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九 腎臟方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九 腎臟方 (2)

1. 五補湯

治五臟虛竭短氣,咳逆傷損,悒鬱不足,下氣通津液方。

五味子,桂心,人參,甘草(各一兩),麥冬,小麥(各一升),生薑(八兩),粳米(三合),薤白,枸杞根白皮(各一升)

上十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每服一升,日三。口燥先煮竹葉一把,水減一升,去葉納諸藥,煮之。(《翼方》無生薑)。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於治療五臟虛弱、氣短、咳嗽、內傷及心情鬱悶等症狀,能下氣、通調津液的方子。

所需材料如下:五味子、肉桂、人參、甘草(各30克)、麥冬、小麥(各500克)、生薑(240克)、粳米(90克)、薤白、枸杞根白皮(各500克)。

將以上十種藥材切碎,用水約2.4公升來煎煮,煮至剩約900毫升,每次服用300毫升,每日三次。若嘴巴乾燥,可先煮一大把竹葉,待水分蒸發掉約240毫升後,去掉竹葉,再放入其他藥材一起煮。(在《翼方》一書中,並未提及使用生薑)。

2. 凝唾湯

治虛損短氣,咽喉凝唾不出如膠塞喉方。

麥冬(五兩),人參,茯苓(各半兩),前胡(三兩),芍藥,甘草,地黃,桂心(各一兩),大棗(三十枚)

上九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白話文:

這份處方名為「凝唾湯」,適用於治療身體虛弱、呼吸短促,以及咽喉部位有痰液凝結,如同膠狀物堵塞在喉嚨的症狀。

藥方成分包括:麥冬五兩,人參、茯苓各半兩,前胡三兩,芍藥、甘草、地黃、桂心各一兩,以及大棗三十枚。

將以上九種藥材切碎,然後用九升的水進行煎煮,直至水分剩下三升。最後將煮好的藥湯分成三次,在溫熱的狀態下服用。

3. 補湯方

車前子(三兩),防風,桂心(各二兩),巴戟,丹參,鹿茸,地黃,枸杞根皮,五加皮(各五兩)

上九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白話文:

這是一個補湯的配方:車前子三兩,防風、桂心各二兩,巴戟、丹參、鹿茸、地黃、枸杞根皮、五加皮各五兩。

將以上九種藥材切碎,用八升的水來熬煮,最後煮到只剩下三升的藥汁,然後濾掉藥渣,分三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