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五下 少小嬰孺方下 (1)
卷五下 少小嬰孺方下 (1)
1. 地黃丸
治面黃,手足黃,咽中乾燥,短氣,脈如連珠,除熱止渴利,補養方。
生地黃汁,生栝蔞根汁(各二升),生羊脂(三升),白蜜(四升),黃連(一升為末)
上五味合煎,令可丸如梧子大,飲服五丸,日二。加至二十丸。若苦冷而渴,渴瘥,宜別服溫藥。
治渴小便數方:
貝母(六分,一作知母),茯苓,栝蔞根(各四分),鉛丹(一分),雞肶胵中黃皮(十四枚)上五味治下篩,飲服方寸匕,日三,瘥後常服佳。長服不絕,則去鉛丹,以蜜丸之,用麥飲下。
治渴利方:
用生栝蔞根三十斤切,以水一石,煮取一斗半,去滓,以牛脂五合,煎取水盡,以溫酒先食服如雞子大,日三。
治渴小便利,復非淋者方:
用榆白皮二斤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每服三合,日三。
又方,小豆藿一把搗汁,頓服三升。
又方,取薔薇根,水煎服之,佳。(《肘後》以治睡中遺尿)。
又方,三年重鵲巢燒末,以飲服之。(《肘後》以治睡中遺尿)。
又方,桃膠如彈丸大,含之咽津。
又方,蠟如雞子大,以醋一升,煮二沸,適寒溫頓服之。
論曰:凡人生放恣者眾,盛壯之時,不自慎惜,快情縱欲,極意房中,漸至年長,腎氣虛竭,百病滋生。又年少懼不能房,多服石散,真氣既盡。石氣孤立,惟有虛耗,唇口乾焦,精液自泄,或小便赤黃,大便乾實,或渴而且利,日夜一石,或渴而不利,或不渴而利,所食之物,悉化小便,皆由房室不節所致也,凡平人夏月喜渴者,由心旺也。心旺便汗,汗則腎中虛燥,故渴而小便少也。
冬月不汗,故小便多而數也,此為平人之證也。名為消渴。但小便利而不飲水者,腎實也。經云,腎實則消,消者不渴而利是也。所以服石之人小便利者,石性歸腎,得石則實,實則能消水漿故利,利多則不能潤養五臟,臟衰則生諸病。張仲景云:熱結下焦則為溺血,亦令人淋閉不通。
內有熱者則喜渴,除熱則止渴。兼虛者,須除熱補虛則瘥矣。
治不渴而小便大利,遂至於死者方:
用牡蠣五兩,以患人尿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神驗。
治小便不禁,日便一二斗,或如血色方:
麥冬,乾地黃(各八兩),乾薑(四兩),續斷,蒺藜子,桂心(各三兩),甘草(一兩)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古今錄驗》亦治消腎,腳瘦細,小便數)。
白話文:
【地黃丸】
主治面色萎黃、四肢泛黃、咽喉乾燥、氣短、脈象如連珠等症狀,有清熱止渴、滋補養身的功效。
使用新鮮地黃汁、新鮮栝樓根汁(各二升)、新鮮羊脂(三升)、蜂蜜(四升)、黃連(研磨成粉一升)。
將以上五種材料合在一起熬煮,直到可以捏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丸,每日二次。逐漸增加至每次服用二十丸。如果感覺寒冷且口渴,當口渴情況改善後,應另服用溫補的藥物。
治療口渴且頻尿的處方:
貝母(六分,另一版本作知母)、茯苓、栝樓根(各四分)、鉛丹(一分)、雞腿骨髓中的黃皮(十四片)。將以上五種材料研磨成粉末,用飲料吞服約一寸匕的量,每日三次。痊癒後持續服用效果更佳。長期服用不斷,可去掉鉛丹,改以蜂蜜製成丸子,用麥汁送服。
治療口渴且腹瀉的處方:
取三十斤的新鮮栝樓根切片,加入一石的水煮至剩下一斗半,濾去渣滓,再加入五合的牛脂,繼續熬煮至水分蒸發完畢,飯前趁溫熱服用,份量如雞蛋大小,每日三次。
治療口渴且頻尿,但不是淋病的處方:
取二斤的榆樹白皮切片,加入一斗的水煮至剩五升,每次服用三合,每日三次。
另一個處方,取一小把紅豆和豆莢搗碎成汁,一次性服用三升。
另一個處方,取薔薇根用水煎煮後服用,效果很好。
另一個處方,取三年的喜鵲巢燒成灰,用水送服。
另一個處方,含桃膠如彈丸大小,慢慢吞下其汁液。
另一個處方,取雞蛋大的蜂蠟,用一升醋煮至沸騰兩次,待溫度適中後一次性服用。
理論上講,許多人在生活上放縱自己,在壯年時期,不懂得珍惜自己的身體,放任慾望,極致享受性愛,逐漸導致年紀增長,腎氣虛弱,百病叢生。另外,有些年輕人擔心自己不能正常性交,大量服用石散,真氣消耗殆盡。只剩下石氣獨存,只有虛弱的消耗,嘴脣和嘴巴乾燥,精液自流,或者小便呈現赤黃色,大便乾硬,或者口渴且腹瀉,一天要喝一石的水,或者口渴但無腹瀉,或者不口渴但有腹瀉,所吃的食物,全部轉化為小便,這些都是由於性生活不節制所導致的。一般人在夏天喜歡喝水,是由於心臟旺盛。心臟旺盛會導致出汗,出汗則會使腎臟虛弱乾燥,因此口渴且小便量少。
冬天不出汗,所以小便多且頻繁,這是健康人的特徵。這種情況被稱為消渴。然而,小便頻繁但不喝水的人,是因為腎臟功能過強。經典上說,腎臟過強就會消耗身體,消耗身體的人不會口渴但會腹瀉。因此,服用石散的人小便頻繁,因為石散的性質歸屬於腎臟,得到石散後腎臟功能過強,過強就能消耗水分,所以小便頻繁。但是,小便頻繁太多,就不能滋潤和養護五臟,五臟衰弱就會產生各種疾病。張仲景說:熱結於下焦,就會導致尿血,也會使人尿路阻塞不通。
體內有熱的人會喜歡喝水,去除體內的熱就可以止渴。對於同時虛弱的人,必須除去體內的熱並補充虛弱,才能痊癒。
治療不口渴但嚴重腹瀉,甚至導致死亡的處方:
取五兩的牡蠣,用患者的尿液三升煮至剩二升,分兩次服用,非常有效。
治療小便失禁,一天小便一到兩鬥,或者小便呈現血色的處方:
麥冬、乾地黃(各八兩)、乾薑(四兩)、續斷、蒺藜子、肉桂心(各三兩)、甘草(一兩)。將以上七種材料切碎,加入一斗的水煮至剩二升五合,分三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