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八 治諸風方 (1)
卷八 治諸風方 (1)
1. 腎瀝湯
治虛勞損羸乏,咳逆短氣,四肢煩疼,腰背相引痛,耳鳴面黧黯,骨間熱,小便赤黃,心悸目眩,諸虛乏方。
羊腎(一具),桂心(一兩),人參,澤瀉,五味子,甘草,防風,川芎,地骨皮,黃耆,當歸(各二兩),茯苓,元參,芍藥,生薑(各四兩),磁石(五兩)
上十六味㕮咀,以水一斗五升,先煮腎,取一斗,去腎入藥,煎取三升,分三服。可常服之。(《廣濟》治虛勞百病,無人參、甘草、川芎、當歸、芍藥、元參、生薑,有蓯蓉三兩,牛膝、五加皮各二兩。
胡洽治大虛傷損,夢寤驚悸,上氣肩息,腎中風濕,小腹裡急引腰脊,四肢常苦寒冷,大小便澀利無常,或赤或白,足微腫,或昏僻善忘者,無澤瀉、防風、黃耆、元參、磁石、骨皮,有黃芩一兩,麥冬、地黃、遠志各三兩,大棗二十枚。崔氏治腎臟虛勞所傷補益者,無川芎、元參、骨皮、磁石,有黃芩、遠志各二兩,乾地黃三兩,麥冬四兩,大棗二十枚。
治五勞六極八風十二痹,補諸不足者,無澤瀉、甘草、防風、芍藥、元參、骨皮、生薑、五味子,有附子、丹皮各一兩,地黃一兩半,牡荊子,菖蒲桑螵蛸各二兩《近效方》除風下氣,強腰腳,明耳目,除痰飲,理營衛,永不染時疾。諸風者,無當歸、芍藥、磁石,有獨活,牛膝各一兩半,麥冬二兩,丹參五兩,為煮散,分作二十四帖,每帖入生薑一分,杏仁十四枚,水三升,煮取一升)。
又方,羖羊腎(一具,切,去脂,以水一斗六升,煮取一斗三升),大棗(二十枚),桑皮(六兩),五味子,黃耆,蓯蓉,巴戟天,防風,秦艽,澤瀉,人參,桂心,山藥,丹參,遠志,茯苓細辛,牛膝(各三兩),石斛,生薑(各五兩),杜仲,磁石(各八兩)
上二十二味㕮咀,納腎汁中,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如人行五里再服。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於治療因虛弱勞損導致的各種症狀,包括劇烈咳嗽、呼吸困難、四肢疼痛、腰背相互牽引的痛感、耳鳴、面容晦暗、骨節發熱、小便顏色赤黃、心悸、視力模糊以及各種虛弱疲憊的情況。
所需藥材如下:羊腎一副,桂心一兩,人參、澤瀉、五味子、甘草、防風、川芎、地骨皮、黃耆、當歸各二兩,茯苓、元參、芍藥、生薑各四兩,磁石五兩。
以上十六種藥材研磨後,加入十五升的水,先煮羊腎,取十升的羊腎汁,去掉羊腎後放入藥材,煎至剩三升,分三次服用。可以長期服用。
另外,還有其他版本的該處方,藥材組合略有不同,但大致作用相同。例如,有的版本會加入蓯蓉、牛膝、五加皮等,有的則會使用黃芩、麥冬、地黃、遠志等替代部分藥材。而另一個處方則包含羖羊腎、大棗、桑皮、五味子、黃耆、蓯蓉、巴戟天、防風、秦艽、澤瀉、人參、桂心、山藥、丹參、遠志、茯苓細辛、牛膝、石斛、生薑、杜仲、磁石等藥材,其煎煮和服用方式與上述相似。