢如被蟲咬,搔抓後皮膚會脫落並形成瘡口的症狀,有個方子使用蒺藜子、蛇牀子、茺蔚子、大戟、大黃、礬石和防風等草藥,用酒和水煮後擦拭患處。
最後,對於頭面部的風濕腫瘡和瘙癢,有個方子使用大黃、芒硝、莽草、黃連、黃芩和蒺藜子等草藥,用水煮後,加入芒硝,用布沾藥水敷在患處。對於身體出現紅色癢疹,搔抓後隨即腫起的情況,有個方子使用莽草、當歸、川芎、大戟、細辛、芍藥、芫花、川椒、附子和躑躅等草藥,配合豬油煎製成膏藥,塗抹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