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二十一 消渴淋閉方 (2)
卷二十一 消渴淋閉方 (2)
1. 麻黃煎
治風水,通身腫欲裂,利小便方。
麻黃,茯苓,澤瀉(各四兩),防風,澤漆,白朮(各五兩),杏仁,大戟(各一升),黃耆,豬苓(各三兩),獨活(八兩),大豆(二升,水七升煮取一升),,清酒(一升)
上十三味㕮咀,以豆汁酒及水一斗合煮,取六升,分六七服,一日一夜,令盡,當小便極利為度。
白話文:
[麻黃煎]這個處方用於治療因風水病所導致的全身浮腫至快要爆裂的情況,並有助於排尿。
藥材包含:麻黃、茯苓、澤瀉各160克;防風、澤漆、白朮各200克;杏仁、大戟各400克;黃耆、豬苓各90克;獨活320克;以及大豆半公斤(先用水約2.8公升煮至剩0.4公升)。
再加上清酒約0.4公升。
將以上十三種藥材切碎,再和煮好的豆汁、清酒以及水共10公升一起熬煮,煮至剩6公升,分成六到七次服用,在一天一夜內喝完,直到排尿變得非常順暢即可。
2. 大豆散
治風水,通身大腫,眼合不得開,短氣欲絕方。
大豆(一升),杏仁(一升),麻黃,木防己,防風,豬苓(各四兩),澤瀉,黃耆,烏頭(各三兩),半夏(六兩),生薑(七兩),茯苓,白朮(各五兩),甘遂,甘草(各二兩),清酒(一升)
上十六味㕮咀,以水一斗四升煮豆,取一斗,去豆,納藥及酒合煎,取七升,分七服,日四夜三,得小便快利為度。腫消停藥,不必盡劑。若不利小便者,加生大戟一升,葶藶二兩,無不快利,萬不失一。(深師方無豬苓、澤瀉、烏頭、半夏、甘遂)。
治風水腫方:
大豆(三升),桑白皮(五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納後藥)。茯苓,白朮,防風,橘皮,半夏,生薑(各五兩),鱉甲,當歸,防己,麻黃,豬苓(各三兩),大戟(一兩),葵子(一升)
上十三味㕮咀,納前汁中,煮取五升,每服八合,日三。相去如人行十里久,再服。
白話文:
【大豆散】
這是一個用來治療因風水引起的全身嚴重水腫,眼睛睜不開,呼吸困難的處方。
所需藥材包括:黑豆(1000公克)、杏仁(1000公克)、麻黃、木防己、防風、豬苓(各160公克)、澤瀉、黃耆、烏頭(各90公克)、半夏(180公克)、薑(245公克)、茯苓、白朮(各175公克)、甘遂、甘草(各60公克)、清酒(330毫升)。
首先,將一斗四升(約26公升)的水煮黑豆,取其汁一斗(約18公升),去掉豆子,再加入其他藥材和酒一起煎煮,最後剩下七升(約12.6公升)的藥液,分成七次服用,白天四次,晚上三次,直到尿量增加,水腫消除即可停止服藥,不需完全喝完。如果尿量未增加,可以加生大戟1000公克,葶藶60公克,通常都會有明顯效果。
另一個治療風水腫的處方如下:
所需藥材包括:黑豆(3000公克)、桑白皮(以2公升水煮至剩1公升,去掉渣滓,再加入後面的藥材)、茯苓、白朮、防風、陳皮、半夏、薑(各175公克)、鱉甲、當歸、防己、麻黃、豬苓(各90公克)、大戟(30公克)、葵子(300公克)。
以上十三種藥材,加入前面的桑白皮汁中,煮至剩五升(約9公升),每次服用240毫升,一天三次。每次服藥間隔時間約為人步行十里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