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二 膽腑方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膽腑方 (1)

1. 枸杞煎

治虛勞,輕身益氣,令人有力,一切癰疽永不發方。

枸杞三十斤銼,葉生至未落可用莖,葉落至未生可用根,以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澱,將滓更入釜與水依前,煮取五斗,並前澄清去澱,釜中煎,取二斗許,更入小銅鍋子煎如餳止,或器盛。重湯煮更好。每日旦服一合半,日再,漸加。

治風濕體痛,不能飲食,兼癰疽後補虛羸方:

薔薇根,枸杞根(各一百斤),生地黃,食蜜(各十斤)

上四味㕮咀,先以水煮二根令味濃,取二斛去澱,次納地黃煮令爛,絞去滓,微火煎令如粥,次納蜜和令相得,每食後服如彈丸許。

拓腫方:

大黃,黃芩,白蘞,芒硝(各三分)

上四味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汁,以故帛四重蘸汁中,以拓腫處,干即易之,無度數,晝夜為之。

又方,青木香,犀角,大黃,梔子仁,紫檀香,升麻,黃芩,羚羊角,黃連,甘草,芒硝,射干,黃柏,白蘞(各二兩),地黃汁(五合),麝香(二分研入)

上十六味㕮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少冷,以故帛兩重蘸湯中,拓腫處,干即易之,日夜數百度。

又方,治頸項及胸背有大腫赤發,即封之令不成膿方。

朴硝(五兩),香豉,生地汁(各半斤)

上三味合搗,煮令地黃爛熟,敷腫處,厚二分,日三四易,至瘥止,此兼治一切腫。

又方,治癰腫痛煩悶方。

用生楸葉十重貼之,以帛裹令緩急得所,日二易。止痛兼消腫蝕膿,甚良,勝於他物。如冬月先收乾者,臨用時以鹽潤之。亦可薄削楸皮用之。

又方,治大人小兒癰腫方。

用生豬腦子敷紙上貼之,干則易之,日三度。

又方,芥子為末,湯調,敷紙上貼之。(《千金翼》以豬膽和塗之)。

又方,白姜石末,蒜和搗,敷上。

又方,搗馬鞭草,敷上即頭出。

白話文:

【枸杞煎】

這是一個治療虛弱疲勞,強身健體,增加體力,預防所有膿瘍發作的方子。

需準備三十斤的枸杞,當葉子還未凋落時,使用枸杞的莖葉;葉子凋落至新葉未長出時,使用枸杞的根部。取一石的水來煮,煮到剩五斗水時,去掉殘渣和澱粉,再把殘渣放入鍋中加入同樣量的水,再次煮到剩五斗水,然後將兩次的水澄清後去除澱粉,在鍋中熬煮,直到剩約二斗的汁液,再轉入小銅鍋中熬煮至濃稠狀,或者裝在容器中,放在滾水裡煮效果會更好。每天早晨服用一合半,一天兩次,逐漸增加劑量。

【治風濕體痛,不能飲食,兼癰疽後補虛羸方】

配方包括薔薇根、枸杞根各一百斤,生地黃、蜂蜜各十斤。

將以上四種藥材切碎,先用水煮薔薇根和枸杞根,待味道濃鬱後取出兩斛,去除澱粉,再放入生地黃煮至軟爛,過濾掉殘渣,用小火慢煮至像粥一樣的濃稠狀,最後加入蜂蜜攪拌均勻,每次飯後服用一顆彈丸大小的量。

【拓腫方】

配方包括大黃、黃芩、白蘞、芒硝各三分。

將以上四種藥材切碎,加入六升的水煮,煮到剩三升的汁液,用舊的布料浸泡在汁液中,敷在腫脹的地方,乾了就換新的,不限次數,晝夜都可進行。

【治頸項及胸背有大腫赤發,即封之令不成膿方】

配方包括朴硝五兩,香豉、生地汁各半斤。

將以上三種藥材混合,煮至地黃軟爛,敷在腫脹的地方,厚度約二分,一天換三四次,直到病情好轉。

【治癰腫痛煩悶方】

使用生楸葉十層敷在患處,用布包裹,使其鬆緊適中,一天換兩次,可以止痛和消腫,效果良好。

【治大人小兒癰腫方】

使用生豬腦子敷在紙上,貼在患處,乾了就換,一天三次。

【其他方子】

芥子磨成粉,用水調和,敷在紙上貼在患處。

白姜石磨成粉,和蒜一起搗碎,敷在患處。

馬鞭草搗碎,敷在患處,可以讓膿頭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